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取向硅钢
,具体的说是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取向硅钢被称为钢中的艺术品,是一种具有高磁通密度的软磁合金,主要用于制作电机和变压器的铁心。目前在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中,高温退火前需要在钢板表面涂敷氧化镁(MgO),在退火过程中MgO与钢板基体表层形成的氧化物反应生成硅酸镁底层。硅酸镁底层形成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绝缘性能和附着性能的好坏,而且还影响到表面外观质量,造成隐形露金、点状露金、条纹、色差等表观质量缺陷。
[0003]与传统普通取向硅钢生产技术相比,含Cu低温取向硅钢作为取向硅钢生产的一种新技术,降低了热轧时的板坯加热温度,生产工艺更加的节能环保,同时产品具有较高的磁性水平;但由于这种生产工艺方面的变化,使得其表面质量难以控制,容易出现表面露金、色差、附着性不良等一系列底层质量问题。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炼铁、炼钢等工艺制得的热轧板经过酸洗、一次冷轧得到冷轧卷;S2、将步骤1得到的冷轧卷经过脱碳退火、二次冷轧、涂敷氧化镁后打包收卷得到原硅钢卷;S3、将原硅钢卷送入退火炉,进行高温退火,罩式炉底板(101)装置气流分配装置;S4、将高温退火后的硅钢卷进行涂敷绝缘涂层、热拉伸平整后制得成品硅钢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热轧板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Si:2.8%~3.2%、C:0.03%~0.05%、Cu:0.1%~0.5%、Al:0.005%~0.015%、N:0.005%~0.012%、Mn:0.05%~0.3%、P:≤0.03%、S:0.015%~0.03%,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冷轧卷的厚度为0.55~0.6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脱碳退火温度为760~860℃、加湿槽温度为25~75℃、气氛为19%H2+81%N2、机组速度为25~60m/min,处理后碳含量≤20ppm,氧含量400~750ppm,氮含量75~120ppm;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氧化镁的涂敷量为4~12g/m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高温退火的具体过程为:首先以8~15℃/h加热到550
‑
800℃,低保温30~40h,然后以10~16℃/h加热到800
‑
1200℃,高保温20~30h,最后随炉冷却到200~380℃;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绝缘涂层涂敷量为7~19kg/吨,所述热拉伸平整温度为780~9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良底层取向硅钢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加热过程中,550℃时测露点D.P.<0℃;所述低保温结束测露点D.P.<
‑
10℃;所述二次加热过程中,850℃时测露点D.P.<
‑
7℃;所述高保温结束测露点D.P.为
‑
20℃;所述一次加热过程中,通入10~18Nm3/h的N2;所述低保温阶段通入10~18Nm3/h的AX;所述二次加热阶段通入6~12Nm3/h的AX;所述高保温阶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文平,卢锋岗,焦敬业,王开颜,杨猛,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新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