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宿迁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139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实现步骤包括:(1)使用非线性函数扩展滤波器模型辨识次级通道系数为s'(n);(2)计算s'(n)的初始最大类间方差阈值T0;(3)通过初步稀疏阈值T0选出初始稀疏系数s”(n),并计算线性部分来源系数占稀疏后系数比例A;(4)根据A的值确定最终稀疏阈值和稀疏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强线性和弱线性下的最大类间方差阈值选取方法,该方法选出的稀疏阈值使得选出的系数与丢弃的系数间方差最大,有效兼顾次级建模精度并减少算法计算量。次级建模精度并减少算法计算量。次级建模精度并减少算法计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源降噪领域,涉及有源噪声控制中的非线性次级通道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源降噪技术基于材料的吸收与反射特性,对高频噪声降噪效果明显,但低频效果不显著。有源降噪技术低频降噪效果显著,是无源降噪技术的有效补充。
[0003]有源噪声控制模型分为有次级通道模型和无次级通道模型。无次级通道模型采用非确定次级通道模型,一般使用智能优化方法,收敛速度慢,实时性差,如中国专利CN101393736B公开了一种基于四个更新方向搜索最优系数的方法,中国专利CN107742155B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无次级通道建模方法。有次级通道模型是实际应用中的主要方案,国际专利WO2017/048480EN2017.03.23(中国专利CN108352156A)和国际专利WO2017/048481EN2017.03.23(中国专利CN108352157A)公开了次级通道幅值和相位的估计方法,需对不同频率分量进行估计,算法复杂。中国专利CN109379652B公开了一种耳机有源噪声控制中次级通道离线辨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无限冲激响应响应滤波器,可用更少的系数逼近线性系统,但存在有界输入有界输出准则下不稳定情形。中国专利CN111193497A公开了基于稀疏带线性偶镜像傅里叶非线性滤波器的次级通道建模方法,使用排序的方法确定稀疏系数,阈值选取机理不明确。中国专利CN115248976A公开一种基于降采样稀疏FIR滤波器的次级通道建模方法,基于和函数和概率分布确定阈值,但难以解决强非线性次级通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通用函数扩展型非线性次级建模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分别给出了在不同非线性程度下的最大类间方差稀疏阈值和稀疏系数的确定流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6]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实现步骤包括:
[0007]1、使用非线性函数扩展滤波器模型辨识次级通道系数为s

(n);
[0008]2、计算s

(n)的初始最大类间方差阈值T0;
[0009]3、通过初步稀疏阈值T0选出初始稀疏系数s”(n),并计算线性部分来源系数占稀疏后系数比例A;
[0010]4、根据A的值确定最终稀疏阈值和稀疏系数,
[0011]4.1、如果A≧70%,则认为系统为弱非线性;如果A≦30%,则认为系统为强非线性;将s

(n)划分为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计算线性和非线性的最终稀疏阈值,根据最终阈值计算线性和非线性稀疏系数构成最终稀疏系数S(n);
[0012]4.2、如果30%<A<70%,则认为系统是中等非线性情况,该情况下,直接使用T0作为最终阈值,最终稀疏系数S(n)=s”(n)。
[00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0014]1.1、产生非线性滤波器抽头,得到函数扩展滤波器抽头f(n);
[0015]1.2、初始化滤波器抽头对应的权值系数s

(n)=[s0′
(n),s1′
(n),s2′
(n),

,s
N
‑1′
(n)]均为0,自适应算法辨识出的稳态权值系数即为次级通道系数估计;
[0016]1.3、根据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权值系数的自适应更新公式为
[0017]s

(n+1)=s

(n)+μc(n)f(n)
ꢀꢀꢀ
(1)
[0018]其中μ为步长参数,c(n)为次级通道被信号激励后的输出b(n)与辨识控制器输出b

(n)的差值,即:c(n)=b(n)

b

(n)。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0020]2.1、将辨识出的s

(n)取绝对值,取最小值p=min{abs[s

(n)]},取最大值q=max{abs[s

(n)]}+δ,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max(.)表示取最大值,abs(.)表示取绝对值,δ为一极小正数;
[0021]2.2、将区间[p,q]等分为L个小区间,第i个小区间定义为如下左闭右开区间为:
[0022][0023]其中L<fix(2/3NM),fix(.)表示向零取整,M为辨识存储器长度,N为扩展函数数量;
[0024]2.3、统计s

