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光片裁切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加工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偏光片裁切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偏光片的后段生产过程,针对10寸以上的成品加工,主要采用冲压裁切机(RTC)、单刀裁切机(RTS)进行偏光膜片的裁切生产,通过磨边机进行偏光膜片的边缘磨制。
[0003]偏光片后段加工流程为裁切
‑
磨边
‑
外观检验
‑
包装等5个步骤,需要的设备有裁切机,磨边机,外观检测设备等多种。
[0004]目前的裁切生产工艺,裁切主要采用刀模或刀片,通过冲压或滚刀的方式进行裁切,此加工方式得到的产品的尺寸精度及边缘切割效果比较粗糙,需要进一步通过磨边的方式才能达到品质要求。
[0005]品质问题:刀模冲切过程中,随着使用时间的持续、刀具的锋利程度会下降,以及底部的传送带经过反复裁切形成碎屑粉尘,需要定期清理,而且产品品质无法始终维持在同一品质。
[0006]为解决此问题,传统的方法是通过评估设定刀模、传送带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寿命周期内按照规定频次进行相应项目的清洁,以尽量维持品质保持在较高水准。虽有定义刀模、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及清洁频次,但目前加工工艺仅能保证刀模、传送带寿命期内能正常使用,而不能保证始终维持在同一水准,且无法杜绝切割过程中碎屑的产生、品质风险依旧存在。
[0007]同时传送带的更换及使用周期内的清洁,占用掉5~10%的稼动时间,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
[0008]裁切精度问题:传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片裁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工作时将偏光卷料(11)通过AGV自动上料至所述放卷结构单元(1);步骤二:在控制系统单元(10)内设定膜材移送长度、切割速度等参数;步骤三:通过所述控制系统单元(10)启动激光裁切机系统,膜材经过匀速驱动结构单元(2)实现膜材移动到清洁机单元(3)内,实现对膜材的清洗;步骤四:膜材经过储片单元(4),实现缺陷检测,确定此段膜材是合格品还是非合格品,进行喷码;步骤五:膜材经过所述步进驱动送料结构单元(5),实现间歇的送料;步骤六:膜材进入激光裁切结构单元(6),实现激光裁切;步骤七:裁切后的偏光片进入品质分拣结构单元(7),合格的产品传送到下一个工序,执行步骤九;不合格的产品执行步骤八;步骤八:操作第七转换气缸(75),使活动传送带机构(76)发生偏转,使不合格的偏光片滑落到不合格品收集盒(74)内;步骤九:合格的偏光片进入合格品分装单元(8),通过操作第八转换气缸(83),实现设定数量的偏光片交替存储到第一合格品收集盒(87)及第二合格品收集盒(81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裁切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裁切机系统包括所述放卷结构单元(1)、所述匀速驱动结构单元(2)、所述清洁机单元(3)、所述储片单元(4)、所述步进驱动送料结构单元(5)、所述激光裁切结构单元(6)、所述品质分拣结构单元(7)、所述合格品分装单元(8)、洁净间单元(9)及所述控制系统单元(10),所述储片单元(4)、所述步进驱动送料结构单元(5)、所述激光裁切结构单元(6)、所述品质分拣结构单元(7)及所述合格品分装单元(8)设置在所述洁净间单元(9)内;所述放卷结构单元(1)包括第一机架(16),所述第一机架(16)的底部固定连接一组整体纠偏底座单元(18),所述第一机架(16)转动连接第一换料气缸(13)的固定端,所述第一换料气缸(13)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摆动架结构单元(17),所述摆动架结构单元(17)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架(16),所述摆动架结构单元(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放卷电机结构(12),所述第一机架(16)固定连接卷径检测探头(19),所述第一机架(16)轴承连接一组第一导辊(14),所述第一机架(16)上部固定连接接膜平台(15),所述放卷电机结构(12)匹配偏光卷料(11);所述储片单元(4)包括第四机架(41),所述第四机架(41)固定连接两个固定导辊(46),所述第四机架(41)轴承连接第四导辊(43),所述第四机架(41)固定连接CCD视觉缺陷判断单元的背光源(45)、CCD视觉缺陷判断单元的探头(44)及喷码系统的喷头单元(47),所述第四机架(41)安装有实现上下移动的移动式浮动辊(42);所述步进驱动送料结构单元(5)包括第五机架(56),所述第五机架(56)轴承连接一组第五皮带轮(53)及张紧轮(55),工作皮带(54)环绕一组所述第五皮带轮(53)及所述张紧轮(55),所述第五机架(56)固定连接固定夹具(52),所述第五机架(56)安装有实现沿前后方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树,徐楠,李仲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