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看护的智能混凝土养护系统及混凝土浇筑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05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看护的智能混凝土养护系统及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浇筑区域进行清扫;b.在被清扫的区域内进行钢筋龙骨绑扎;c.将多个温度检测器放置在被清扫的区域内,并将各个温度检测器与总控制器连接;d.将养护管道绑扎在钢筋龙骨上,并使得养护管道的高度为总浇筑高度的二分之一,钢筋龙骨所在区域形成浇筑区域;e.养护管道铺设结束后,在所述浇筑区域内通过泵送管进行混凝土浇筑;f.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养护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水组件,并将供水组件与总控制器连接;所述总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控制终端;用以降低混凝土养护时的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混凝土养护时的人工劳动强度。降低混凝土养护时的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看护的智能混凝土养护系统及混凝土浇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特别涉及一种无人看护的智能混凝土养护系统及混凝土浇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洒水散热,从而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为了避免混凝土热胀冷缩导致开裂,需要人工对混凝土进行洒水降温,使得混凝土养护费时费力,并且若想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则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进行渗透降温;
[0003]因此需要一种无人看护的智能混凝土养护系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看护的智能混凝土养护系统及混凝土浇筑方法,用以降低混凝土养护时的人工劳动强度。
[0005]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对浇筑区域进行清扫;
[0007]b.在被清扫的区域内进行钢筋龙骨绑扎;
[0008]c.将多个温度检测器放置在被清扫的区域内,并将各个温度检测器与总控制器连接;
[0009]d.将养护管道绑扎在钢筋龙骨上,并使得养护管道的高度为总浇筑高度的二分之一,钢筋龙骨所在区域形成浇筑区域;
[0010]e.养护管道铺设结束后,在所述浇筑区域内通过泵送管进行混凝土浇筑;
[0011]f.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养护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水组件,并将供水组件与总控制器连接;
[0012]所述总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控制终端。
[0013]优选的,在步骤a中,
[0014]浇筑区域清扫结束后,利用标尺对浇筑区域进行丈量,并利用画线器画出钢筋龙骨预绑扎点位。
[0015]优选的,在步骤e中,通过泵送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结束后利用高频振动器排出混凝土内气泡。
[0016]优选的,在步骤c中,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预定混凝土的底层、中层、顶层温度,将各层检测数据上传至总控制器,总控制器用于对温度检测器的各层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并控制管道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及供水组件的出水流量。
[0017]优选的,在步骤d中,养护管道绑在结束后,对喷洒组件的周向外壁涂抹脱模剂,将涂抹脱模剂的喷洒组件的入水口连接养护管道周向外壁的待插孔,出水口朝向远离浇筑区域的一面设置;
[0018]所述喷洒组件的出水口设于预定混凝土顶面的上方,所述喷洒组件的出水口用于对预定混凝土的顶层进行散热。
[0019]优选的,所述养护系统适用于所述浇筑方法,包括至少一组养护管道,所述养护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水组件的出水口,所述供水组件的入水口设置有管道换热器出水口连接,所述管道换热器的入水口连接市政水管;
[0020]所述养护管道周向外壁设置有待插孔,所述待插孔为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螺纹连接喷洒组件;
[0021]还包括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沿壳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各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总控制器。
[0022]优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管件,所述管件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管件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待插孔螺纹连接,所述管件远离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内壁与所述管件周向外壁连接,所述轴承外壁连接有喷洒网板,所述喷洒网板表面设置有若干倾斜孔;
[0023]所述喷洒网板顶面设置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用于管件出水驱动喷洒网板沿轴承旋转;
[0024]所述喷洒网板顶面转动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将管件出水方向朝向喷洒网板。
[0025]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盖状扣件,所述盖状扣件的开口端连接喷洒网板,所述盖状扣件内部顶面设置有通孔,所述盖状扣件内部顶面设置有多个旋转板,各所述旋转板以所述通孔为圆心发散式设置;
[0026]所述管件远离外螺纹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穿过通孔与所述导流板连接,所述安装架与所述通孔转动设置。
[0027]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包括伞形盖板,所述伞形盖板开口朝向喷洒网板设置,所述伞形盖板开口末端设置有滑轨,所述喷洒网板外沿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内;
[0028]所述伞形盖板内部顶面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顶端连接所述安装架,所述锥形块底面连接所述伞形盖板内部顶面。
[0029]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设置所述内壳,所述外壳顶部周向外壁设置有挡块,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在所述容纳腔内安装所述内壳,所述外壳底端开放,所述内壳底端封闭;
[0030]各所述温度传感器沿所述内壳长度方向设置。
[0031]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
[0032]在铺设大体积混凝土时,首先将温度检测器立放在浇筑区域,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混凝土底层,中层,顶层的温度,浇筑结束后温度传感器将检测数据传输至总控制器,通过总控制器对数据进行比对,若顶层与中层和底层温差过大时,通过热水器调节供水组件的出水温度,至趋近于顶层温度,从而对混凝土内部进行缓慢散热,避免出水与表层温差过大导致混凝土开裂。
[003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34]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养护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喷洒组件安装示意图;
[003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喷洒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盖状扣件结构示意图;
[004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安装架结构示意图;
[004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旋转板安装示意图;
[004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温度检测器结构示意图。
[0043]其中,1

养护管道,2

供水组件,3

总控制器,4

温度检测器,5

待插孔,6

温度传感器,7

外螺纹,8

轴承,9

管件,10

喷洒网板,11

倾斜孔,12

盖状扣件,13

通孔,14

旋转板,15

安装架,16

伞形盖板,17

滑轨,18

锥形块,19

外壳,20

内壳,2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对浇筑区域进行清扫;b.在被清扫的区域内进行钢筋龙骨绑扎;c.将多个温度检测器放置在被清扫的区域内,并将各个温度检测器与总控制器连接;d.将养护管道绑扎在钢筋龙骨上,并使得养护管道的高度为总浇筑高度的二分之一,钢筋龙骨所在区域形成浇筑区域;e.养护管道铺设结束后,在所述浇筑区域内通过泵送管进行混凝土浇筑;f.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养护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水组件,并将供水组件与总控制器连接;所述总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控制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I浇筑区域清扫结束后,利用标尺对浇筑区域进行丈量,并利用画线器画出钢筋龙骨预绑扎点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中,通过泵送管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结束后利用高频振动器排出混凝土内气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预定混凝土的底层、中层、顶层温度,将各层检测数据上传至总控制器,总控制器用于对温度检测器的各层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并控制管道换热器的出水温度及供水组件的出水流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养护管道绑在结束后,对喷洒组件的周向外壁涂抹脱模剂,将涂抹脱模剂的喷洒组件的入水口连接养护管道周向外壁的待插孔,出水口朝向远离浇筑区域的一面设置;所述喷洒组件的出水口设于预定混凝土顶面的上方,所述喷洒组件的出水口用于对预定混凝土的顶层进行散热。6.一种无人看护的智能混凝土养护系统,所述养护系统适用于所述浇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养护管道,所述养护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水组件的出水口,所述供水组件的入水口设置有管道换热器出水口连接,所述管道换热器的入水口连接市政水管;所述养护管道周向外壁设置有待插孔,所述待插孔为螺纹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周张建荣齐文峰靳高明章海刚王宝成何波任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