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66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涉及伺服阀技术领域,其包括:先导进油壳体;油滤组件,其包含蝶形片状油滤和油滤盖,油滤盖与滤油槽相匹配;蝶形片状油滤位于滤油槽中,且设置于油滤盖的后端面;先导进油壳体和油滤盖均开设若干油路;两个进油节流塞,每个进油节流塞均开设节流孔,先导进油壳体、油滤盖及其他结构的油路形成完整的先导油道;先导油道引导从先导进油壳体的两个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


[0001]本申请涉及伺服阀
,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液流量伺服阀,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西方工业,并得以迅猛发展。在此之前,液压传动系统和电气传动系统均已普遍使用,从实践中人们逐渐意识到,液压传动的执行机构其运动惯量远远小于电气传动中电机惯量,因此对在大功率、大惯量且响应要求又比较高的系统,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有明显的优越性,而电气传动系统具有信号传递迅速、信号校正处理方便,且易于实现各种反馈和控制策略以及能实现远程控制等优点;因此,对这两类传动系统取长补短,将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做成电液一体化伺服控制系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工作,研究出了一种叫做电液伺服阀专利产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双喷嘴挡板力反馈式电液流量伺服阀。
[0003]该双喷嘴挡板力反馈式电液流量伺服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在特定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每年因为电液流量伺服阀采购、维护而产生的费用上千亿元之多;即便是在使用过程中因维护而产生的费用也达到了上百亿,其中,维修工作最主要的是针对油液污染而导致的电液流量伺服阀性能故障。
[0004]相关技术中,传统的电液流量伺服阀横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液流量伺服阀的过滤装置采用管状油滤10,管状油滤10的两端一一设置两个节流孔11,每个节流孔11的外侧均设置一个油堵15,油堵15的外侧设置压盖17。管状油滤10内置于整个装置中央位置,具体位于电磁装置16和阀芯14之间。
[0005]当油液污染则导致电液流量伺服阀内置的管状油滤10因长时间工作,管状油滤10失效需要维修时;管状油滤10的检修需要对电液流量伺服阀进行分解,先拆除最外侧的两个压盖17,再用专用工具取下两端的油堵15后,最后取出内置的管状油滤10,之后才能对管状油滤10进行检测、清洗和更换。每次维修都需要专业厂家专业工作人员采用专用工具进行拆除和安装,废时废力,费用高;更为重要的是,每次拆除均会涉及到节流孔11,对精度要求极高的电液流量伺服阀而言,在维修好进行组装时,还需要用专用设备对阀芯14重新进行归零调整,工序极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通过设置外置式油滤组件,配合相应的先导油道,解决传统电液流量伺服阀维修工序繁琐的问题。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包括:
[0008]先导进油壳体,其前端面开设滤油槽;
[0009]外置式的油滤组件,其包含蝶形片状油滤和油滤盖,所述油滤盖与滤油槽相匹配;所述蝶形片状油滤位于滤油槽中,且设置于油滤盖的后端面;所述先导进油壳体和油滤盖
均开设若干油路;
[0010]两个进油节流塞,左右对称设置在先导进油壳体的后端面,每个进油节流塞均开设节流孔,所述先导进油壳体、油滤盖及其他结构的油路形成完整的先导油道;
[0011]所述先导油道引导从先导进油壳体的两个P
S
引油口进入的油液汇集,并经过蝶形片状油滤过滤后分流成对称的两路,每路经过一个节流孔流动至一个喷嘴和阀芯的一端。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油滤组件还包含双层密封圈,所述双层密封圈将蝶形片状油滤夹紧于油滤盖的后端面;且双层密封圈的后半部用于隔开和滤油槽后端面,形成纳污腔。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先导进油壳体的油路包含滤前总进油路,所述油滤盖的油路包含两条滤盖出油路和两条滤盖进油路;
[0014]所述过滤前总进油路的油液从两个P
S
