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2173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用以组装微型水泵,微型水泵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阀片、阀座、伞形阀与底座,伞形阀包括伞帽以及连接在伞帽底部的阀杆,阀座开设有可供阀杆穿过的安装通孔,包括依次衔接设置的装伞设备、配盖设备与底座安装设备,装伞设备包括放伞机构与拉杆装置,放伞机构用以吸取伞形阀,并将阀杆末端送入安装通孔,拉杆装置用以拉出位于安装通孔内部的阀杆,阀杆被送入安装通孔的方向与被拉出安装通孔的方向相同,配盖设备用以吸取阀片装至上盖或阀座,并将上盖与阀座相互扣合固定,底座安装设备用以固定连接阀座与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该微型水泵的自动化装配,提高装配速度与生产效率,装配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漏装。容易出现漏装。容易出现漏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隔膜式微型水泵需进行装配,该微型水泵待组装的具体结构如图1

9中所示,其中,伞形阀与阀片起到控制单向流通作用,伞形阀安装在阀座上朝向底座的一侧,伞形阀的阀杆部分位置直径增大,可在阀杆穿过安装通孔后防止伞形阀脱落,阀片安装在阀座上朝向上盖的一侧,阀座与上盖上均设置有与阀片形状相配合的凹槽。
[0003]目前,该微型水泵仍采用人工进行装配,装配的速度慢、效率低,缺少对应的自动化设备辅助生产。另外,该微型水泵的零配件数量较多,组装时容易遗漏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以实现微型水泵的自动装配。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用以组装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阀片、阀座、伞形阀与底座,所述伞形阀包括伞帽以及连接在伞帽底部的阀杆,所述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用以组装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阀片、阀座、伞形阀与底座,所述伞形阀包括伞帽以及连接在伞帽底部的阀杆,所述阀座开设有可供阀杆穿过的安装通孔,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衔接设置的装伞设备、配盖设备与底座安装设备,所述装伞设备包括放伞机构与拉杆装置,所述放伞机构用以吸取伞形阀,并将阀杆末端送入安装通孔,所述拉杆装置用以拉出位于安装通孔内部的阀杆,所述阀杆被送入安装通孔的方向与被拉出安装通孔的方向相同,所述配盖设备用以吸取阀片装至上盖或阀座,并将上盖与阀座相互扣合固定,所述底座安装设备用以固定连接阀座与底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伞设备还包括阀座振动盘、柔性振动盘、第一换位机构与阀座下料机构,所述阀座振动盘用于阀座供料,所述柔性振动盘用于伞形阀供料,且盘底开设有多个可供阀杆竖直落入的整料孔,所述拉杆装置为真空吸附装置,且所吸附的位置与安装通孔端部相对应,所述第一换位机构用以承接阀座振动盘输出的阀座,并将阀座依次送往与放伞机构、拉杆装置、阀座下料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处,所述阀座下料机构与配盖设备相互衔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盖设备与所述底座安装设备之间设置有焊接装置,所述焊接装置为超音波焊接机,用以焊接固定上盖与阀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外侧设置有进水接口与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通过伞形阀与阀座外侧单向连通,所述出水接口通过阀片与阀座外侧单向连通,所述焊接装置后端先后设置有第一气密检测装置与第二气密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气密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气密检测装置之一向进水接口通气以检测上盖与阀座之间空腔的气密性,另一向出水接口通气以检测阀片气密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用于封堵出水接口,并向进水接口通气,以吹出上盖与阀座之间的粉尘。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水泵自动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电机轴连接孔,所述底座安装设备包括底座上料机构、点油脂机构、第二换位机构与前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玉金吴锦江郑文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诺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