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胶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定位膜和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黏贴在所述定位膜的下表面;所述定位膜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每一个定位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定位膜还开设有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平行设置且第一条形容置孔位于第二条形容置孔的右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胶膜,结构简单,在导电泡棉的底部黏贴导电双面胶,增加了导电泡棉与元器件的黏合度,撕开定位膜,将导电泡棉的废料剥离,省去了自动贴膜机的使用成本,并且在人工手动操作的过程中,避免导电泡棉直接从元器件表面扯离,快速剥离胶膜废料,提高了贴膜效率。提高了贴膜效率。提高了贴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胶膜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特别是一种组合式胶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正朝着便携式、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内部元器件之间需要通过导电泡棉进行双向导电。由于电子元器件存在静电释放,采用导电泡棉发挥缓冲吸震、电磁屏蔽和防静电等作用。导电泡棉由导电布包裹导电泡棉组成,在导电布与导电泡棉之间设置有热熔胶,热熔胶将导电布与导电泡棉粘合成一体结构,在导电布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导电泡棉固定使用的导电胶,通常的做法是将导电胶的一面粘合在元器件上,实现元器件与导电泡棉的固定。
[0003]由于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趋于精密化,导电泡棉的尺寸也需要达到精密级的要求,现有通常通过人工对导电泡棉进行裁切或者裁切机对进行裁切,裁切好的导电泡棉粘贴在元器件后,需要人工剥离导电泡棉的废料,由于导电泡馍尺寸达到精密级,在导电胶粘合度不够的情况下,人工手动剥离导电泡棉废料,容易将导电泡棉直接从元器件表面扯离,并且人工手动剥离效率低下,往往造成剥离废料失败的问题。
[0004]如图1所示,在一电子元器件8表面粘贴有两条导电泡棉分别用来连接不同的两个元器件,两条导电泡棉平行且上下错位设置,两条导电泡棉之间间隙较小,人工手动剥离废料极为困难,并且细长的导电泡棉无论是采用传统定位方式还是自动化定位方式都无法满足对导电泡棉的定位,因为导电泡棉的结构为中部镂空,无法在其表面增加定位膜,不能实现导电泡棉的定位从而导致贴膜受阻,亟需设计一种组合式胶膜实现特殊情况下的废料剥离。<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胶膜。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组合式胶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定位膜和保护膜,所述保护膜黏贴在所述定位膜的下表面。
[0008]所述定位膜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每一个定位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定位膜还开设有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平行设置且第一条形容置孔位于第二条形容置孔的右上方。
[0009]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内均设置有导电双面胶,所述导电双面胶的上表面黏贴有导电泡棉;所述导电双面胶的宽度大于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的宽度,所述导电泡棉的宽度与所述导电双面胶的宽度相同。
[0010]所述定位膜和保护膜的材料均为PET。
[0011]所述定位膜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膜的厚度。
[0012]所述定位孔的个数为3个。
[0013]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形状和尺寸相同。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胶膜,结构简单,在导电泡棉的底部黏贴导电双面胶,增加了导电泡棉与元器件的黏合度,提高了导电泡棉与元器件之间的稳定性,设置多层胶膜结构,在定位膜上开设定位孔,实现整个组合式胶膜与元器件之间的约束定位,定位膜上开设有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导电双面胶设置与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内,导电双面胶的宽度大于第一条形容置孔和第二条形容置孔的宽度,撕开保护膜,定位膜通过定位孔与产品进行定位,按压导电泡棉,使导电泡棉紧紧的黏贴在元器件上,撕开定位膜,将导电泡棉的废料剥离,省去了自动贴膜机的使用成本,并且在人工手动操作的过程中,避免导电泡棉直接从元器件表面扯离,快速剥离胶膜废料,提高了贴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待贴膜元器件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分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定位膜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侧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
定位膜,2
‑
保护膜,3
‑
定位孔,4
‑
第一条形容置孔,5
‑
第二条形容置孔,6
‑
导电双面胶,7
‑
导电泡棉,8
‑
电子元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如图2~4所示,一种组合式胶膜由定位膜1、保护膜2、定位孔3、第一条形容置孔4、第二条形容置孔5、导电双面胶6和导电泡棉7组成。
[0023]一种组合式胶膜,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定位膜1和保护膜2,所述保护膜2黏贴在所述定位膜1的下表面。
[0024]所述定位膜1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3,每一个定位孔3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定位膜1还开设有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平行设置且第一条形容置孔4位于第二条形容置孔5的右上方。
[0025]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内均设置有导电双面胶6,所述导电双面胶6的上表面黏贴有导电泡棉7;所述导电双面胶6的宽度大于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的宽度,所述导电泡棉7的宽度与所述导电双面胶6的宽度相同。
[0026]所述定位膜1和保护膜2的材料均为PET。
[0027]所述定位膜1的厚度大于所述保护膜2的厚度。
[0028]所述定位孔3的个数为3个。
[0029]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形状和尺寸相同。
[0030]一种组合式胶膜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1]如图2所示,导电泡棉7和导电双面胶6前期经过裁切机进行裁切,将导电泡棉7和导电双面胶6黏贴在一起,导电泡棉7的下表面与导电双面胶6的上表面黏贴,将导电泡棉7
和导电双面胶6一体通过镊子放置在定位膜1的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内,导电双面胶6的宽度大于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的宽度,由于导电双面胶6为发泡材料,导电双面胶6塞进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内后填满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的内部空间,使导电双面胶6外露在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外。
[0032]首先撕开保护膜2,人工手持定位膜1的两端,将定位膜1上的定位孔3套入操作台预设的定位柱内,实现定位膜1与操作台的固定,操作台上放置元器件,使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的位置对应元器件的贴膜位置,按压导电泡棉7,使导电泡棉7和导电双面胶6与元器件紧紧的贴合在一起,最后扯下定位膜1,由于导电双面胶6的宽度大于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的宽度,撕下定位膜2,将外露在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外的胶膜废料带走,快速的完成元器件的贴膜操作。
[0033]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胶膜,结构简单,在导电泡棉的底部黏贴导电双面胶,增加了导电泡棉与元器件的黏合度,提高了导电泡棉与元器件之间的稳定性,设置多层胶膜结构,在定位膜上开设定位孔,实现整个组合式胶膜与元器件之间的约束定位,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定位膜(1)和保护膜(2),所述保护膜(2)黏贴在所述定位膜(1)的下表面;所述定位膜(1)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3),每一个定位孔(3)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定位膜(1)还开设有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平行设置且第一条形容置孔(4)位于第二条形容置孔(5)的右上方;所述第一条形容置孔(4)和第二条形容置孔(5)内均设置有导电双面胶(6),所述导电双面胶(6)的上表面黏贴有导电泡棉(7);所述导电双面胶(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魏竞,谢千辉,杨伟,胥杰龙,宋仁龙,肖雪,李晓东,刘烷琪,邹雨心,钱光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