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417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8
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设于坝体的上游,包括:浮动系统,其配置在所述坝体壁面上,至少配有两个浮箱,在所述浮箱之间设有与其连接的前置板和底板,且所述浮箱与所述前置板的高度具有位置差;所述前置板、所述底板、两侧的所述浮箱与所述坝体壁面围成一个侧面具有缺口的空腔;且在所述浮箱中配设有泵体,所述泵体与水库连通;滑移系统,其构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浮箱连接并带动所述浮动系统沿所述坝体高度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控浮动系统自重与其浮力的大小关系,可实现取水空腔随水位变化自动沉浮,有效提取水库表层中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高温水;适宜所有工程分层取水的新建与补建,具有小巧、易施工安装、无需人工操控、造价低、稳定性高、适用性广等特点。适用性广等特点。适用性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电站控制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中型水电站,由于水深较大,容易形成稳定的温度分层型水库,在这种情况下,若采用常规的深式电站进水口,其下泄的低温水会对下游河道的水质与水生生物带来不利影响,在有灌溉需求的地区,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也有显著影响。对此,电站进水口采用分层取水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下泄水温温度,减免下泄低温水对下游水环境及水生物的不利影响,是确保水电开发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
[0003]近10余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大型水电站的分层取水问题,并对一些分层取水措施未建工程实施补建。当前,叠梁门分层取水是应用最多的分层取水措施之一,但叠梁门分层取水建设需要在传统电站进水口前增设塔式进水平台,并设置叠梁门,对于工程补建而言,工程投资及工程规模均较大,且常受到场地限制难以施工。浮动式取水方法是一种新的取水思路,在我国已有初步应用。文献(黄永坚.水库浮式取水装置[J].水利水电技术,1983)提出了一种水库浮式取水装置,该装置布置于进水口前缘竖井平台内,浮箱与平板隔水门连接,通过浮箱上下浮动带动平板闸门的上下运动。然而,对于有些工程改建而言,进水口前缘补建竖井平台可能受到场地限制而无法实施。此外,若无竖井平台,在洪水期内浮式取水装置运行安全受到威胁。
[0004]可见,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上述难题,提出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和维护方便、造价低且不受场地规模限制、运行安全等特点的分层取水装置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如何提出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和维护方便、造价低且不受场地规模限制、运行安全等特点的分层取水装置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设于坝体的上游,包括:
[0008]浮动系统,其配置在所述坝体壁面上,至少配有两个浮箱,在所述浮箱之间设有与其连接的前置板和底板,且所述浮箱与所述前置板的高度具有位置差;所述前置板、所述底板、两侧的所述浮箱与所述坝体壁面围成一个侧面具有缺口的空腔;且在所述浮箱中配设有泵体,所述泵体与水库连通;
[0009]滑移系统,包括构置在所述坝体上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浮箱连接并带动所述浮动系统沿所述坝体高度移动。
[0010]优选地,两个所述浮箱沿所述浮动系统的宽度方向同高设置;
[0011]每个所述浮箱中均设有一个所述泵体,所述泵体为双向控制的水泵,具有抽水模式和排水模式。
[0012]优选地,所述前置板被配置在所述浮箱远离所述滑移系统的一侧面;
[0013]所述底板分别与两侧所述浮箱下端面连接;
[0014]所述前置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浮箱高度,且在所述前置板的上方还设有拦污栅;
[0015]所述拦污栅的顶部与所述浮箱顶部齐平。
[0016]优选地,在所述底板和两侧所述浮箱的下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坝体壁面连接的止水件。
[0017]优选地,所述浮动系统还包括用于监控所述空腔水位高度的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前置板顶部。
[0018]优选地,还包括设置在远离所述坝体的移动终端上的智控系统,所述智控系统分别与所述泵体、所述液位传感器通信连接。
[0019]优选地,在所述坝体的下段部还设有连接所述坝体上游和下游的进水口;
[0020]所述进水口的宽度小于两个所述浮箱的最外侧面的宽度。
