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自动除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3624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自动除垢装置,装置组成包括1条进液管、1个三通阀、2条分流管、2个管支架、2个轴支架、2个铜套、4个密封圈、2个轴承座、1个摆管架、4个推拉臂、4个棘爪片、2根长轴、4个挡环、2组刮垢筒,其中所述摆管架作为喷液流体通道和摆动主体支架,由2个管轴段、2个竖管段、4对支耳、2个射流管、多个喷嘴、2个短接管、2个连接柱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依靠进液喷射反作用力驱动刮垢运动,不需要炉外电机驱动和动密封结构,不需要齿轮等结构复杂传动,安全性高,可靠性好;装置刮垢过程中不会发生卡死现象,并且刮削下来的垢物随后被喷射液体吹走,不会停留在火管上表面,除垢效果好。除垢效果好。除垢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自动除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油田常用的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除垢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筒式加热炉为卧式加热炉,由两个火管和烟管组成加热部件。火筒式加热炉由于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在油田等领域应用广泛。但是,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直径大,温度高,因而火管上表面容易沉积杂质和结垢,降低火管的加热效率,容易导致火管超温,甚至造成烧损事故。
[0003]目前,已经开发出来一些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除垢装置,例如:油田火管自动除垢装置(CN106091800B)。但是,这些装置需要电机驱动,即炉外设置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传入炉内,经过齿轮等驱动除垢部件运动,传动部件结构复杂,易出现遇到障碍物卡死等故障,而且传动轴穿入炉内的动密封也容易发生泄漏,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自动除垢装置,依靠液体喷射推动除垢部件摆动,不用炉外电机驱动,不需要齿轮或者链轮传动以及动密封结构,可靠性和安全性好。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装置组成包括1条进液管、1个三通阀、2条分流管、2个管支架、2个轴支架、2个铜套、4个密封圈、2个轴承座、1个摆管架、4个推拉臂、4个棘爪片、2根长轴、4个挡环、2组刮垢筒。
[0006]所述进液管设置于炉外中部,下端连接到加热炉原有进液管道上,上端连接到所述三通阀上。
[0007]所述三通阀为电控三通阀,连接所述进液管与两条所述分流管,通过电控将所述三通阀的进口通道定时切换交替连通到两条所述分流管的通道上,为所述摆管架实施双向摆动提供喷水动力。
[0008]两条所述分流管一端连接到炉外所述三通阀上,另一端进入炉内左右分开布置于所述管支架上,管端加粗扩孔支撑和连通所述摆管架。
[0009]所述铜套和所述密封圈安装在所述分流管的加粗扩孔管端,减摩和密封所述摆管架的转动。
[0010]所述轴支架和所述轴承座作为所述摆管架的另一端支撑。
[0011]所述摆管架布置在加热炉两个火管中间,下部连通所述分流管,作为喷液流体通道和摆动主体支架,由2个管轴段、2个竖管段、4对支耳、2个射流管、多个喷嘴、2个短接管、2个连接柱组焊而成;两个所述管轴段分别水平安装在所述铜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管轴段单侧内孔连通所述分流管;两个所述竖管段下端连通所述管轴段,上端封闭,中上部两侧面连接两对所述支耳;一个所述竖管段的上部一侧面连通所述短接管,另一侧面焊接连接柱;另一个所述竖管段的上部同一侧面焊接连接柱,另一同侧面连通所述短接管;所述射
流管为两根与加热炉火管同向水平布置长管,每个所述射流管与一个所述竖管段上的所述短接管连通,并与另一个所述竖管段上的同侧面所述连接柱焊接支撑;每个所述射流管外侧连通多个所述喷嘴,喷射液体提供反作用力和冲刷所述刮垢筒。
[0012]所述推拉臂一端圆孔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摆管架的所述支耳上,另一端圆孔穿在所述长轴上;所述推拉臂的上面加工两个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棘爪片。
[0013]所述棘爪片为弹性薄板,一端中间开有豁口以避开所述推拉臂,豁口两侧压在所述刮垢筒的棘轮体上,保证所述刮垢筒向一个旋向转动,另一个旋向不动。
[0014]所述长轴穿过一组三段所述刮垢筒和两个所述推拉臂,两端通过螺母固定两个所述挡环,防止所述刮垢筒脱落。
