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钻井封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包括壳体和封闭组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穿行孔,所述穿行孔两端均贯穿壳体,所述封闭组件安装于壳体内部,所述封闭组件用于对穿行孔进行封闭;还包括交替封堵组件,所述壳体与封闭组件均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且壳体与封闭组件均安装于交替封堵组件内,所述交替封堵组件用于调整两组封闭组件的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交替封堵组件,在钻具进行强行起下钻的过程中,致使与钻具连接的两组封闭组件,一组处于封闭状态、一组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在钻具移动的过程中,封闭组件始终存在一组处于增压封闭状态,进而对油井进行封闭,有效的增强防喷器的封堵效果。有效的增强防喷器的封堵效果。有效的增强防喷器的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钻井封隔设备
,具体的说是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
技术介绍
[0002]油井钻井过程中,防喷器是用于试油、修井、完井等作业过程中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发生,是油田常用的防止井喷的安全密封井口装置,其中环形防喷器,又称为万能防喷器,因此其适用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油井井口上。
[0003]环形防喷器在工作时,通过液压系统推动胶芯上下移动,进而利用胶芯的形变,对井口与钻具的间隙进行填充、封闭,进而起到封闭井口的作用,而在实际应用时,当井口被封闭后,通常会因为各式原因,需要强行控制钻具进行起下钻,在起下钻的过程中,钻具与变形后的胶芯之间产生摩擦,致使胶芯不同的圆柱剖面上受到交变的剪切应力,且越靠近钻具,胶芯受到的剪切应力越大,致使胶芯受损程度越大,因此多次强行起下钻过后,将会致使胶芯受用寿命大幅度降低,且当胶芯在强行起下钻过程中,产生破损、脱胶等现象后,将会导致环形防喷器效用降低,无法对井口进行有效的密封。
[0004]相关技术中为了降低环形防喷器在封井状态下起下钻具时,受到的损伤,多数通过增强钻具与胶芯之间的润滑效果,进而降低起下钻对胶芯造成的影响,同时为了起到润滑作用的油液,能够进入胶芯与钻具之间,通常会通过减压阀,致使胶芯与钻具之间压力降低,进而便于润滑用油液能够进入胶芯与钻具之间,起到润滑、降磨损的作用,然而当胶芯与钻具之间压力降低后,在井喷的压力作用后,很容易产生泄露、溢流等现象,致使环形井喷期的封闭效果降低,致使环形井喷期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交替封堵组件,在钻具进行强行起下钻的过程中,致使与钻具连接的两组封闭组件,一组处于封闭状态、一组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在钻具移动的过程中,封闭组件始终存在一组处于增压封闭状态,进而对油井进行封闭,有效的增强防喷器的封堵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包括壳体和封闭组件,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穿行孔,所述穿行孔两端均贯穿壳体,所述封闭组件安装于壳体内部,所述封闭组件用于对穿行孔进行封闭;所述封闭组件包括活塞筒,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液压腔,所述活塞筒滑动密封连接于液压腔中,所述液压腔外接液压系统;球形胶芯,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封闭槽,所述封闭槽与穿行孔、液压腔均导通连接,所述活塞筒延伸至封闭槽内,所述球形胶芯滑动安装于封闭槽内,所述封闭槽顶端圆弧形设计,球形胶芯与封闭槽相匹配;
还包括交替封堵组件,所述壳体与封闭组件均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且壳体与封闭组件均安装于交替封堵组件内,所述交替封堵组件用于调整两组封闭组件的状态;所述交替封堵组件包括升降管,所述壳体均安装于升降管内;隔板,所述升降管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升降管中部,所述壳体以隔板为中心,对称滑动连接在升降管内;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固定安装于升降管侧壁,所述输油管均延伸至液压腔中,所述液压腔通过输油管外接液压系统;液压升降杆,所述壳体上方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远离壳体一端分别与升降管、隔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液压升降杆通过导管相互导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活塞筒将液压腔分隔为开启腔和闭合腔,所述输油管与闭合腔导通,对称设计的两个封闭组件中的开启腔通过管道导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交替封堵组件还包括切换阀,所述升降管上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安装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上开设有对称设计的导通槽,所述导通槽分别通过管道与闭合腔导通连接;拨动板,所述拨动板固定连接于切换阀上,所述拨动板通过升降槽延伸至升降管内腔中,所述拨动板位于壳体的移动路径上;所述输油管包括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与出油管均延伸至升降槽内,且进油管、出油管均与切换阀滑动密封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出油管外接减压阀,用于配合液压系统,调整球形胶芯交替形变程度。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管顶端固定安装有油环,所述油环内填充有润滑油,所述油环中部固定安装有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与穿行孔同轴设计。
