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稠油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提高稠油采出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
,具体涉及一种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稠油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及提高稠油采出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稠油资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国内已探明的稠油储量达13亿吨,约占国内总石油储量的25
‑
30wt%。目前的稠油开采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热采和冷采。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技术、蒸汽驱技术、火烧油层技术、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FAST)技术等,稠油热采技术多存在成本高,见效时间短,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冷采技术主要包括碱驱技术、聚合物驱、微生物法等,也存在适应性和成本问题,大规模推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如何在低油价条件下降低成本,提高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增加可采储量,是石油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3]蒸汽驱和蒸汽吞吐技术是目前对稠油油藏的主要开采技术之一,但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并且与蒸汽密度差异大,经常发生重力超覆、粘性指进等问题,在非均质油藏中尤为严重,导致严重的蒸汽窜流和能量损耗,采出效率低,无法对该类油藏实现经济高效地开发。
[0004]泡沫能有效封堵储层的高渗透层和优势通道,改善油藏的吸汽剖面,提高蒸汽的波及面积和驱油效率。其原理是在注蒸汽时通过加入一定比例的气体和发泡剂,利用发泡剂在地层汽、水窜流孔道中产生高黏度泡沫流,增大流动阻力,降低蒸汽的渗流能力,从而使注汽压力升高,迫使之后注入的蒸汽转向低渗层、高含油饱和度区域,扩大蒸汽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包括聚醚胺季铵盐、烷基糖苷和任选的纳米颗粒;所述聚醚胺季铵盐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式:其中,k为0或1,q为1、2或3,X为阴离子;R为C8‑
C
32
的烃基或烃基苯;P为
‑
(C2H4O)
m
‑
、
‑
(C3H6O)
n
‑
和
‑
(C4H8O)
p
‑
中的至少一种,m+n+p为0
‑
20中的任一整数;R1为C1‑
C4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且亚烷基含有或不含有杂原子;R2为C1‑
C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R3为H、C1‑
C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C3H6O)
x1
H或
‑
(C2H4O)
y1
H;R4为H、C1‑
C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C3H6O)
x2
H或
‑
(C2H4O)
y2
H;R5为H、C1‑
C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C3H6O)
x3
H或
‑
(C2H4O)
y3
H;上述x1+x2+x3为1
‑
15中的任一整数;y1+y2+y3为1
‑
15中的任一整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其中,R为C8‑
C
24
的烷基或烷基苯;和/或,m+n+p为1
‑
10中的任一整数;和/或,R1为C2‑
C4的亚烷基或亚烷氧基,更优选为
‑
C2H4‑
或
‑
C3H6‑
;和/或,R2为C1‑
C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烷基;和/或,R3为C1‑
C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C3H6O)
x1
H或
‑
(C2H4O)
y1
H;和/或,R4为C1‑
C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C3H6O)
x2
H或
‑
(C2H4O)
y2
H;和/或,R5为C1‑
C3的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C3H6O)
x3
H或
‑
(C2H4O)
y3
H;和/或,x1+x2+x3为1
‑
9中的任一整数,更优选为1
‑
6中的任一整数;y1+y2+y3为1
‑
9中的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伟,何秀娟,崔乐雨,裘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