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所采用的石墨粉为两种粒径的混合,分别为D50为3~10μm和D50为10~30μm;并采取低温微粉蜡粘接,微粉蜡的软化温度点不高于80℃。首先制备含碳水雾化钢铁粉,然后将石墨粉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粘接混合附着的方式,制备高碳水雾化钢铁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碳铁粉在混合制粉的使用过程中,不需再额外添加石墨粉,而可以直接使用,在保证混合粉末稳定性的同时杜绝烧结孔洞的产生,且保持制品零件物理性能的一致性。理性能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粉末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雾化铁粉常用作制备粉末冶金制品零件用基础原材料,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添加石墨、铜粉(电解铜粉、雾化铜粉等)等合金辅料用以提高最终制品零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达到其最佳的使用效果。
[0003]目前,石墨粉往往在混合制粉的过程中加入,一般采取直接加入或粘接混粉方式,但存在以下局限性:1、直接加入,成本较低,但若出现石墨粉添加量大的情况,则容易存在偏析情况,最终造成制品零件烧结后出现烧结尺寸稳定性差,性能偏差大,严重者会制品件表面会出现孔洞;2、粘接混粉技术可有效将石墨粘接至基粉表面,改善烧结尺寸波动大的问题,但石墨粉粒径与基粉粒径相差极大,容易造成混合成品粉松装密度波动大的问题,不利于多台阶的制品件生产;3、通过以上两种方式,石墨粉的加入量最大加入量≤2.0%,对于碳含量高于此值的,容易造成石墨的偏析,最终影响制品零件的烧结性能及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首先制备含碳水雾化钢铁粉,然后将石墨粉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粘接混合附着的方式,制备高碳水雾化钢铁粉末。本专利技术的高碳铁粉在混合制粉的使用过程中,不需再额外添加石墨粉,而可以直接使用,在保证混合粉末稳定性的同时杜绝烧结孔洞的产生,且保持制品零件物理性能的一致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所采用的石墨粉为两种粒径石墨粉的混合,D50分别为3~10μm和D50为10~30μm;并采取低温微粉蜡粘接,微粉蜡的软化温度点不高于80℃,可使石墨附着至铁粉颗粒面,以保证铁粉的压缩性及烧结尺寸稳定性。
[0007]包括冶炼、雾化、还原、粘接搅拌、混料工序;
[0008]冶炼:以废钢、生铁为主要原料,通过电炉的冶炼得到成分均匀稳定、杂质少的钢液,钢中碳含量按工艺要求为0.4%~1.0%,出钢温度为1620~1850℃;
[0009]雾化:雾化压力为8~13Mpa,雾化开始温度1580~1750℃、雾化结束温度1570~1700℃、钢液流直径14~28mm;
[0010]还原:将雾化所得毛粉经过还原炉进行还原,还原炉还原预热段温度550~750℃、长度4~6m,高温段温度750~900℃、长度6~10m,冷却段温度100~750℃、长度4~10m;
[0011]粘接搅拌:将还原后的成品粉经过破碎、筛分、合批,然后加入低温微粉蜡,再加入两种粒径的石墨粉,混料制成半成品;
[0012]混料:将混合均匀的半成品加热至70~90℃,并用混料机继续混合搅拌。
[0013]上述还原步骤中:氢气流量60~180m3/h,运行速度:90~300
㎜
/min;料层厚度:25
~40
㎜
,成品粉的碳含量控制在0.02%~0.1%。
[0014]所述低温微粉蜡的加入量按质量比占还原后的成品粉的0.1%~2.0%,所述的两种粒径的石墨粉的加入量按质量比占还原后的成品粉的3%~20%。
[0015]上述粘结搅拌步骤中,混料机转速控制10~20r/min,混料时间控制10~30min。
[0016]上述混料步骤中,混料机转速控制10~20r/min,混料时间控制10~60min。
[0017]通过上述工艺制备的雾化铁粉粉末,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如下:C 3%~20%(由成品粉的碳含量和石墨粉的加入量组成)、Si≤0.030%、Mn≤0.15%、P≤0.015%、S≤0.01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压缩性(600MPa下)≥6.80g/cm3;
[0020]2、高比例石墨直接附着在铁粉颗粒表面,不产生石墨偏析,而且基粉本身具有较高的碳含量,有利于增强烧结件的机械性能;
[0021]3、在混合粉的制备过程中,可直接使用,不需额外添加石墨粉,同时杜绝烧结孔洞的产生,且保持制品零件物理性能的一致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各项指标见表1所示;实施例工艺参数见表2
‑
表4。
[0023]表1实施例指标
[0024][0025]表2实施例冶炼及雾化工艺参数
[0026]编号出钢温度℃雾化压力Mpa雾化开始温度℃雾化结束温度℃钢液流直径mm1169091640160015 21710101680166527 31780121720168020 41780111680161018 5173081690165025 61700131640158022
[0027]表3实施例还原工艺参数
[0028][0029]表4实施例粘结、混料工艺参数
[0030][0031][0032]实施例用以制备的混合粉,以常用牌号FC0208为例,其组成主要为:0.8%C,2.0%Cu、其余为铁元素及其他微杂质元素。粉末冶金制品综合性能见表5(包含对比例)。对比文例为现有技术中直接添加石墨粉的混合铁粉。
[0033]表5实施例制备的粉末冶金制品综合性能
[0034][0035]备注:烧结尺寸数据为5个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0036]通过上述比较,以本专利技术为基粉的混合粉末,其在压缩性能、烧结尺寸稳定性、物理性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方式生产的混合粉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所采用的石墨粉为两种粒径石墨粉的混合,D50分别为3~10μm和D50为10~30μm;并采取低温微粉蜡粘接,微粉蜡的软化温度点不高于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冶炼、雾化、还原、粘接搅拌、混料工序;冶炼:以废钢、生铁为主要原料,通过冶炼得到钢液,钢中碳含量按工艺要求为0.4%~1.0%,出钢温度为1620~1850℃;雾化:雾化压力为8~13Mpa,雾化开始温度1580~1750℃、雾化结束温度1570~1700℃、钢液流直径14~28mm;还原:将雾化所得毛粉经过还原炉进行还原,还原炉还原预热段温度550~750℃、长度4~6m,高温段温度750~900℃、长度6~10m,冷却段温度100~750℃、长度4~10m;粘接搅拌:将还原后的成品粉经过破碎、筛分、合批,然后加入低温微粉蜡,再加入两种粒径的石墨粉,混料制成半成品;混料:将混合均匀的半成品加热至70~90℃,并用混料机继续混合搅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末冶金用高碳铁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周振龙,李朋昌,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鞍山冶金粉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