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空调、用于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3764284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驻车空调、用于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车辆。该驻车空调适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顶上,并包括:底座,底座配置成可围绕其端部转动地固定在车顶上,端部沿底座的左右方向延伸,在底座上形成有靠近端部的湿区和远离端部的干区,并且在干区和湿区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筋;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布置在底座上以检测湿区的水位;和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适于固定在车顶上并与底座相连,当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角度调节装置配置成可驱动底座围绕端部向上转动预定角度,以便防止湿区内的水溢过第一挡水筋进入干区。当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该驻车空调可主动地控制底座向上转动预定角度,避免出现漏水、电器元件短路等现象。短路等现象。短路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空调、用于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地涉及驻车空调、用于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驻车空调能够方便地向房车的车厢内输送冷空气或热空气,从而调节车厢内的温度和湿度,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的车厢环境,减少旅途疲劳,确保行车安全。根据布置位置的不同,可以将现有的驻车空调大致分为顶置式空调、底置式空调和后置式空调等类型。其中,顶置式空调具有安装方便、节省车内空间、制冷效果好等诸多优点,因此房车中大多采用顶置式空调。
[0003]目前,顶置式驻车空调一般包括底座、上壳体和下罩壳等部件。上壳体固定在底座的上部,以围成用于安装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室内风机、室外风机、电器元件等功能部件的容纳空间。在上壳体上设有与外部环境相连通的排风口。以制冷工况为例,室外风机可以将冷凝器上的热气从排风口及时排出。下罩壳固定在底座的下部并延伸进房车的车厢内。在下罩壳上设有彼此间隔的回风口和进风口,使得车厢内的空气可以在室内风机的带动下从回风口进入到驻车空调内并与蒸发器换热制冷,继而从进风口重新回流到车厢内,以降低车厢内的温度。
[0004]由于顶置式驻车空调的特殊结构,外部环境的雨水、雪水等不可避免地会从排风口进入到驻车空调的内部。为了防止水从回风口或进风口进入到车厢的内部导致漏水,同时也为了避免水无序地在底座上流动而损坏固定在底座上的功能部件(特别是电器元件),现有技术通常会在底座上设置挡水筋。然而,遇到雨水大、排水不畅、路面坡度大等特殊情况时,底座上的水可能会溢过挡水筋,导致漏水、电器元件短路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驻车空调的使用寿命。
[0005]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驻车空调的底座上的水因溢过挡水筋而产生漏水和电器元件短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驻车空调。所述驻车空调适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顶上,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配置成可围绕其端部转动地固定在所述车顶上,所述端部沿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延伸,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靠近所述端部的湿区和远离所述端部的干区,并且在所述干区和所述湿区之间设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筋;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布置在所述底座上以检测所述湿区的水位;和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适于固定在所述车顶上并与所述底座相连,当所述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所述角度调节装置配置成可驱动所述底座围绕所述端部向上转动预定角度,以便防止所述湿区内的水溢过所述第一挡水筋进入所述干区。
[0007]本专利技术驻车空调适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顶上,以便调节车厢内部的温湿度。在本发
明驻车空调中,包括底座、液位检测装置和角度调节装置。底座可以围绕其自身的一个端部转动地固定在车顶上,并且该端部沿底座的左右方向延伸。在底座上形成有靠近端部的湿区和远离端部的干区,并且在湿区和干区之间设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筋。因此,外部环境的水(例如雨水、雪水等)进入到驻车空调内后会受到第一挡水筋的阻挡而被限制在湿区。液位检测装置布置在底座上,以检测湿区的水位。角度调节装置固定在车顶上并与底座相连。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湿区的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说明此时湿区内的水较多,此时角度调节装置驱动底座围绕端部向上转动预定角度,适当地抬高干区,防止水进一步升高溢过第一挡水筋并进入到干区。因此,本专利技术驻车空调一方面可以利用液位检测装置精准地检测湿区的水位;另一方面,当湿区的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能够主动地控制底座向上转动预定角度,使得湿区内的水朝向端部的方向流动而不会溢过第一挡水筋,避免水进入干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者杜绝漏水、电器元件短路等现象的发生。
