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388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包括模板本体、可伸缩的拉杆及支撑块,模板本体安装在拉杆的一端,支撑块安装在拉杆的另一端;模板本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水平面、四分之一圆弧面及竖直面,圆弧面与水平面和竖直面均相切设置,水平面用于与涂覆有润滑油脂的第二钢轨的轨顶面相贴合;模板本体包括刻度面,刻度面与水平面、圆弧面及竖直面均相连接,刻度面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润滑油脂的涂覆角度和涂覆高度的角度刻度线及高度刻度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量化了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并提出了润滑减磨效果的测试方法,以便及时调整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减少了钢轨内侧面的磨损。钢轨内侧面的磨损。钢轨内侧面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


[0001]本技术涉及铁道工程测量和养护维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

技术介绍

[0002]钢轨润滑技术能够降低轮轨接触界面的摩擦系数,减缓钢轨磨耗和疲劳损伤。采用轨侧润滑方式可实现钢轨侧面间的面界润滑状态,将摩擦系数由0.5以上降至0.2以下,显著降低接触界面的剪切接触应力,有效减少磨耗、伤损和噪声。但润滑油脂的使用也可能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如对于滚动接触疲劳伤损较为严重的钢轨而言,油脂可能会被挤压进入表面疲劳裂纹缝隙而引起油楔效应,加剧疲劳裂纹的扩展;当油脂在轮轨挤压下进一步侵入钢轨顶面,则会显著降低列车的牵引和制动力,使列车发生打滑或制动失灵。
[0003]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难于观察和判别钢轨表面是否有润滑油脂,不易掌握整条曲线的润滑涂覆情况。传统的肉眼观察和手指擦拭方法很难判断油膜是否存在,使得润滑油脂输出量的调整缺乏依据。(2)润滑油脂涂覆的具体位置难以量化;若油脂分布靠上,进入轨顶位置,会影响列车的牵引与制动;若进入易产生滚动接触疲劳裂纹的轨距角上部位置,又容易引发油楔效应导致裂纹快速扩展;反之,若润滑油带位置过于靠下,偏离了磨耗最严重的位置,则无法起到应有的减磨效果,还会造成浪费。(3)钢轨轨侧润滑减磨效果的测试方法存在空白或不规范。目前现场极少对润滑油脂涂覆后钢轨表面的摩擦系数进行测试;而针对使用润滑后钢轨的磨耗变化,多采用便携式磨耗尺测量,设备定位能力较差,测量误差也常在0.2mm以上;上述测试位置和方法也未进行规范,容易使测试数据出现前后矛盾,难以反映真实情况。
[0004]因此,有必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以便量化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以便及时调整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减少钢轨内侧面的磨损。
[0006]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包括模板本体、可伸缩的拉杆及支撑块,其中:所述模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拉杆的一端,所述支撑块安装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支撑块包括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用于与第一钢轨的轨顶面相贴合;所述模板本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水平面、四分之一圆弧面及竖直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水平面和所述竖直面均相切设置,所述水平面用于与涂覆有润滑油脂的第二钢轨的轨顶面相贴合,所述竖直面用于与所述第二钢轨的内侧面相贴合,所述水平面与所述贴合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模板本体包括刻度面,所述刻度面与所述水平面、所述圆弧面及所述竖直面均相连接,所述刻度面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所述润滑油脂的涂覆角度和涂覆高度的角度刻度线及高度刻度线,所述角度刻度线设置在所述圆弧面和所述刻度面相交的圆弧线上,0角度线设置在所述圆弧线的弧度中心线上,0高度刻度线与所述水平面平齐。
[0007]可选的,所述角度刻度线沿所述圆弧线的周向分布,所述高度刻度线偏折设置成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0高度刻度线设置在所述第一段上,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竖直面与所述刻度面相交的边线上。
[0008]可选的,所述拉杆上设置有锁定按钮,当松开所述锁定按钮时,所述拉杆可伸缩,当旋紧所述锁定按钮时,所述拉杆长度固定。
