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417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稠油降粘剂技术领域,是一种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前者原料包括施氏假单胞菌混合鼠李糖脂溶液、复合生物酶、植物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剂、稳定剂和溶剂,按照下述方法得到:在一定温度下,将施氏假单胞菌混合鼠李糖脂溶液、复合生物酶、植物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搅拌混匀,再加入抗菌剂和溶剂搅拌混匀,然后,降温至室温,静置后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是利用微生物代谢物鼠李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和复合生物酶相结合制备得到,其具有优异的耐盐和降低表面张力的特点,降粘效果显著,能完全被微生物降解,绿色环保,安全高效。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降粘剂
,是一种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稠油作为一种非常规原油资源,占世界已探明原油储量的30%以上。容易开采的轻质原油产量日趋减少,而石油资源需求量又逐年增加,因此稠油开采就更加迫切。稠油,顾名思义,就是比较粘稠的原油,主要就是其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流动性差,开采和运输都比较困难。而且,由于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沥青质析出而堵塞油层渗流孔道,进而影响产量,甚至停产。添加化学降粘剂或者轻质原油是稠油开采的常规方法,但是前者存在稠油地层乳化难,后期破乳脱水难,成本高,不环保等缺点,后者消耗大量轻质原油,成本高,对于缺乏轻质原油来源的油藏无法进行开采。因此需寻求绿色环保的稠油降粘剂。
[0003]微生物表面活性剂(BS)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两亲结构表面活性剂,BS能分散乳化原油,大幅度降低原油粘度,是目前微生物采油的重要机理。BS主要分为糖脂类和脂肽类,前者为假单胞菌产生,后者为芽孢杆菌产生,都能明显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剥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施氏假单胞菌混合鼠李糖脂溶液30%至70%、复合生物酶10%至30%、植物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0%至25%、抗菌剂1%至5%、稳定剂1%至5%和余量的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其特征在于复合生物酶为酯酶、蛋白酶、氧化还原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中的四种以上;或/和,植物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其特征在于稳定剂为EDTA二钠和柠檬酸钠中的一种以上;或/和,抗菌剂为四羟甲基硫酸磷和苯甲酸钾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溶剂为醇类溶剂,醇类溶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种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溶剂为醇类溶剂,醇类溶剂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一种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剂,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的施氏假单胞菌混合鼠李糖脂溶液、复合生物酶、植物基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置于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为30℃至60℃,搅拌时间为50min至90min;第二步,向反应釜中加入所需量的抗菌剂和溶剂,继续搅拌60min至120min,然后,降温至室温,静置2小时,得到超稠油生物化学降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基佘跃惠陈超尹玉川穆金峰姚普勇张凡徐浩张立东夏永建李濛万礼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