[0008]在上述驻车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干区包括靠近所述湿区的缓冲区和远离所述湿区的电控区,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区和所述电控区之间的风道区;在所述缓冲区和所述风道区之间设有第二挡水筋,并且在所述风道区和所述电控区之间设有第三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和所述第三挡水筋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挡水筋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水筋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三挡水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挡水筋的高度。缓冲区的设置,可以使湿区和风道区、电控区之间间隔出一定距离,起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地,在缓冲区和风道区之间设置高于第一挡水筋的第二挡水筋,能够有效阻挡因路面颠簸等原因从湿区进入到干区的少量水。更进一步地,在风道区和电控区之间设置第三挡水筋,还能够更好地隔绝水,保护固定在电控区内的电器元件。另外,第三挡水筋的高度设置成低于第一挡水筋的高度,可以在保证有效挡水的基础上适当地减少用料,降低加工成本。
[0009]在上述驻车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地布置在所述湿区、所述缓冲区和所述风道区上的多个排水孔。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保证流入湿区、缓冲区和风道区上的水可以从对应的排水孔排出,确保排水效率。
[0010]在上述驻车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挡水筋的朝向所述湿区的竖向壁上。湿区内的水分布可能是不均匀的,同时湿区内的水要进入干区主要是以溢过第一挡水筋来实现,因此,将液位检测装置布置在第一挡水筋的朝向湿区的竖向壁上,可以更加精准地检测湿区内水是否存在溢过第一挡水筋的风险。
[0011]在上述驻车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定水位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挡水筋的高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1/2

4/5。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预定水位具有适中的高度,以控制驱动驻车空调转动的时机。
[0012]在上述驻车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浮球式液位计、差压式液位计、电容式液位计、超声波式液位计或磁翻板式液位计。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丰富液位检测装置的产品类型。
[0013]在上述驻车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为液压杆、气压杆或电推杆。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丰富角度调节装置的产品类型。
[0014]在上述驻车空调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定角度的范围为10
°‑
20
°
。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预定角度具有适中的范围。
[001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驻车空调的底座上的水因溢过挡水筋而产生漏水和电器元
件短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根据上面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中执行,并且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驻车空调的底座的湿区的水位;将测得的所述水位与预定水位进行比较;当所述水位超过所述预定水位时,控制所述底座向上转动预定角度。本专利技术用于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精准地检测湿区的水位,并且当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可以主动地控制驻车空调向上转动预定角度,防止水从湿区溢过第一挡水筋进入干区,有效避免驻车空调出现漏水或电器元件短路等情况。
[001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驻车空调的底座上的水因溢过挡水筋而产生漏水和电器元件短路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包括上面任一项所述的驻车空调,或者执行上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驻车空调适于固定在车辆的车顶上,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配置成可围绕其端部转动地固定在所述车顶上,所述端部沿所述底座的左右方向延伸,在所述底座上形成有靠近所述端部的湿区和远离所述端部的干区,并且在所述干区和所述湿区之间设有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挡水筋;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布置在所述底座上以检测所述湿区的水位;和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适于固定在所述车顶上并与所述底座相连,当所述水位超过预定水位时,所述角度调节装置配置成可驱动所述底座围绕所述端部向上转动预定角度,以便防止所述湿区内的水溢过所述第一挡水筋进入所述干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区包括靠近所述湿区的缓冲区和远离所述湿区的电控区,以及位于所述缓冲区和所述电控区之间的风道区;在所述缓冲区和所述风道区之间设有第二挡水筋,并且在所述风道区和所述电控区之间设有第三挡水筋,所述第二挡水筋和所述第三挡水筋均沿所述左右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二挡水筋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水筋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三挡水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挡水筋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间隔地布置在所述湿区、所述缓冲区和所述风道区上的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晓闫振国韦广正李栋梁袁德嶒董鹤峰陈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