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涉及电池生产用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主要用于电解水制氢电堆、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电池,燃料电池等生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储能电池、电解水制氢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生产时,均涉及到极板的堆叠放置,待极板按照顺序堆叠放置结束后,放置到压装机中进行电池的压装成型以及气密检测、打包组装,以完成电池的最终生产。
[0003]然而,以往在极板的堆叠放置时,均是人工手动放置,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当极板堆叠放置结束后,需要人工搬运到压装机内,难度系数大。因此,是否可研发一种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以实现电池生产中自动化,减少人工参与,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以实现电池生产组装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该生产线包括:轨道、压装主机、吊装、极板堆叠机构以及承压装载平板车;
[0006]所述压装主机、所述吊装以及所述极板堆叠机构依次沿着所述轨道间隔设置;
[0007]所述压装主机跨设在所述轨道的上方,用于电池电堆的压装成型以及气密检测;
[0008]所述吊装位于所述轨道的一侧,用于进行所述电池的顶板以及底板的吊装和放置;
[0009]所述极板堆叠机构跨设在所述轨道的上方,用于进行双极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1)、压装主机(2)、吊装(3)、极板堆叠机构(4)以及承压装载平板车(5);所述压装主机(2)、所述吊装(3)以及所述极板堆叠机构(4)依次沿着所述轨道(11)间隔设置;所述压装主机(2)跨设在所述轨道(1)的上方,用于电池电堆的压装成型、气密检测以及打包;所述吊装(3)用于进行所述电池的顶板以及底板的吊装和放置;所述极板堆叠机构(4)跨设在所述轨道(1)的上方,用于进行双极板、集流板、绝缘板、膜电极、端板、螺杆、螺母、碟簧以及钛网的堆叠放置;所述承压装载平板车(5)滑动设置在所述轨道(1)上,所述承压装载平板车(5)可沿着所述轨道(1)在所述压装主机(2)、吊装(3)以及极板堆叠机构(4)之间进行滑动;所述压装主机(2)包括:机架(21)、压装液压缸(22)、四个导向杆(23)以及压头(24);所述机架(21)跨设在所述轨道(1)的上方,所述机架(21)包括:安装台(211)以及四个立柱(212),所述安装台(211)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立柱(212)的上端端面,在所述安装台(211)上设置有贯通上下的安装孔,沿着所述安装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压装液压缸(22)中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台(211)的安装孔内;所述导向杆(23)与所述安装台(211)上的导向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导向杆(23)均插设在对应的导向孔内;所述压头(24)的上表面分别与所述压装液压缸(22)中活塞杆的下端以及所述导向杆(23)的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压头(24)在所述压装液压缸(22)的驱动下,可进行上下移动;其中,所述压头(24)包括:压装压头(241)以及弹簧压环(242);所述压装压头(241)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压块,在所述压装压头(241)的四角均设置有贯通上下的通孔,所述弹簧压环(242)套装在所述压装压头(241)中压块的外部,所述弹簧压环(242)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贯通上下的通孔,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待组装电池中的螺杆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导向杆(23)为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与所述压装压头(241)上的通孔一一对应,所述液压伸缩杆包括:缸体以及伸缩杆,所述缸体的上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台(211)中对应的导向孔内,所述伸缩杆的端部穿过所述压装压头(241)中对应的通孔后,与所述弹簧压环(24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螺母旋拧机械手(6);两个所述螺母旋拧机械手(6)分别设置在所述压装主机(2)的两侧,用于进行能源电池/电堆打包时的螺帽旋拧;在所述弹簧压环(242)中靠近所述螺母旋拧机械手(6)的两侧上表面,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向下凹陷的限位凹槽(243),所述限位凹槽(243)与邻近的通孔一一对应,用于所述螺母旋拧机械手(6)进行螺帽旋拧时,对所述螺母旋拧机械手(6)头部的限位以及力的承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压头(241)中压块的下表面四角以及中央分别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吊装(3)处设置有
与所述轨道(1)垂直的分支轨道,作为装载避让区(31);与所述装载避让区(31)相配合,在所述分支轨道与所述轨道(1)的交汇处,设置有转盘(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电池/电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堆叠机构(4)包括:架体(41)、第一直线滑轨(42)、第二直线滑轨(43)、第一纵向导轨(44)、第二纵向导轨(45)、第一机械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渭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顺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