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孔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107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2
本申请提供一种射孔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预设的相机成像模型对超广角相机拍摄的井下三维管柱图像进行映射处理,得到二维管柱图像;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和预设的套柱模型对二维管柱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管柱表面图像;对管柱表面图像上的目标检测点进行测量。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提高井下摄像机测量射孔的准确性的效果。孔的准确性的效果。孔的准确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孔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射孔测量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射孔测量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于井下阵列侧视摄像机检测射孔冲蚀的技术还不够完善,对于一些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质只能通过简单的算法完成检测,或者通过相机拍摄图像后人工进行图像处理和最终的目标检测。
[0003]上述检测过程中,由于技术的不完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并且对于一些物质的检测结果也不准确。
[0004]因此,如何提高井下摄像机测量射孔的准确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孔测量的方法,通过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提高井下摄像机测量射孔的准确性的效果。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孔测量的方法,包括,通过预设的相机成像模型对超广角相机拍摄的井下三维管柱图像进行映射处理,得到二维管柱图像;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和预设的套柱模型对二维管柱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管柱表面图像;对管柱表面图像上的目标检测点进行测量。
[0007]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和套柱模型可以使三维的管柱图像转换成二维的管柱表面图像,可以直接对转换得到的二维图像检测间接的实现对三维管柱表面进行检测,其应用上可以达到提高井下摄像机测量射孔的准确性的效果。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预设的相机成像模型对超广角相机拍摄的井下三维管柱图像进行映射处理,得到二维管柱图像,包括:
[0009]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将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的空间三维点集映射成平面中的二维点集,得到二维管柱图像,其中,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将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的空间三维点集映射成平面中的二维点集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的:
[0010]I(x
i
,y
i
)=a*f(T(x,y,z),C);
[0011][0012][0013][0014]r=af(α);
[0015]x
i
=rcosθ+n/2;
[0016]y
i
=rsinθ+m/2;
[0017]其中,I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的点,x
i
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点的x轴坐标,y
i
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点的y轴坐标,a表示相机参数,f(α)表示相机模型函数,f/f(α)表示相机成像模型函数,T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的点,x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x轴坐标,y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y轴坐标,z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z轴坐标,C为一个常数,d表示相机位置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距离,x
c
表示相机位置的x轴坐标,y
c
表示相机位置的y轴坐标,z
c
表示相机位置的z轴坐标,α表示相机和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俯仰角,r表示二维管柱图像的半径,R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半径,θ表示分辨率,x
o
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中心的x轴坐标,n表示二维管柱图像的宽度,m表示二维管柱图像的长度。
[0018]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算法进行映射得到的二维管柱图像可以准确的进行图像的转换。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和预设的套柱模型对二维管柱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管柱表面图像,包括:
[0020]通过套柱模型对二维管柱图像进行模型匹配,得到接箍图像,其中,接箍图像表示二维管柱图像对应的规则图像;
[0021]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对接箍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管柱表面图像。
[0022]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匹配接箍图像,可以将二维管柱图像转换成规则的二维图像,进而将二维图像转换成管柱表面图像时的结果更加准确。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相机成像模型对接箍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的:
[0024][0025][0026]r=af(α);
[0027]x1=rcosθ+x
o

[0028]y2=rsinθ+y
o

[0029]Im2(x2,y2)=Im1(x1,y1);
