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墙板组装,尤其涉及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及其拼装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装配工程中通通常会对预制墙板进行组装,通过采用混凝土材质的预制墙板建造装配式大板建筑,然而目前的预制墙板在进行拼装时往往采用简单的堆叠装配,首先预制墙板的功能结构性差,不够牢固,美观度不高,在后期对预制墙板进行装饰时又需要对基层进行清洁、找平,涂刷墙漆等步骤,美化装饰繁琐,同时预制墙板之间存在的间隙一般都会采用水泥、砂浆等粘结剂进行粘结连接,不利于后期进行拆除,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目前的预制墙板组装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构思的
技术介绍
,并且因此,它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及其拼装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及其拼装方法,包括梁体、短边限位结构、长边限位结构、
...【技术保护点】
1.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及其拼装方法,包括梁体(1)、短边限位结构(3)、长边限位结构(4)、金属熔融层(17)和预制墙板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的顶端面对称开设有敞口(162),敞口(162)内对称插设有若干个U形钢筋(2),U形钢筋(2)包括两个垂直部和一个水平部,敞口(162)内设置有金属熔融层(17),并且金属熔融层(17)与U形钢筋(2)的水平部连接固定,所述梁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隔腔(161),隔腔(161)分别与第一插槽(71)和第二插槽(72)的上部贯通,并且隔腔(161)内设置有隔热层(18),所述预制墙板本体(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短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及其拼装方法,包括梁体(1)、短边限位结构(3)、长边限位结构(4)、金属熔融层(17)和预制墙板本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的顶端面对称开设有敞口(162),敞口(162)内对称插设有若干个u形钢筋(2),u形钢筋(2)包括两个垂直部和一个水平部,敞口(162)内设置有金属熔融层(17),并且金属熔融层(17)与u形钢筋(2)的水平部连接固定,所述梁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隔腔(161),隔腔(161)分别与第一插槽(71)和第二插槽(72)的上部贯通,并且隔腔(161)内设置有隔热层(18),所述预制墙板本体(5)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短边限位结构(3)和长边限位结构(4),其中短边限位结构(3)包括水平板(31),水平板(31)的一侧对称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限位片(32),每个第一限位片(32)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一通孔(33),长边限位结构(4)包括垂直板(41),垂直板(41)的一侧对称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限位片(42),每个第二限位片(42)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43),所述预制墙板本体(5)包括内墙体(51)和外墙体(52),内墙体(51)和外墙体(5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内部钢筋网层(131)和外部钢筋网层(132),并且内部钢筋网层(131)和外部钢筋网层(132)之间设置有保温层(52),位于所述预制墙板本体(5)一侧的长边限位结构(4)上设置有凸条(61),位于所述预制墙板本体(5)另一侧的长边限位结构(4)上设置有滑槽(62),并且相邻的预制墙板本体(5)之间通过相互适配的凸条(61)和滑槽(62)滑动连接,所述凸条(61)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一插槽(71),滑槽(62)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第二插槽(72),并且梁体(1)一侧设置的u形钢筋(2)其中一个垂直部插设固定在第一插槽(71)之内,u形钢筋(2)其中另一个垂直部插设固定在第二插槽(72)之内,所述预制墙板本体(5)的一侧通过膨胀螺钉(15)安装有内饰面板(91),预制墙板本体(5)的另一侧通过膨胀螺钉(15)安装有外饰面板(92),内饰面板(91)和外饰面板(92)相邻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凹槽(10),并且(91)和外饰面板(92)的凹槽(10)内卡设有防水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板的拼装结构及其拼...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