[0012]优选的,所述弹性环锥形设计,弹性环最小端朝上且弹性环最小端开口直径小于穿行孔直径。
[0013]优选的,位于下方的所述壳体上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为L形设计,所述升降管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缸,所述固定缸上固定安装有单向导管,所述导向导管一端延伸至两个壳体之间、一端延伸至升降管下方。
[0014]优选的,所述升降管内腔顶端固定安装有伸缩囊,所述伸缩囊上固定安装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延伸至升降管上方、一端延伸至两个壳体之间,所述引流管单向导通设计,所述伸缩囊位于壳体的移动路径上。
[0015]优选的,所述壳体相互靠近一侧均开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呈圆环形设计,所述单向导管与引流管均延伸至引导槽内。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通过设置交替封堵组件,在钻具进行强行起下钻的过程中,致使与钻具连接的两组封闭组件,一组处于封闭状态、一组处于开启状态,因此在钻具移动的过程中,封闭组件始终存在一组处于增压封闭状态,进而对油井进行封闭,有效的增强防喷器的封堵效果,同时由于处于封闭状态的封闭组件跟随钻具同步运动,两者之间仅存在静摩擦,因此对封闭组件的磨损程度较低,而另一组处于开启状态的封闭组件,虽然与钻具产生相对运动,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小,同样对封闭组件造成的
磨损程度较低,有效的降低了起下钻过程对封闭组件寿命的降低程度。
[0017]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通过壳体的运动,配合拨动板,当壳体运动距离达到后,能够自动切换液压系统与封闭组件的导通关系,进而切换封闭组件的状态,有效的增强了封闭组件的切换精度,提高了强行起下钻过程中,两组封闭组件与钻具的配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壳体与封闭组件的剖视图;图5是切换阀与拨动板的剖视图;图中:1、壳体;11、穿行孔;2、活塞筒;21、液压腔;22、球形胶芯;23、封闭槽;24、开启腔;25、闭合腔;3、升降管;31、隔板;32、液压升降杆;4、输油管;41、进油管;42、出油管;5、切换阀;51、升降槽;52、导通槽;53、拨动板;6、油环;61、弹性环;7、升降板;71、固定缸;72、单向导管;73、伸缩囊;74、引流管;8、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包括壳体1和封闭组件,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穿行孔1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包括壳体(1)和封闭组件,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穿行孔(11),所述穿行孔(11)两端均贯穿壳体(1),所述封闭组件安装于壳体(1)内部,所述封闭组件用于对穿行孔(11)进行封闭;所述封闭组件包括活塞筒(2),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液压腔(21),所述活塞筒(2)滑动密封连接于液压腔(21)中,所述液压腔(21)外接液压系统;球形胶芯(22),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封闭槽(23),所述封闭槽(23)与穿行孔(11)、液压腔(21)均导通连接,所述活塞筒(2)延伸至封闭槽(23)内,所述球形胶芯(22)滑动安装于封闭槽(23)内,所述封闭槽(23)顶端圆弧形设计,球形胶芯(22)与封闭槽(23)相匹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替封堵组件,所述壳体(1)与封闭组件均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且壳体(1)与封闭组件均安装于交替封堵组件内,所述交替封堵组件用于调整两组封闭组件的状态;所述交替封堵组件包括升降管(3),所述壳体(1)均安装于升降管(3)内;隔板(31),所述升降管(3)为空腔式结构体,所述隔板(31)固定安装于升降管(3)中部,所述壳体(1)以隔板(31)为中心,对称滑动连接在升降管(3)内;输油管(4),所述输油管(4)固定安装于升降管(3)侧壁,所述输油管(4)均延伸至液压腔(21)中,所述液压腔(21)通过输油管(4)外接液压系统;液压升降杆(32),所述壳体(1)上方均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杆(32),所述液压升降杆(32)远离壳体(1)一端分别与升降管(3)、隔板(3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液压升降杆(32)通过导管相互导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筒(2)将液压腔(21)分隔为开启腔(24)和闭合腔(25),所述输油管(4)与闭合腔(25)导通,对称设计的两个封闭组件中的开启腔(24)通过管道导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井井口的防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替封堵组件还包括切换阀(5),所述升降管(3)上开设有升降槽(51),所述升降槽(51)内滑动安装有切换阀(5),所述切换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胜,王立军,闵令宝,陈宪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立特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