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31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升降装置,升降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主动齿轮,电机设于壳体,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螺杆、螺杆柱与从动齿轮,螺杆的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从动齿轮直接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螺杆柱套设于螺杆外,螺杆柱内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旋槽以沿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螺杆柱适于与升降件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的升降装置能够对升降件进行升降,便于对升降件进行更换或者检修等,且结构简单,减少了动力损失,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使用安全性。确保使用安全性。确保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相关技术中,车辆内部的零部件在需要检修或者更换时,无法直接对零部件进行操作,导致检修不方便、更换效率低等问题。
[0003]在另一些相关技术中,通过升降装置实现对车辆内部的零部件进行移动,但是升降装置采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存在漏油、油管老化、低温升降困难、占用空间大、重量重等问题,而且在行驶过程中,车辆内的温度高,若油管老化漏油极易引起车辆自燃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升降装置能够对升降件进行升降,便于对升降件进行更换或者检修等,且结构简单,减少了动力损失,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使用安全性。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主动齿轮,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壳体,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杆、螺杆柱与从动齿轮,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直接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螺杆柱套设于所述螺杆外,所述螺杆柱内设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旋槽以沿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螺杆柱适于与升降件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直接连接,螺杆的一端与壳体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从动齿轮直接连接,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传动,螺杆柱套设于螺杆外,螺杆柱与升降件连接,螺杆柱内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旋槽,使得螺杆柱可以沿螺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升降件的升降,便于对升降件进行移动,升降装置的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动力损失,且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占用空间,确保使用安全。同时,通过升降装置便于将升降件从车辆内部移出或者移入,使得对升降件更换或者检修等更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车辆,所述传动组件为在壳体上间隔设置的多个。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壳体本体上;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本体间隔开,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本体。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导向槽内以使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导向部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柱适于与所述升降件连接。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杆柱均连接,所述升降件适于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杆柱和所述壳体本体之间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杆柱均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杆柱之间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杆柱均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导向柱和所述螺杆柱之间相交延伸。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部为在所述壳体本体上间隔的多个,所述导向柱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车辆还包括两个纵梁,两个所述纵梁间隔设置且沿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两个所述纵梁的朝向彼此的一侧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所述升降装置。
[00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装置与纵梁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圈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后视图;
[0023]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导向部与导向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螺杆柱的剖视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升降装置;200、升降件;300、纵梁;400、横梁;
[0029]10、壳体;11、壳体本体;12、底板;13、导向部;
[0030]20、驱动组件;21、电机;22、主动齿轮;211、输出轴;
[0031]30、传动组件;31、螺杆;32、螺杆柱;33、从动齿轮;321、螺旋槽;
[0032]40、导向柱;41、导向槽;
[0033]50、固定板;
[0034]60、加强板;
[0035]70、加强件;71、第一加强件;72、第二加强件;73、第三加强件;74、第四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0039]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
[0040]参照图1

图8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升降装置(100),所述升降装置(100)包括:壳体(10);驱动组件(20),所述驱动组件(20)包括电机(21)和主动齿轮(22),所述电机(21)设于所述壳体(10),所述主动齿轮(22)与所述电机(21)的输出轴(211)直接连接;传动组件(30),所述传动组件(30)包括螺杆(31)、螺杆柱(32)与从动齿轮(33),所述螺杆(3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从动齿轮(33)直接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3)与所述主动齿轮(22)啮合传动,所述螺杆柱(32)套设于所述螺杆(31)外,所述螺杆柱(32)内设有与所述螺杆(31)配合的螺旋槽(321)以沿所述螺杆(31)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螺杆柱(32)适于与升降件(20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0)为在壳体(10)上间隔设置的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壳体本体(11),所述电机(21)设于所述壳体本体(11)上;底板(12),所述底板(12)与所述壳体本体(11)间隔开,所述螺杆(31)的一端与所述底板(12)转动连接;导向部(13),所述导向部(13)连接所述底板(12)和所述壳体本体(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100)还包括:导向柱(40),所述导向柱(4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代圣焓孔海天杨洁王磊何云喜谢占国李姿逸陈恒许策杨世恒田鹏宇贾泽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