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22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一种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空间的第一时刻的载客率及第二时刻的载客率;根据第一时刻的载客率与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由载客率变化引起的散湿量变化值;将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输入预设的湿度控制模型,得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根据目标除湿量以及预设的空调机组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与目标除湿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压缩机按照与所述目标除湿量对应的工作频率进行除湿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在目标空间内相对湿度因载客率变化而变化之前就进行预判,能够实时控制目标空间内的相对湿度,保持相对湿度稳定。保持相对湿度稳定。保持相对湿度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人员流动较大的场合,比如商场、轨道交通等,特别是地铁,站点之间距离短,开门频繁,导致车厢内热湿负荷波动大,目前轨道车辆中的空调系统,依靠启停控制、分档调节或模糊控制,其控制对象为相对湿度,而无法根据载客率的变化进行实时控制,当检测到车厢内的相对湿度变化再调节时,已经导致车厢内乘客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空间内的湿度控制,所述方法包括:
[0005]获取所述目标空间的第一时刻的载客率及第二时刻的载客率;
[0006]根据所述第一时刻的载客率与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载客率变化引起的散湿量变化值;
[0007]将所述散湿量变化值输入预设的湿度控制模型,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
[0008]根据所述目标除湿量以及预设的所述空调机组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与目标除湿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按照与所述目标除湿量对应的工作频率进行除湿操作。
[0009]如此设置,在载客率发生变化时,及时地将压缩机调整至对应的工作频率进行除湿,能够在目标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发生变化之间就进行调整,从而实时地控制目标空间内的相对湿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时刻的载客率与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包括:
[0011]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第一时刻的温度;
[0012]根据所述第一时刻的温度确定第一时刻的人员潜热散热量;
[0013]将所述第一时刻的人员潜热散热量、所述第一时刻的载客率及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输入公式ΔQ=Q(t
n
)
×
(Z
n

Z
n
‑1)中,计算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潜热散热量变化值;
[0014]其中,Q(t
n
)为第一时刻的人员潜热散热量,Z
n
为第一时刻的载客率,Z
n
‑1为第二时刻的载客率,ΔQ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潜热散热量变化值;
[0015]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潜热散热量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
[0016]如此,可计算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载客率及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
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由载客率引起的散湿量变化值,将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输入预设的湿度控制模型,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包括:
[0018]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第一时刻的第一含湿量、所述空调机组中第一时刻的新风的第二含湿量、所述空调机组中第一时刻的送风的第三含湿量以及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质量;
[0019]根据所述第一含湿量以及所述第二含湿量,计算得到所述空调机组中混合风的第四含湿量;
[0020]将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所述第三含湿量及所述第四含湿量输入所述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
[0021]所述湿度控制模型包括:
[0022][0023]G
S
×
(d
c

d
s
)+ΔW=W
f
×
AT
K
×
BT0;
[0024]其中,K
p
为比例常数,K
i
为积分常数,K
d
为微分常数,d
T
为目标空间内的目标含湿量,d
n
为第一含湿量,G为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质量,G
S
为送风质量流量,d
c
为第四含湿量,d
s
为第三含湿量,ΔW为散湿量变化值,W
f
为目标除湿量,AT
K
为环境温度修正量,BT0为混合风温度修正量。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第三含湿量以及所述第四含湿量输入所述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包括:
[0026]获取第一时刻的环境温度和第一时刻的混合风温度;
[0027]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混合风温度,确定与所述环境温度对应的环境温度修正量,以及与所述混合风温度对应的混合风温度修正量;
[0028]将所述环境温度修正量、所述混合风温度修正量、所述第三含湿量以及所述第四含湿量输入所述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第一时刻的第一含湿量、所述空调机组中新风的第一时刻的第二含湿量以及所述空调机组中第一时刻的送风的第三含湿量包括:
[0030]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第一时刻的第一温湿度以及所述空调机组中新风的第一时刻的第二温湿度;
[0031]在预设的第一焓湿图和/或第一焓湿表中查询得到与所述第一温湿度匹配的第一含湿量以及在预设的第二焓湿图和/或第二焓湿表中查询得到与所述第二温湿度匹配的第二含湿量;
[0032]获取所述空调机组中第一时刻的送风的第三含湿量。
[003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获取所述目标空间的第一时刻的载客率及第二时刻的载客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4]在不同环境温度以及不同混合风温度下,利用所述压缩机在不同工作频率下进行除湿操作;
[0035]记录所述压缩机在不同的工作频率、不同环境温度及不同混合风温度下对应的除湿量;
[0036]根据所述压缩机在第一时刻的环境温度以及第一时刻的混合风温度下每种工作频率对应的除湿量,确定所述压缩机在第一时刻的环境温度以及第一时刻的混合风温度下的工作频率与除湿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0037]如此设置,能够在控制器中找到在所需的目标除湿量对应的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从而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
[003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时刻的载客率及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之后,将所述散湿量变化值输入预设的湿度控制模型,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9]将散湿量变化值与第一预设值对比;
[0040]判断散湿量变化值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0041]若是,则将所述散湿量变化值输入预设的湿度控制模型。
[0042]如此设置,在散湿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不调整压缩机的频率,以免造成压缩机频率频繁改变。
[004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用于目标空间的湿度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空间的第一时刻的载客率及第二时刻的载客率;根据所述第一时刻的载客率与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由载客率变化引起的散湿量变化值;将所述散湿量变化值输入预设的湿度控制模型,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根据所述目标除湿量以及预设的所述空调机组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与目标除湿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控制所述压缩机按照与所述目标除湿量对应的工作频率进行除湿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的载客率与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第一时刻的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时刻的温度确定第一时刻的人员潜热散热量;将所述第一时刻的人员潜热散热量、所述第一时刻的载客率及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输入公式ΔQ=Q(t
n
)
×
(Z
n

Z
n
‑1)中,计算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潜热散热量变化值;其中,Q(t
n
)为第一时刻的人员潜热散热量,Z
n
为第一时刻的载客率,Z
n
‑1为第二时刻的载客率,ΔQ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潜热散热量变化值;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潜热散热量变化值确定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散湿量变化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刻载客率及所述第二时刻的载客率确定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由载客率变化引起的散湿量变化值,将所述散湿量变化值输入预设的湿度控制模型,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第一时刻的第一含湿量、所述空调机组中第一时刻的新风的第二含湿量、所述空调机组中第一时刻的送风的第三含湿量以及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根据所述第一含湿量以及所述第二含湿量,计算得到所述空调机组中混合风的第四含湿量;将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所述第三含湿量及所述第四含湿量输入所述湿度控制模型中,得到所述湿度控制模型输出的目标除湿量;所述湿度控制模型包括:G
S
×
(d
c

d
s
)+ΔW=W
f
×
AT
K
×
BT0;其中,K
p
为比例常数,K
i
为积分常数,K
d
为微分常数,d
T
为目标空间内的目标含湿量,d
n
为第一含湿量,G为所述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质量,G
s
为送风质量流量,d
c
为第四含湿量,d
s
为第三含湿量,ΔW为散湿量变化值,W
f
为目标除湿量,AT
K
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宇立朱沛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