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26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属于钢铁生产领域,包括张力矫直辊组、夹送辊组、分切总成、转向辊组和卷轴;所述的夹送辊组包括托辊、上夹送辊、下夹送辊和压下装置;所述的分切总成包括上剪刃和下剪刃,以及压轮机构;所述的压轮机构包括压轮、连杆、C形架;在所述的连杆位于C形架上臂以上的位置螺纹连接有丝扣,位于C形架下臂以上的位置固定设有卡板,所述的卡板和C形架上臂之间套有压缩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有效预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特点。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特点。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铁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基于厚板高强钢飞剪剪切后,带头容易上翘,容易卡钢,从而设计的一种防止厚板带头卡钢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酸洗产品经过酸平处理后,出口处经由分切剪剪切后进入卷取设备,而对于中厚板高强钢(厚度≥4.0mm,屈服强度≥500MPa),由于带钢强度高,单位体积重,带钢在酸洗产线出口分切剪剪切后,带头、带尾存在上翘的情况。上翘带头在穿带过程中很容易卡在分切剪的上剪刃,造成产线停车,同时容易撞坏剪刃。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通过对产线出口设备改进,来预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情况出现。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矫直辊组、夹送辊组、分切总成、转向辊组和卷轴;所述的夹送辊组包括托辊、上夹送辊、下夹送辊和压下装置,所述的托辊位于下夹送辊后方,所述的压下装置用于驱动上夹送辊压向下夹送辊;所述的分切总成包括上剪刃和下剪刃,以及压轮机构;所述的压轮机构包括压轮、连杆、C形架;所述的C形架安装在上剪刃上,与其联动;所述的C形架的上臂和下臂有一个通孔,所述的连杆穿过通孔,上端与分切总成的框架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的压轮的轮轴连接;在所述的连杆位于C形架上臂以上的位置螺纹连接有丝扣,位于C形架下臂以上的位置固定设有卡板,所述的卡板和C形架上臂之间套有压缩弹簧。<br/>[0005]进一步的,上述的张力矫直辊组包括安装在辊架上的I号压辊、I号张力辊、II号压辊、II号张力辊、矫直辊和液压缸;带钢在张力矫直辊组内的行走关系为经由I号压辊和I号张力辊之间、绕I号张力辊、II号张力辊,从II号压辊和II号张力辊之间进入矫直辊上方;所述的液压缸用以实现矫直辊的上升。
[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张力矫直辊组还包括连接架,连接架的中段与辊架铰接,前端用于顶起矫直辊,后端与液压缸的伸缩杆下端连接。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托辊辊面高于下夹送辊辊面水平。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压轮为寸铁芯衬胶聚氨酯压轮。
[0009]优化方案中,上述的张力矫直辊组和夹送辊组之间还包括涂油机。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转向辊组和卷轴有两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利用张力矫直辊组压下过程中压辊和矫直辊实现矫直,改善带钢头尾板形;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产线出口设备改进,改善头尾板形,通过。
[0013]2、在飞剪前增加一组夹送辊,在飞剪前的框架上安装一个压轮,防止剪切后厚板
带头卡钢,降低了剪刃损坏风险;
[0014]3、实现了厚度4.0

5.0mm,屈服强度450

600MPa高强钢批量生产,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宏观布置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张力矫直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夹送辊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压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0]在以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21]为了更好的进行叙述,以带钢行走来设定前后,也即图1右向为前,反之为后。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端”、“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0022]酸洗产线设备布局有破磷机、平整机、拉矫机,这些设备都会对中厚板高强钢的板形有矫直改善作用。但由于中厚板带钢厚、强度高,对带钢头、带尾改善达不到理想要求,尤其在产线出口分切剪切后,分切位置受到很大的向下剪切应力(前一卷带钢头部、后一卷带钢尾部),前一卷带头、后一卷带尾由于失去张力连接,又受到向下剪切力,出现带头、带尾上翘的情况。
[0023]本技术位于酸洗产线的出口,为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其设备宏观布置如图1所示,包括张力矫直辊组1、夹送辊组3、分切总成4、转向辊组6和卷轴7。本实施例中,在张力矫直辊组1和夹送辊组3之间还包括涂油机2。所述的转向辊组6和卷轴7有两组。
[0024]所述的张力矫直辊组1,建立张力,保证带钢运行;所述的涂油机2,对带钢表面涂油,预防锈蚀;所述的夹送辊组3,保证带钢分切过程带钢稳定,防止带钢溜钢;所述的分切总成4,对连续带钢分卷剪切;所述的转向辊组6包括转向辊及压辊,带钢穿带时,保证带钢进入卷轴进行卷取;所述的卷轴7,将带钢5成卷。
[0025]所述的张力矫直辊组1用以与卷取机组卷轴7之间构成张力,如图2所示,所述的张力矫直辊组1包括安装在辊架上的I号压辊16、I号张力辊15、II号压辊12、II号张力辊14、矫直辊13和液压缸17。
[0026]所述的I号压辊16在I号张力辊15上方,在压下装置的作用下压向I号张力辊15,所述的II号压辊12在II号张力辊14下方,在压下装置的作用下压向II号张力辊1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I号张力辊15和II号张力辊14的辊径φ1250,I号压辊16和II号压辊12的辊径φ270。压辊和压下装置的具体结构和控制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累述。
[0027]所述的I号压辊16位于II号张力辊14的前方。带钢5在张力矫直辊组1内的行走关系为反S形,具体为经由I号压辊16和I号张力辊15之间、绕I号张力辊15、II号张力辊14,从II号压辊12和II号张力辊14之间进入矫直辊13上方。
[0028]正常生产时I号压辊16和II号压辊12是抬起状态,当分切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张力矫直辊组、夹送辊组、分切总成、转向辊组和卷轴;所述的夹送辊组包括托辊、上夹送辊、下夹送辊和压下装置,所述的托辊位于下夹送辊后方,所述的压下装置用于驱动上夹送辊压向下夹送辊;所述的分切总成包括上剪刃和下剪刃,以及压轮机构;所述的压轮机构包括压轮、连杆、C形架;所述的C形架安装在上剪刃上,与其联动;所述的C形架的上臂和下臂有一个通孔,所述的连杆穿过通孔,上端与分切总成的框架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的压轮的轮轴连接;在所述的连杆位于C形架上臂以上的位置螺纹连接有丝扣,位于C形架下臂以上的位置固定设有卡板,所述的卡板和C形架上臂之间套有压缩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中厚板带头翘头卡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力矫直辊组包括安装在辊架上的I号压辊、I号张力辊、II号压辊、II号张力辊、矫直辊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统王野胡爱新田广学王刚李海涛杨德方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宝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