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带加工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表带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表带加工治具。
技术介绍
[0002]手表的手表带通常采用金属材料、皮革以及纤维编织材料,对于采用纤维编织材料制成的手表带的手表,有的还配置有吊环,吊环同样采用纤维编织材料制成,吊环一方面可起到装饰效果另一方面可丰富手表的应用场合。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人工手动将吊环和手表带进行装配。具体地,吊环的原材料通常为长条形的片状纤维带,需要先将纤维带的中部与表带热压,然后还需要对纤维带进行多次折弯及激光切割,最终将切割后的纤维带的两端连接以形成吊环,而现有技术中通常依靠人工对纤维带进行折弯,这导致纤维带被折弯部分的定位精度难以保证,进而导致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带加工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常依靠人工对纤维带进行折弯,这导致纤维带被折弯部分的定位难以保证,进而导致产品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表带加工治具,该表带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带加工治具,用于对表带半成品(10)进行加工,所述表带半成品(10)包括手表带(101)和吊环带,所述吊环带包括对折的第一环带(102)和第二环带(103),所述手表带(10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011)和第二表面(1012),所述吊环带的对折处(104)固定于所述手表带(101)的第一表面(1011),且所述第二环带(103)位于所述第一环带(102)和所述吊环带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加工治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环带(102)的第一槽(11)和用于容纳所述手表带(101)的第二槽(12),所述第一环带(102)位于所述手表带(101)的下方;第一定位组件(2),设置于所述底座(1)且用于固定所述第一环带(102)远离所述对折处(104)的一端;第二定位组件(3),设置于所述底座(1)且位于所述第二槽(12)的上方,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用于固定所述第二环带(103)远离所述对折处(104)的一端,以使所述第二环带(103)能够绕过所述手表带(101)的自由端并位于所述第二表面(1012)的上方;垫片(41),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且位于所述第二槽(12)的上方,所述垫片(41)具有热压位置,当所述垫片(41)位于所述热压位置时,所述垫片(41)用于将所述第二环带(103)的一部分部分压紧于所述第二表面(10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带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加工治具还包括第一热压块(81),所述垫片(41)设有避位槽(412),当所述垫片(41)位于所述热压位置时,所述第一热压块(81)用于穿过所述避位槽(412)对所述第二环带(103)和所述手表带(101)进行热压,以使所述第二环带(103)与所述手表带(101)形成初步连接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1)还具有激光切割位置,当所述垫片(41)位于所述激光切割位置时,所述垫片(41)位于所述第二环带(103)和所述手表带(101)之间,且所述初步连接区域能够插接于所述避位槽(41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带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设有导向孔(14),所述第一热压块(81)设有第一导向柱(811),所述第一导向柱(811)能够和所述导向孔(14)插接;所述表带加工治具还包括第二热压块(82),所述第二热压块(82)设有第二导向柱(821),所述第二导向柱(821)能够与所述导向孔(14)插接,且所述第二热压块(82)用于对所述第二环带(103)和所述手表带(101)进行热压,以使所述第二环带(103)与所述手表带(101)形成最终连接区域,所述最终连接区域覆盖所述初步连接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带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加工治具还包括第一压板(51)组件,所述第一压板(51)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第一压板(51),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第一卡扣(52),所述第一压板(51)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槽(11)上方且用于将所述第一环带(102)压紧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压板(51)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槽(12)上方且用于将所述手表带(101)压紧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一卡扣(52)用于将所述第一压板(51)与所述底座(1)的相对位置锁定或解锁,所述第一热压块(81)和所述第二热压块(82)均能够与所述第一压板(51)沿所述导向孔(14)的延伸方向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带加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加工治具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槽(11)的上方的第二压板(61)组件,所述第二压板(61)组件包括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第二压板(61),以及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第二卡扣(62),所述第二压板(61)
用于将所述第一环带(102)压紧于所述底座(1),所述第二卡扣(62)用于将所述第二压板(61)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伊博,薛建民,杨金飞,刘子豪,冯磊,徐波,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智造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