[0015]所述刮垢筒由圆筒、螺旋叶、棘轮体组成;所述圆筒与所述长轴为间隙配合,可以转动;所述螺旋叶焊接在所述圆筒上,构成刮垢主体;每组所述刮垢筒由三段组成,其中布置在两个所述推拉臂中间的所述刮垢筒的所述圆筒两端加工所述棘轮体结构,布置在两个所述推拉臂外侧的所述刮垢筒的所述圆筒一端加工所述棘轮体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装置依靠加热炉进液的喷射反作用力驱动刮垢运动,不需要炉外电机驱动,不需要易泄漏的动密封结构,安全性高;(2)装置刮垢运动只是所述摆管架通过双向摆动推动所述刮垢筒滚动,不需要齿轮等结构复杂传动,可靠性好;(3)装置的所述刮垢筒滚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可以抬起越过,不会发生卡死现象;(4)装置刮削下来的垢物,随后被所述喷嘴喷射液体吹走,不会停留在火管上表面,除垢效果好。
[0017]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装置的剖切主视图;图2为所述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所述装置的剖切左视图;图4为所述装置的所述摆管架的外形立体图;图5为所述装置的所述摆管架的剖切立体图;图6为所述装置的所述刮垢筒的立体图;图7为所述装置的所述推拉臂的主视图;图8为所述装置的所述棘爪片的主视图;图9为所述推拉臂、所述棘爪片、所述刮垢筒安装配合的主视图;图10为所述装置安装到加热炉内的剖切主视图;图11为所述装置安装到加热炉内的剖切俯视图;图12为所述装置安装到加热炉内的剖切左视图;图13为所述摆管架喷液摆动推动所述刮垢筒进行除垢的剖切左视图。
[0018]图中:1、进液管;2、三通阀;3、分流管;4、管支架;5、轴支架; 6、铜套;7、密封圈;8、轴承座;9、摆管架,901、管轴段,902、竖管段,903、支耳,904、射流管,905、喷嘴,906、短接管,907、连接柱;10、推拉臂;11、棘爪片;12、长轴;13、挡环;14、刮垢筒,1401、圆筒,1402、螺旋叶,1403、棘轮体;15、壳体;16、火管;17、烟管;18、烟囱。
[00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13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自动除垢装置,装置组成包括1条进液
管(1)、1个三通阀(2)、2条分流管(3)、2个管支架(4)、2个轴支架(5)、2个铜套(6)、4个密封圈(7)、2个轴承座(8)、1个摆管架(9)、4个推拉臂(10)、4个棘爪片(11)、2根长轴(12)、4个挡环(13)、2组刮垢筒(14)。
[0020]所述进液管(1)设置于炉外中部,下端连接到加热炉原有进液管道上,上端连接到所述三通阀(2)上。
[0021]所述三通阀(2)为电控三通阀,连接所述进液管(1)与两条所述分流管(3),通过电控将所述三通阀(2)的进口通道定时切换交替连通到两条所述分流管(3)的通道上,为所述摆管架(9)实施双向摆动提供喷水动力。
[0022]两条所述分流管(3)一端连接到炉外所述三通阀(2)上,另一端进入炉内左右分开布置于所述管支架(4)上,管端加粗扩孔支撑和连通所述摆管架(9)。
[0023]所述铜套(6)和所述密封圈(7)安装在所述分流管(3)的加粗扩孔管端,减摩和密封所述摆管架(9)的转动。
[0024]所述轴支架(5)和所述轴承座(8)作为所述摆管架(9)的另一端支撑。
[0025]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摆管架(9)布置在加热炉两个火管(16)中间,下部连通所述分流管(3),作为喷液流体通道和摆动主体支架,由2个管轴段(901)、2个竖管段(902)、4对支耳(903)、2个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自动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组成包括1条进液管(1)、1个三通阀(2)、2条分流管(3)、2个管支架(4)、2个轴支架(5)、2个轴承座(8)、1个摆管架(9)、4个推拉臂(10)、2根长轴(12)、4个挡环(13)、2组刮垢筒(14);所述进液管(1)设置于炉外中部;所述三通阀(2)为电控三通阀,连接所述进液管(1)与两条所述分流管(3),通过电控将所述三通阀(2)的进口通道定时切换交替连通到两条所述分流管(3)的通道上;两条所述分流管(3)一端连接到炉外所述三通阀(2)上,另一端进入炉内左右分开布置于所述管支架(4)上,管端加粗扩孔支撑和连通所述摆管架(9);所述摆管架(9)布置在加热炉两个火管(16)中间,下部连通所述分流管(3),作为喷液流体通道和摆动主体支架,由2个管轴段(901)、2个竖管段(902)、4对支耳(903)、2个射流管(904)、多个喷嘴(905)、2个短接管(906)、2个连接柱(907)组焊而成;所述推拉臂(10)一端圆孔通过销轴铰接在所述摆管架(9)的所述支耳(903)上,另一端圆孔穿在所述长轴(12)上;所述长轴(12)穿过一组三段所述刮垢筒(14)和两个所述推拉臂(10),两端通过螺母固定两个所述挡环(13),防止所述刮垢筒(14)脱落;所述刮垢筒(14)由圆筒(1401)和螺旋叶(1402)组成;所述圆筒(1401)与所述长轴(12)为间隙配合,可以转动;所述螺旋叶(1402)焊接在所述圆筒(1401)上,构成刮垢主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筒式加热炉的火管自动除垢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结构形式设置所述摆管架(9)的各部分布局与通道:两个所述管轴段(901)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庆武崔利超张桐豪马文浩刘海博田鑫骆国银李翠艳代明雁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