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32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有机箱,在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脱水腔以及热烘腔,在所述脱水腔上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热烘腔内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挤出无纺布水分的两个滚轮组,在所述热烘腔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加热无纺布的加热轮组,在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能传输无纺布的传送轮组,在所述热烘腔内一侧设置有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机箱内部多个加热轮以及热风同时工作,加热效率相比传统技术更高,且加热环境处于机箱内部,热能不易流失,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并且同时能够减少灰尘沾染。且同时能够减少灰尘沾染。且同时能够减少灰尘沾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成型工艺包括纺粘法、熔喷法、热轧法、水刺法等,其中水刺工艺是将低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互相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有必定强力,因此水刺法生产的无纺布需要进行烘干。
[0003]中国专利CN105318684A公开了一种无纺布用烘干机,其能够对无纺布进行加热烘干,但仍具备以下的无纺布烘干机常见问题。无纺布在烘干时,由于体积限制,一般是只通过热风或通过一个或两个加热轮进行烘干,烘干效率较低,且一般为将烘干的结构暴露在空气中,热能容易流失,增加整机功耗且让烘干效果无法最大化,无法满足无纺布生产的需求,降低了无纺布的生产效率。
[0004]且无纺布烘干装置一般为横置在地面上,体积较大,并没有对机箱内部空间作最优的布置,导致整机占地非常大,占用生产空间。
[0005]故此,现有的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需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要实现的技术是:采用多个加热轮以及热风同时工作,让加热效率更高,且加热环境处于机箱内部,热能不易流失,减少灰尘沾染。
[0007]本技术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整机体积小,采用立式机箱减少占用车间空间,合理分布内部结构位置。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
[0009]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有机箱,在所述机箱内部设置有脱水腔以及热烘腔,在所述脱水腔上设置有进料口,在所述热烘腔内设置有出料口,在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挤出无纺布水分的两个滚轮组,在所述热烘腔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加热无纺布的加热轮组,在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能传输无纺布的传送轮组,在所述热烘腔内一侧设置有容置腔,在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加热组件。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脱水腔和热烘腔通过机箱中部设有分隔板进行分隔,在所述分隔板上并位于脱水腔一侧设置有斜面,在所述分隔板底部设置有能让水经过的缺口。
[0011]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进料口设置在脱水腔顶部,其中一个所述滚轮组设置在进料口下方,在所述分隔板上侧设置有传料口,另外一个所述滚轮组设置在传料口一侧,在所述机箱内部并位于两个所述滚轮组之间固设有导流板一,在所述传料口和加热轮组顶部之间设置有导流板二。
[0012]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加热轮组包括有分别设置在热烘腔内部的多个呈竖向排列的加热轮,在所述加热轮内部设置有空腔并一侧开口,在所述机箱外部一侧固设有多
个第一加热器,在所述第一加热器上设置有第一加热管并置于空腔内部开口一侧,在所述加热轮外壁设置有多个连通至空腔的出热孔,在所述机箱一侧设置有多个电机,所述电机转子与加热轮连接。
[0013]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出料口设置在热烘腔下侧,所述传送轮组设置在出料口一侧。
[0014]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容置腔设置在分隔板中部并连通热烘腔,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有设置在容置腔内的第二加热器以及第二加热管,在所述容置腔内还设置有吹风机,所述第二加热管以及吹风机正对两个加热轮,在所述容置腔并位于机箱侧壁上设置有通风槽。
[0015]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机箱一侧设置有侧门,在所述侧门底部铰接有侧门盖板。
