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与高压管网蒸汽联合控制系统,包括原高压蒸汽管道、原低压蒸汽管道、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和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所述联合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中控电脑、压力调节阀、压力变送器、蒸汽联通阀;压力变送器信号连接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信号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信号连接中控电脑;原高压蒸汽管道和原低压蒸汽管道之间设有前连通管道,且压力调节阀设于前连通管道上,压力变送器设于原低压蒸汽管道与前连通管道连接位置后方;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和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之间设有后连通管道,且联通阀设于后连通管道上。且联通阀设于后连通管道上。且联通阀设于后连通管道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与高压管网蒸汽联合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氯乙烯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与高压管网蒸汽联合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氯乙烯(VCM)合成过程中,使用氯化氢与乙炔经氯化汞触媒转化生成氯乙烯单体,目前行业内所使用氯化氢主要来自离子膜电解槽产生的氢气、氯气,经增压后进入石墨材质的氯化氢合成炉燃烧,燃烧后生成氯化氢供氯乙烯(VCM)合成使用。在氯化氢合成炉燃烧过程中,合成炉夹套冷却水通过间接撤热,蒸发进入合成炉蒸汽汽包后产生低压蒸汽(目前大部分合成炉蒸汽设计压力≤0.35mpa),由于产生的蒸汽压力较低,尤其经长距离管道输送后,蒸汽热损失较严重,无法满足后续蒸汽使用工序对蒸汽温度压力的要求,导致大部分低压蒸汽处于外排状态。致使后续使用蒸汽工序全部使用电厂高压蒸汽,造成行业内生产过程中蒸汽单耗较高,造成低压蒸汽的浪费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与高压管网蒸汽联合控制系统,目的在于合成炉夹套蒸汽热损失严重,造成生产过程中蒸汽单耗较高。
[0004]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与高压管网蒸汽联合控制系统,包括原高压蒸汽管道、原低压蒸汽管道、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和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所述联合控制系统设于高压蒸汽管道、原低压蒸汽管道与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之间;
[0006]所述联合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中控电脑、压力调节阀、压力变送器、蒸汽联通阀;压力变送器信号连接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信号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信号连接中控电脑;
[0007]原高压蒸汽管道和原低压蒸汽管道之间设有前连通管道,且压力调节阀设于前连通管道上,压力变送器设于原低压蒸汽管道与前连通管道连接位置后方;
[0008]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和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之间设有后连通管道,且联通阀设于后连通管道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原高压蒸汽管道出口连接有高压前截止阀;原低压蒸汽管道出口连接有低压前截止阀、止逆阀。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入口连接有高压后截止阀,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入口连接有低压后截止阀。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出口设有高压蒸汽疏水阀,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入口连接有低压蒸汽疏水阀。
[0012]压力调节阀与压力变送器进行连锁,设置中控电脑进行远程监控及操作。通过以
上技术装置,可实现高低压蒸汽管道之间的安全共用,且可实现中控室远程监控操作,实现高低压蒸汽的自控共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压力调节阀设置可实现中控远程开关操作,可实现手动/自动切换运行,通过压力变松器压力设定,可实现高压蒸汽及时根据压力需要补充至低压蒸汽管网,供后续蒸汽使用工序使用,保证副产低压蒸汽全部回收利用,高压蒸汽补充使用,节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蒸汽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原理图;
[0015]图中:1
‑
原高压蒸汽管道;2
‑
PLC控制器;3
‑
中控电脑;4
‑
压力调节阀;5
‑
压力变送器;6
‑
原低压蒸汽管道;7
‑
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8
‑
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9
‑
止逆阀;10
‑
联通阀;11
‑
高压蒸汽疏水阀;12
‑
低压蒸汽疏水阀;13
‑
高压前截止阀;14
‑
高压后截止阀;15
‑
低压前截止阀;16
‑
低压后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与高压管网蒸汽联合控制系统,包括原高压蒸汽管道1、原低压蒸汽管道6、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和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8,所述联合控制系统设于高压蒸汽管道、原低压蒸汽管道6与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8之间。
[0018]联合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2、中控电脑3、压力调节阀4、压力变送器5、蒸汽联通阀10;压力变送器5信号连接压力调节阀4,压力调节阀4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信号连接中控电脑3。
[0019]原高压蒸汽管道1和原低压蒸汽管道6之间设有前连通管道,且压力调节阀4设于前连通管道上,压力变送器5设于原低压蒸汽管道6与前连通管道连接位置后方;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和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8之间设有后连通管道,且联通阀10设于后连通管道上。
[0020]原高压蒸汽管道1出口连接有高压前截止阀13;原低压蒸汽管道6出口连接有低压前截止阀15、止逆阀9。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入口连接有高压后截止阀14,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8入口连接有低压后截止阀16。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出口设有高压蒸汽疏水阀11,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8入口连接有低压蒸汽疏水阀12。
[0021]通过调整联通阀10的开合能满足使用蒸汽工序同时实现高低压蒸汽的共用及单独使用。止逆阀9可防止高低压蒸汽共用时高压蒸汽管道串入低压蒸汽管道,超压造成合成炉损坏。
[0022]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
[0023]1、对装置中所有管道管件进行打压试漏,压力1.0MPA,管道法兰连接处均使用金属缠绕垫片,并且对蒸汽管道各法兰口进行热紧固。
[0024]2、针对压力调节阀4、压力变送器5、PLC控制器2、中控电脑3通过模拟值信号进行调试,保证各点显示准确,调节控制精度达标,连锁设置等符合逻辑要求。
[0025]3、关闭后连通管道上的连通阀、压力调节阀4。
[0026]4、缓慢打开高压前截止阀13、高压后截止阀14,打开高压蒸汽疏水阀11,对高压蒸汽管道进行预热,检查高压蒸汽疏水阀11排口处无明显冷凝水排出及为预热合格。
[0027]5、缓慢打开低压前截止阀15、低压后截止阀16,打开低压蒸汽疏水阀12,对低压蒸汽管道进行预热,检查低压蒸汽疏水阀12排口处无明显冷凝水排出及为预热合格。
[0028]6、关闭高压后截止阀14,缓慢打开联通阀10,打开后续工序蒸汽使用设备将全系统使用低压蒸汽。
[0029]7、在中控电脑3中设定压力变送器5运行压力指标,手动缓慢开启。
[0030]压力调节阀4即可实现高压对低压蒸汽管网进行补充,待低压蒸汽系统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在中控电脑3将压力调节阀4设置为自动状态,及可实现高低压蒸汽的自控共用。
[0031]注意:在高低压蒸汽共用投用前必须提前开启后续用户蒸汽使用阀门,以免高压蒸汽并入低压蒸汽管道时压力过高造成合成炉蒸汽憋压,损坏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氯化氢合成炉副产低压蒸汽与高压管网蒸汽联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高压蒸汽管道(1)、原低压蒸汽管道(6)、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和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8),所述联合控制系统设于高压蒸汽管道、原低压蒸汽管道(6)与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后工序低压蒸汽管道(8)之间;所述联合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2)、中控电脑(3)、压力调节阀(4)、压力变送器(5)、蒸汽联通阀(10);压力变送器(5)信号连接压力调节阀(4),压力调节阀(4)信号连接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信号连接中控电脑(3);原高压蒸汽管道(1)和原低压蒸汽管道(6)之间设有前连通管道,且压力调节阀(4)设于前连通管道上,压力变送器(5)设于原低压蒸汽管道(6)与前连通管道连接位置后方;后工序高压蒸汽管道(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文,张宏昌,周建华,王妍,解雁冰,张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