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田间前轮转向角为360
°
的就地转弯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田间前轮转向角为360
°
的就地转弯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水稻钵苗移栽是水稻的最佳种植方式,是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工信部的重点项目,目前国内研发中的水稻钵苗移栽机采用了现有高速插秧机牵引,因为现有高速插秧机的前轮转向角小于75
°
,所以转弯半径大,不适应水稻钵苗移栽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前轮转向角大于75
°
的田间前轮转向角为360
°
的就地转弯机构。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田间前轮转向角为360
°
的就地转弯机构,它由输入轴、上箱体内的后轮差速器、后桥半横梁、后轮轮边减速机、下主动锥齿轮、前桥差速器摆动壳、前桥差速器摆动轴、前桥差速器摆动轴支座、前桥差速器大锥齿轮、前桥差速器、前轮、前轮轮边减速机、下360 />°
转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田间前轮转向角为360
°
的就地转弯机构,它由输入轴(1)、上箱体内的后轮差速器(2)、后桥半横梁(3)、后轮轮边减速机(4)、下主动锥齿轮(5)、前桥差速器摆动壳(6)、前桥差速器摆动轴(7)、前桥差速器摆动轴支座(8)、前桥差速器大锥齿轮(9)、前桥差速器(10)、前轮(11)、前轮轮边减速机(12)、下360
°
转向箱体(13)、差速器主动锥齿轮(14)、前桥差速器摆动套(15)、差速器主动锥齿轮输入轴(16)、摆动从动圆柱齿轮(17)、下从动锥齿轮(18)、下从动锥齿轮输出轴(19)、摆动主动圆柱齿轮(20)、上下输出轴(21)、360
°
转向铰接轴套(22)、转向铰接孔(23)、上箱体(24)、转向主动齿轮(25)、转向轴(26)、360
°
转向从动齿轮(27)、上从动锥齿轮(28)、上主动锥齿轮(2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接在输入轴(1)上的上主动锥齿轮(29)与上从动锥齿轮(28)相啮合,转向轴(26)穿入上箱体(24)与转向主动齿轮(25)相固接,转向主动齿轮(25)与360
°
转向从动齿轮(27)相啮合,上下输出轴(21)通过60
°
转向铰接轴(22)与下主动锥齿轮(5)相固接,上从动锥齿轮(28)与下主动锥齿轮(5)上下双联,下主动锥齿轮(5)与下从动锥齿轮(18)相啮合,下从动锥齿轮(18)通过下从动锥齿轮输出轴(19)与摆动主动圆柱齿轮(20)水平双联,摆动主动圆柱齿轮(20)与摆动从动圆柱齿轮(17)相啮合,摆动从动圆柱齿轮(17)通过差速器主动锥齿轮输入轴(16)与差速器主动锥齿轮(14)水平双联,差速器主动锥齿轮(14)与前桥差速器大锥齿轮(9)相啮合,前桥差速器大锥齿轮(9)上设有前桥差速器(10),前桥差速器摆动壳(6)左侧的前桥差速器摆动套(15)与下360
°
转向箱体(13)相铰接,前桥差速器摆动壳(6)右侧的前桥差速器摆动轴(7)与下360
°
转向箱体(13)右侧的前桥差速器摆动轴支座(8)相铰接,下360
°
转向箱体(13)与前桥差速器摆动轴支座(8)相固接,前轮轮边减速机(12)设在前轮(11)的内侧,前轮轮边减速机(12)设在前桥差速器摆动壳(6)两侧,上箱体内的后轮差速器(2)设在上箱体(24)内,后桥半横梁(3)设在上箱体(24)的两侧,后轮轮边减速机(4)设在后桥半横梁(3)外侧,转向主动齿轮(25)、360
°
转向从动齿轮(27)、上从动锥齿轮(28)、上主动锥齿轮(29)设在上箱体(24)内,下主动锥齿轮(5)、下从动锥齿轮(18)、下从动锥齿轮输出轴(19)、摆动主动圆柱齿轮(20)、摆动从动圆柱齿轮(17)设在下360
°
转向箱体(13)内,差速器主动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