[0016]进一步地,本技术中的机箱一侧设置有抽热风扇以及设置而在抽热风扇一侧的抽热管,在所述机箱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管。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采用机箱内部多个加热轮以及热风同时工作,加热效率相比传统技术更高,且加热环境处于机箱内部,热能不易流失,进一步提高烘干效率,并且同时能够减少灰尘沾染。
[0019]2、由于将烘干以及传输结构整合在机箱内部,通过合理分布内部结构位置,使得整机体积小,并且机箱为立式机箱,可以减少占用车间空间。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一。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二。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剖析平面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剖析立体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加热轮的剖析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有机箱1,在所述机箱1内部设置有脱水腔11以及热烘腔12,在所述脱水腔11上设置有进料口13,在所述热烘腔12内设置有出料口14,在所述进料口13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挤出无纺布水分的两个滚轮组2,在所述热烘腔12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加热无纺布的加热轮组3,在所述出料口14上设置有能传输无纺布的传送轮组4,在所述热烘腔12内一侧设置有容置腔15,在所述容置腔15内设置有加热组件5。机箱为立式机箱,同样可以整合到无纺布生产线。通过将无纺布从进料口插入滚轮组,让滚轮组在带动无纺布传输的同时将无纺布的水分挤出,挤出的水分落入脱水腔内被送走。无纺布挤出大部分水后,进入热烘腔内部,通过加热轮组上初步被加热烘干,在通过容置腔内部的加热组件进行进一步烘干,让烘干效率更快速。随后通过传送轮组带动
无纺布传输离开整体装置,加入到无纺布生产线上。使用无纺布卷利用本装置将使整卷无纺布呈流水线式逐步整卷被烘干。
[0028]本技术中所述脱水腔11和热烘腔12通过机箱1中部设有分隔板6进行分隔,在所述分隔板6上并位于脱水腔11一侧设置有斜面61,在所述分隔板6底部设置有能让水经过的缺口62。脱水腔和热烘腔通过分隔板分隔成左右两个腔体,分隔板中部设有斜面让挤出的水能自然流下。分隔板的斜面为容置腔的腔体一侧形状,合理利用了分隔板将三个腔体分隔。缺口为设置在分隔板最底部,用于让脱水腔底部的水分能够流入热烘腔底部,让两个腔体的水分能一起被带走。
[0029]本技术中所述进料口13设置在脱水腔11顶部,其中一个所述滚轮组2设置在进料口13下方,在所述分隔板6上侧设置有传料口63,另外一个所述滚轮组2设置在传料口63一侧,在所述机箱1内部并位于两个所述滚轮组2之间固设有导流板一71,在所述传料口63和加热轮组3顶部之间设置有导流板二72。滚轮组共两组滚轮,每组滚轮由两个滚轮组成且装有电机驱动,无纺布进入两个滚轮之间将被滚轮在转动时传输以及挤出水分,因此两个滚轮应紧密贴合,仅留有可供无纺布进入的缝隙。一组设置在进料口下方,另一组设置在传料口上,能够让挤出的水均进入脱水腔,减少进入热烘箱的水分使无纺布更容易被烘干。导流板一用于让无纺布初步插入本装置时带有引导作用,将无纺布的端部从进料口的滚轮组引入传料口的滚轮组,无纺布端部从传料口进入热烘腔后,通过导流板二将无纺布端部引至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包括有机箱(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箱(1)内部设置有脱水腔(11)以及热烘腔(12),在所述脱水腔(11)上设置有进料口(13),在所述热烘腔(12)内设置有出料口(14),在所述进料口(13)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挤出无纺布水分的两个滚轮组(2),在所述热烘腔(12)上设置有能传输以及加热无纺布的加热轮组(3),在所述出料口(14)上设置有能传输无纺布的传送轮组(4),在所述热烘腔(12)内一侧设置有容置腔(15),在所述容置腔(15)内设置有加热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腔(11)和热烘腔(12)通过机箱(1)中部设有分隔板(6)进行分隔,在所述分隔板(6)上并位于脱水腔(11)一侧设置有斜面(61),在所述分隔板(6)底部设置有能让水经过的缺口(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3)设置在脱水腔(11)顶部,其中一个所述滚轮组(2)设置在进料口(13)下方,在所述分隔板(6)上侧设置有传料口(63),另外一个所述滚轮组(2)设置在传料口(63)一侧,在所述机箱(1)内部并位于两个所述滚轮组(2)之间固设有导流板一(71),在所述传料口(63)和加热轮组(3)顶部之间设置有导流板二(7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轮组(3)包括有分别设置在热烘腔(12)内部的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协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铭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