[0009]可选的,还包括模板支撑件,所述模板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模板本体上背向所述刻度面的一面,所述模板支撑件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与所述贴合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0]可选的,还包括螺钉,所述模板本体通过所述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拉杆上。
[0011]可选的,所述模板本体、所述拉杆、所述支撑块及所述模板支撑件的材质均为绝缘材料。
[0012]本技术提供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包括模板本体、可伸缩的拉杆及支撑块,首先,将第二钢轨的内侧面上涂覆上润滑油脂;然后,将支撑块上的贴合面贴合在第一钢轨的轨顶面上,将模板本体上的水平面贴合在第二钢轨的轨顶面上,将竖直面贴合在第二钢轨的内侧面上;最后,根据角度刻度线和高度刻度线读取润滑油脂的角度数值和高度数值,方便量化了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提高了及时调整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的操作方便性,减少了钢轨内侧面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001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架设在钢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中模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模板本体;2:拉杆;3:支撑块;4:水平面;5:圆弧面;6:竖直面;7:第一钢轨;8:第二钢轨;9:刻度面;10:角度刻度线;11:高度刻度线;12:第一段;13:第二段;14:锁定按钮;15:模板支撑件;16: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包括模板本体1、可伸缩的拉杆2及支撑块3,其中:模板本体1可拆卸地安装在拉杆2的一端,支撑块3安装在拉杆2的另一端;支撑块3包括贴合面,贴合面用于与第一钢轨7的轨顶面相贴合;模板本体1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水平面4、四分之一圆弧面5及竖直面6,圆弧面5与水平面4和竖直面6均相切设置,水平面4用于与涂覆有润滑油脂的第二钢轨8的轨顶面相贴合,竖直面6用于与第二钢轨8的内侧面相贴合,水平面4与贴合面位于同一水平面4;模板本体1包括刻度面9,刻度面9
与水平面4、圆弧面5及竖直面6均相连接,刻度面9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润滑油脂的涂覆角度和涂覆高度的角度刻度线10及高度刻度线11,角度刻度线10设置在圆弧面5和刻度面9相交的圆弧线上,0角度线设置在圆弧线的弧度中心线上,0高度刻度线11与水平面4平齐。
[0022]需要说明的是:四分之一圆弧面5的圆弧半径可以为5mm~20mm。
[0023]本技术提供的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包括模板本体1、可伸缩的拉杆2及支撑块3,首先,将第二钢轨8的内侧面上涂覆上润滑油脂;然后,将支撑块3上的贴合面贴合在第一钢轨7的轨顶面上,将模板本体1上的水平面4贴合在第二钢轨8的轨顶面上,将竖直面6贴合在第二钢轨8的内侧面上;最后,根据角度刻度线10和高度刻度线11读取润滑油脂的角度数值和高度数值,方便量化了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提高了及时调整润滑油脂的涂覆位置的操作方便性,减少了钢轨内侧面的磨损。
[0024]如图1和图4所示,角度刻度线10沿圆弧线的周向分布,高度刻度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润滑油脂测量尺,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本体、可伸缩的拉杆及支撑块,其中:所述模板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拉杆的一端,所述支撑块安装在所述拉杆的另一端;所述支撑块包括贴合面,所述贴合面用于与第一钢轨的轨顶面相贴合;所述模板本体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水平面、四分之一圆弧面及竖直面,所述圆弧面与所述水平面和所述竖直面均相切设置,所述水平面用于与涂覆有润滑油脂的第二钢轨的轨顶面相贴合,所述竖直面用于与所述第二钢轨的内侧面相贴合,所述水平面与所述贴合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模板本体包括刻度面,所述刻度面与所述水平面、所述圆弧面及所述竖直面均相连接,所述刻度面上设置有用于读取所述润滑油脂的涂覆角度和涂覆高度的角度刻度线及高度刻度线,所述角度刻度线设置在所述圆弧面和所述刻度面相交的圆弧线上,0角度线设置在所述圆弧线的弧度中心线上,0高度刻度线与所述水平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润滑油脂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韶博梁旭俞喆张金李晨光杜涵秋刘丰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铁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