(n)绝对值中位于每个小区间的数量为n
i
,概率为p
i
=n
i
/MN;
[0025]2.4、设阈值为T,则s

(n)绝对值被分为两类,分别为[p,T)和[T,q),定义则全部绝对值的均值U,[p,T)的均值U1和[T,q)的均值U2为:
[0026][0027]则类间方差定义为:
[0028]σ2=θ(1

θ)(U2‑
U1)2ꢀꢀꢀ
(4)
[0029]2.5、T取的每个值,计算对应的每个类间方差σ
i
,取max(σ
i
)对应的T值作为初始稀疏阈值T0。
[00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0031]3.1、使用稀疏阈值T0选出系数中绝对值大于T0的值,获得稀疏系数s”(n)如下:
[0032]s”(n)=s

(n)|[abs(s

(n)]>T0ꢀꢀꢀ
(5)
[0033]3.2、统计s”(n)的系数数量为M0,其中来源于线性系数部分的数量记为M1,线性部分来源于稀疏后系数的比例为A=M1/M0;
[003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1主要包括以下过程:
[0035]为增强系统的非线性或线性表征能力,将s

(n)中分为线性部分Ls

(n)=[s0′
(n)]和非线性部分Ns

(n)=[s1′
(n),s2′
(n),

,s
N
‑1′
(n)],使用步骤2方法分别计算线性部分的最终稀疏阈值T
L
和非线性部分最终稀疏阈值T
N
,通过稀疏阈值T
L
和T
N
确定最终稀疏系数S(n)
[0036][003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1具体包括以下过程:控制器输出激励次级通道的信号为a(n)=[a(n),a(n

1),

,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步骤包括:(1)使用非线性函数扩展滤波器模型辨识次级通道系数为s'(n);(2)计算s'(n)的初始最大类间方差阈值T0;(3)通过初步稀疏阈值T0选出初始稀疏系数s”(n),并计算线性部分来源系数占稀疏后系数比例A;(4)根据A的值确定最终稀疏阈值和稀疏系数,(4.1)如果A≧70%,则认为系统为弱非线性;如果A≦30%,则认为系统为强非线性;将s'(n)划分为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分别计算线性和非线性的最终稀疏阈值,根据最终阈值计算线性和非线性稀疏系数构成最终稀疏系数S(n);(4.2)如果30%&lt;A&lt;70%,则认为系统是中等非线性情况,该情况下,直接使用T0作为最终阈值,最终稀疏系数S(n)=s”(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1)产生非线性滤波器抽头,得到函数扩展滤波器抽头f(n);(1.2)初始化滤波器抽头对应的权值系数s'(n)=[s0'(n),s1'(n),s2'(n),

,s
N
‑1'(n)]均为0,自适应算法辨识出的稳态权值系数即为次级通道系数估计;(1.3)根据最小均方误差算法,权值系数的自适应更新公式为s'(n+1)=s'(n)+μc(n)f(n)
ꢀꢀꢀꢀꢀꢀꢀꢀꢀꢀꢀꢀꢀꢀ
(1)其中μ为步长参数,c(n)为次级通道被信号激励后的输出b(n)与辨识控制器输出b'(n)的差值,即:c(n)=b(n)

b'(n)。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主要包括以下过程:(2.1)将辨识出的s'(n)取绝对值,取最小值p=min{abs[s'(n)]},取最大值q=max{abs[s'(n)]}+δ,其中min(.)表示取最小值,max(.)表示取最大值,abs(.)表示取绝对值,δ为一极小正数;(2.2)将区间[p,q]等分为L个小区间,第i个小区间定义为如下左闭右开区间为:其中L&lt;fix(2/3NM),fix(.)表示向零取整,M为辨识存储器长度,N为扩展函数数量;(2.3)统计s'(n)绝对值中位于每个小区间的数量为n
i
,概率为p
i
=n
i
/MN;(2.4)设阈值为T,则s'(n)绝对值被分为两类,分别为[p,T)和[T,q),定义则全部绝对值的均值U,[p,T)的均值U1和[T,q)的均值U2为:则类间方差定义为:σ2=θ(1

θ)(U2‑
U1)2ꢀꢀꢀꢀꢀꢀꢀꢀꢀꢀꢀꢀꢀ
(4)
(2.5)T取的每个值,计算对应的每个类间方差σ
i
,取max(σ
i
)对应的T值作为初始稀疏阈值T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最大类间方差的次级系数稀疏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新年秦玉龙刘宇航陈林孙静雯沈洋康子洋沈微微朱国栋丁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