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车辆包括后悬架组件,后悬架组件具有大体上纵向地延伸的拖曳臂。拖曳臂包括沿着拖曳臂的纵向长度的接头。并且,后悬架组件包括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在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上半径杆。此外,后悬架组件包括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在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的下半径杆。后悬架组件还包括悬架部件,悬架部件被构造成控制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束角。制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束角。制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束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后悬架组件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1月23日提交的第63/282,368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公开涉及用于多用途车辆的后悬架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包括悬架部件的后悬架组件,该悬架部件被构造成在悬架行程期间控制后地面接合部件的束角。
技术介绍
[0004]道路和非道路车辆包括后悬架组件。例如,在非道路车辆的背景下,后悬架组件的各种实施例可以包括拖曳臂,以及控制臂或半径杆,拖曳臂大体上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控制臂或半径杆大体上在横向方向上延伸。
[0005]然而,尽管包括拖曳臂和/或半径杆,当车辆回弹或处于完全压缩时,并且在悬架的整个行程中,后轮的束角可能发生变化。这样,车辆可能不以后轮在纵向方向上正对的方式回弹。因此,需要减小尤其是当车辆回弹时以及当后悬架组件处于完全压缩位置时的束角变化的后悬架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多用途车辆包括:沿着车辆的中心线纵向地延伸的框架组件;支撑框架组件的至少一个前地面接合部件;支撑框架组件的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以及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框架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后悬架组件,后悬架组件包括:拖曳臂,其大体上纵向地延伸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框架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拖曳臂包括沿着拖曳臂的纵向长度的接头;上半径杆,其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在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下半径杆,其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在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以及悬架部件,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束角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以及耦接到框架组件。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在接头的前方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在接头的后方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纵向中心点的前方,第二连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纵向中心点的后方,悬架部件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纵向中心点的前方耦接到第一连杆。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在接头处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
[00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头包括一个自由度。
[00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头包括基本竖直的旋转轴线。
[00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后悬架组件包括减震器,减震器具有上端和下端,上端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框架组件,下端在接头的后方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
[0014]根据本公开的说明性实施例,多用途车辆包括:沿着车辆的中心线纵向地延伸的框架组件;支撑框架组件的至少一个前地面接合部件;支撑框架组件的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以及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框架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后悬架组件,后悬架组件包括:拖曳臂,其大体上纵向地延伸并且包括前端和后端,前端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框架组件,后端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上半径杆,其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在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外端和内端,外端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内端朝向车辆的中心线延伸;下半径杆,其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在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悬架部件,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束角并且在区域内的位置能够操作地耦接到拖曳臂和框架组件,该区域由拖曳臂、上半径杆,以及从上方观察的被限定在拖曳臂的前端和上半径杆的内端之间的平面限定。
[0015]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介于悬架部件70被耦接到框架的位置与平面P上的最近点之间的距离,与到限定平面P的拖曳臂的前端和上半径杆的内端的距离的比为约1:12。
[001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拖曳臂包括第一纵向部分以及第二纵向部分,第一纵向部分和第二纵向部分在接头处相对于彼此能够枢转。
[00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头包括一个自由度。
[001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接头限定基本竖直的枢转轴线。
[001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耦接到拖曳臂的第一纵向部分。
[002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耦接到拖曳臂的第二纵向部分。
[002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纵向中心点的前方,第二连杆至少部分地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纵向中心点的后方,悬架部件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纵向中心点的前方耦接到第一连杆。
[002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悬架部件在接头处耦接到拖曳臂。
[002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包括转向节,拖曳臂以及上半径杆和下半径杆耦接到转向节。
[002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拖曳臂的第二纵向部分以固定角度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倾斜,并且后悬架组件能够操作以在后悬架组件的行程上将第二纵向部分相对于车辆的中心线维持在固定角度。
附图说明
[0025]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以及实现这些特征的方式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并且将更好的理解专利技术本身。
[0026]图1是本公开的多用途车辆的左前透视图;
[0027]图2是图1的车辆的右后透视图;
[0028]图3是图1的车辆的左侧视图;
[0029]图4是图1的车辆的右侧视图;
[0030]图5是图1的车辆的俯视图;
[0031]图6是图1的车辆的前视图;
[0032]图7是图1的车辆的后视图;
[0033]图8是图1的车辆的后悬架组件的示意图的前视图;
[0034]图9是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侧视图;
[0035]图10是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后视图;
[0036]图11是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俯视图;
[0037]图12是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左前透视图;
[0038]图13是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左后透视图;
[0039]图14是与后地面接合部件接合的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详细视图;
[0040]图15是图14的后悬架组件的另一详细视图;
[0041]图16
‑
图20是示出了贯穿后悬架组件的不同加载构造的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前视图;
[0042]图21
‑
图25是示出了贯穿后悬架组件的不同加载构造的图8的后悬架组件的俯视图;
[0043]图26是图1的车辆的后悬架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0044]图27是图26的后悬架组件的侧视图;
[0045]图28是图26的后悬架组件的后视图;
[0046]图29是图26的后悬架组件的俯视图;
[0047]图30是图26的后悬架组件的左前透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组件,沿着所述车辆的中心线纵向地延伸;至少一个前地面接合部件,支撑所述框架组件;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支撑所述框架组件;以及后悬架组件,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框架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所述后悬架组件包括:拖曳臂,大体上纵向地延伸、并且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框架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所述拖曳臂包括沿着所述拖曳臂的纵向长度的接头;上半径杆,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所述中心线在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拖曳臂;下半径杆,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所述中心线在所述大致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拖曳臂;以及悬架部件,被构造成控制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的束角、并且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拖曳臂以及被耦接到所述框架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悬架部件在所述接头的前方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拖曳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悬架部件在所述接头的后方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拖曳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悬架部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纵向中心点的前方,所述第二连杆至少部分地被定位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所述纵向中心点的后方,所述悬架部件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接合部件的所述纵向中心点的前方被耦接到所述第一连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悬架部件在所述接头处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拖曳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接头包括一个自由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接头包括基本竖直的旋转轴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车辆,其中,所述后悬架组件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具有上端和下端,所述上端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框架组件,所述下端在所述接头的后方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拖曳臂。9.一种多用途车辆,包括:框架组件,沿着所述车辆的中心线纵向地延伸;至少一个前地面接合部件,支撑所述框架组件;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支撑所述框架组件;以及后悬架组件,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框架组件和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所述后悬架组件包括:拖曳臂,大体上纵向地延伸并且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前端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框架组件,所述后端能够操作地被耦接到所述至少一个后地面接合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亚历克斯,
申请(专利权)人:北极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