[0021]优选地,所述滑移系统沿所述坝体高度设置,包括:
[0022]设于所述坝体壁面上且并排设置的隔沙槽;
[0023]每个所述隔沙槽配设有两个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所述轨道;
[0024]所述轨道被构造为齿状轨道。
[0025]优选地,在每个所述轨道上还设有与其配合的滑动组件;每个所述浮箱与其相应位置的所述滑动组件连接。
[0026]优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齿轮、轴承和连接件;
[0027]所述齿轮与所述轨道啮合并分别与所述轴承连接;
[0028]所述连接件一端与所述轴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箱连接。
[0029]采用本技术设计的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通过调控浮动系统自重与其浮力的大小关系,可实现浮动系统随水位变化自动沉浮,进而精确调控前置板中的取水深度,有效使水库表层的高温水从浮动系统中的前置板顶部经拦污栅溢流进浮动系统中的内部空腔里,再经与空腔互通的进水口流出被用于灌溉,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种通过滑移系统将浮动系统直接外挂于坝体表面的自浮动式分层的取水装置,适宜所有工程分层取水的新建与补建,具有小巧、易施工安装、无需人工操控、造价低、稳定性高、适用性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取水装置的立体图;
[0031]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取水装置的侧视图;
[0032]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取水装置的正视图;
[0033]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取水装置的俯视图;
[0034]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每个隔沙槽中所设轨道的布局图;
[0035]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每个轨道与浮箱配合的俯视图。
[0036]图中:
[0037]100、取水装置
ꢀꢀꢀꢀꢀꢀꢀꢀꢀ
10、坝体
ꢀꢀꢀꢀꢀꢀꢀꢀꢀꢀꢀꢀ
20、浮动系统
[0038]21、浮箱
ꢀꢀꢀꢀꢀꢀꢀꢀꢀꢀꢀꢀꢀꢀ
22、前置板
ꢀꢀꢀꢀꢀꢀꢀꢀꢀꢀ
23、底板
[0039]24、拦污栅
ꢀꢀꢀꢀꢀꢀꢀꢀꢀꢀꢀꢀ
25、泵体
ꢀꢀꢀꢀꢀꢀꢀꢀꢀꢀꢀꢀ
26、液位传感器
[0040]27、止水件一
ꢀꢀꢀꢀꢀꢀꢀꢀꢀꢀ
28、进水口
ꢀꢀꢀꢀꢀꢀꢀꢀꢀꢀ
30、滑移系统
[0041]31、轨道
ꢀꢀꢀꢀꢀꢀꢀꢀꢀꢀꢀꢀꢀꢀ
32、隔沙槽
ꢀꢀꢀꢀꢀꢀꢀꢀꢀꢀ
33、齿轮
[0042]34、轴承
ꢀꢀꢀꢀꢀꢀꢀꢀꢀꢀꢀꢀꢀꢀ
35、连接件
ꢀꢀꢀꢀꢀꢀꢀꢀꢀꢀ
36、止水件二
[0043]37、锚筋
ꢀꢀꢀꢀꢀꢀꢀꢀꢀꢀꢀꢀꢀꢀ
40、智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45]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100,如图1

4所示,设于坝体10的上游处,包括浮动系统20、滑移系统30和智控系统40,其中,浮动系统20包括两个通过前置板22和底板23互连的浮箱21和置于每个浮箱中的泵体25,泵体25通过水管与坝体10上游的水库连通,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设于坝体的上游,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动系统,其配置在所述坝体壁面上,至少配有两个浮箱,在所述浮箱之间设有与其连接的前置板和底板,且所述浮箱与所述前置板的高度具有位置差;所述前置板、所述底板、两侧的所述浮箱与所述坝体壁面围成一个侧面具有缺口的空腔;且在所述浮箱中配设有泵体,所述泵体与水库连通;滑移系统,包括构置在所述坝体上的轨道,所述轨道与所述浮箱连接并带动所述浮动系统沿所述坝体高度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浮箱沿所述浮动系统的宽度方向同高设置;每个所述浮箱中均设有一个所述泵体,所述泵体为双向控制的水泵,具有抽水模式和排水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板被配置在所述浮箱远离所述滑移系统的一侧面;所述底板分别与两侧所述浮箱下端面连接;所述前置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浮箱高度,且在所述前置板的上方还设有拦污栅;所述拦污栅的顶部与所述浮箱顶部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和两侧所述浮箱的下端面上均设有与所述坝体壁面连接的止水件。5.根据权利要求1

2、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浮动式分层取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铁刚李宝亭孙双科余德龙柳海涛潘超李广宁刘良李少华熊麒麟余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