[0030]其中,α表示相机和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俯仰角,a表示相机参数,R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半径,r表示二维管柱图像的半径,d0表示相机位置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距离,θ表示分辨率,Im1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的点,x1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点的x轴坐标,y1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点的y轴坐标,Im2表示管柱表面图像上的点,x2表示管柱表面图像上点的x轴坐标,y2表示管柱表面图像上点的y轴坐标,n表示二维管柱图像的宽度,n2表示所述管住表面图像竖向像素数,f(α)表示相机模型函数,x
o
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中心的x轴坐标,y
o
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中心的y轴坐标。
[0031]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算法可以将二维管柱图像准确的转换成管柱表面图像。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套柱模型对二维管柱图像进行模型匹配,得到接箍图像,包括:
[0033]通过套柱模型调整预设的接箍图像的半径和中心坐标,直到接箍图像的半径和中心坐标与二维管柱图像重合为止,得到接箍图像。
[0034]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对预设的接箍图像进行半径和中心坐标的调整,调整到和二维管柱图像重合为止,进而得到更准确的接箍图像,能够更好的还原二维管柱图像对应的标准二维接箍图像。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通过预设的相机成像模型对超广角相机拍摄的井下三维管柱图像进行映射处理之前,还包括:
[0036]获取超广角相机拍摄的标准三维管柱图像集合,其中,标准三维管柱图像集合包括多个三维管柱图像和多个三维管柱图像对应的多个标准二维管柱图像;
[0037]通过标准三维管柱图像集合对基础映射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相机成像模型。
[0038]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标准三维管柱图像集合对基础映射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相机成像模型可以准确的将三维管柱图像转换为二维的管柱表面图像。
[0039]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标准三维管柱图像集合对基础映射模型进行训练,包括:
[0040]将标准三维管柱图像集合中的多个三维管柱图像输入基础映射模型,得到多个二维图像;
[0041]调整模型的参数,直到多个二维图像分别与多个标准二维管柱图像重合为止。
[0042]本申请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可以使模型更精准,得到的二维管柱表面图像也会更准确,最终进行射孔测量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
[0043]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管柱表面图像上的目标检测点进行测量,包括:
[0044]对管柱表面图像上的目标检测点的参数进行测量,其中,参数包括:长轴长度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孔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预设的相机成像模型对超广角相机拍摄的井下三维管柱图像进行映射处理,得到二维管柱图像;通过所述相机成像模型和预设的套柱模型对所述二维管柱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管柱表面图像;对所述管柱表面图像上的目标检测点进行测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预设的相机成像模型对超广角相机拍摄的井下三维管柱图像进行映射处理,得到二维管柱图像,包括:通过所述相机成像模型将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的空间三维点集映射成平面中的二维点集,得到所述二维管柱图像,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相机成像模型将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的空间三维点集映射成平面中的二维点集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的:I(x
i
,y
i
)=a*f(T(x,y,z),C);)=a*f(T(x,y,z),C);)=a*f(T(x,y,z),C);r=af(α);x
i
=rcosθ+n/2;y
i
=rsinθ+m/2;其中,I表示所述二维管柱图像上的点,x
i
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点的x轴坐标,y
i
表示二维管柱图像上点的y轴坐标,a表示相机参数,f(α)表示相机模型函数,f/f(α)表示相机成像模型函数,T表示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的点,x表示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x轴坐标,y表示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y轴坐标,z表示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z轴坐标,C为一个常数,d表示相机位置到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距离,x
c
表示所述相机位置的x轴坐标,y
c
表示所述相机位置的y轴坐标,z
c
表示所述相机位置的z轴坐标,α表示相机和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上点的俯仰角,r表示所述二维管柱图像的半径,R表示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半径,θ表示分辨率,x
o
表示井下三维管柱图像中心的x轴坐标,n表示所述二维管柱图像的宽度,m表示所述二维管柱图像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相机成像模型和预设的套柱模型对所述二维管柱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所述井下三维管柱图像的管柱表面图像,包括:通过所述套柱模型对所述二维管柱图像进行模型匹配,得到接箍图像,其中,所述接箍图像表示所述二维管柱图像对应的规则图像;通过所述相机成像模型对所述接箍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得到所述管柱表面图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相机成像模型对所述接箍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是通过如下公式得到的:
r=af(α);x1=rcosθ+x
o
;y2=rsinθ+y
o
;Im2(x2,y2)=Im1(x1,y1);其中,α表示相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正国严正娟周超王飞吴银川苏娟吕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正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