引油口汇集,并从两条滤盖进油路进入油滤盖,并从两条滤盖出油路分别流出至两个节流孔。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先导进油壳体和油滤盖的前端面均为圆形,且油滤盖位于先导进油壳体中央;所述油滤盖的前端面与先导进油壳体的前端面平齐。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滤油槽成阶梯圆柱孔,所述油滤盖呈阶梯圆柱状,且其前半部直径大,后半部直径小;所述双层密封圈套设于油滤盖的后半部。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油滤盖的后半部的后端面开设向前凹的储分流腔。
[00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蝶形片状油滤由不锈钢丝网多层折叠而成。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液流量伺服阀还包含位于中部的阀套,所述进油节流塞夹紧设置于先导进油壳体和主阀套之间。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液流量伺服阀还包含先导出油壳体和左右两个端盖,每个端盖均开设两条分别连通至喷嘴和阀芯端部的油路;所述先导出油壳体开设L形油路,且L形油路与端盖的其中一条油路连通。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电液流量伺服阀还包含喷嘴座体,两个喷嘴均安装于喷嘴座体,且喷嘴座体开设斜流道,所述斜流道连通于L形油路。
[0022]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3]1、本申请的电液流量伺服阀,采用外置式的油滤组件,油滤组件中的蝶形片状油滤取代了传统的管状油滤。相比而言,传统电液流量伺服阀需要更换或清洗管状油滤时,要反复拆装自身主体结构(压盖和油堵),还需要用专用设备对阀芯重新进行归零调整;本申请的的电液流量伺服阀更换或清洗蝶形片状油滤时,仅需将油滤盖取下更换蝶形片状油滤即可,避免了更换油滤过程中拆卸电液流量伺服阀的主体结构,更不需要对阀芯进行归零调整,简化了更换或清洗的工序;同时,蝶形片状油滤的纳污能力比管状油滤的纳污能力更强,本申请的电液流量伺服阀提高了伺服阀纳污能力,延长了伺服阀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收益。
[0024]2、本申请的电液流量伺服阀,设置外置式油滤组件,增设相应的进油节流塞,并对先导进油壳体、阀套、先导出油壳体、左右两个端盖和喷嘴座体进行独特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先导油道,使得先导油道满足先过滤,再分流经过两个节流孔流通至喷嘴和阀芯,满足原有电液流量伺服阀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传统的电液流量伺服阀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液流量伺服阀的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的先导进油壳体和油滤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液流量伺服阀的另一个横截面示意图;
[0030]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液流量伺服阀的先导油道的示意图(图中箭头形成先导油道);
[0031]附图标记:
[003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先导进油壳体(20),其前端面开设滤油槽(201);外置式的油滤组件,其包含蝶形片状油滤(2)和油滤盖(3),所述油滤盖(3)与滤油槽(201)相匹配;所述蝶形片状油滤(2)位于滤油槽(201)中,且设置于油滤盖(3)的后端面;所述先导进油壳体(20)和油滤盖(3)均开设若干油路;两个进油节流塞(21),左右对称设置在先导进油壳体(20)的后端面,每个进油节流塞(21)均开设节流孔(11),所述先导进油壳体(20)、油滤盖(3)及其他结构的油路形成完整的先导油道;所述先导油道引导从先导进油壳体(20)的两个P
S
引油口(202)进入的油液汇集,并经过蝶形片状油滤(2)过滤后分流成对称的两路,每路经过一个节流孔(11)流动至一个喷嘴(12)和阀芯(14)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滤组件还包含双层密封圈(1),所述双层密封圈(1)将蝶形片状油滤(2)夹紧于油滤盖(3)的后端面;且双层密封圈(1)的后半部用于隔开和滤油槽(201)后端面,形成纳污腔(2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式油滤的电液流量伺服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进油壳体(20)的油路包含滤前总进油路(6),所述油滤盖(3)的油路包含两条滤盖出油路(4)和两条滤盖进油路(5);所述过滤前总进油路(6)的油液从两个P
S
引油口(202)汇集,并从两条滤盖进油路(5)进入油滤盖(3),并从两条滤盖出油路(4)分别流出至两个节流孔(1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航宇智控湖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