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864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包括:外耳道支撑框架,其两边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下压机构,其连接于安装机构顶部的两侧;转动式挤压机构,其安装于安装机构顶部的两侧,且用于对电瓶外芯的挤压撑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下压机构和转动式挤压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液压缸的运行,对耳轴座的位置进行推动,使得连动杆的定轴转动带动转动轴进行自转,两侧的转动式挤压块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侧的转动式挤压块转动时是朝外撑开的状态,从而也就便于将模座上的两侧座板向外撑开,通过液压辅助取料设置使装置安全可靠,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撑开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电瓶外壳的注塑成型中,一般都是通过模具来对电瓶外壳的形状进行限定成型,通过将下模座的四周安装座板,通过四个座板与下模的配合,使得材料可以在下模与座板之间冷却成型,在将冷却后成型的工件进行取出时,需要先将模座的座板进行拆卸,然后才能对箱型的电瓶外壳进行取料,在现有技术取座板时,一般都是通过人工取料,由于工件的粘连,导致座板一般难以取下,而且人工取料也浪费工时,并且劳动强度大、易疲劳,使工件的生产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包括:
[0005]外耳道支撑框架,其两边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
[0006]下压机构,其连接于安装机构顶部的两侧;
[0007]转动式挤压机构,其安装于安装机构顶部的两侧,且用于对电瓶外芯的挤压撑开,所述下压机构用于对转动式挤压机构的下压带动。
[0008]优选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液压缸和连接组件,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安装机构连接,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与连接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转动式挤压机构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耳轴座和固定板,所述耳轴座与液压缸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安装于耳轴座底部的两边侧。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架和连接耳板,所述连接耳板的中部转动穿插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与安装架固定穿插连接,所述安装架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所述连接耳板与开槽的内腔相互配合,所述连接耳板的底端与液压缸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构还包括连接板和连接孔,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安装架的底端,所述连接板与外耳道支撑框架固定连接,多个所述连接孔开设于安装架的中部。
[0012]优选的,所述转动式挤压机构包括固定座、转动轴、转动支撑件和转动式挤压块,所述固定座的底端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至少一个所述转动轴与固定座转动穿插连接,所述转动支撑件穿插连接于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支撑件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所述转动式挤压块固定穿插连接于转动轴的另一端。
[0013]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撑件包括转动块和连动杆,所述连动杆的一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连动杆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块与转动轴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
[0014]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5](1)本技术利用下压机构和转动式挤压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液压缸的运行,对耳轴座的位置进行推动,使得连动杆的定轴转动带动转动轴进行自转,两侧的转动式挤压块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两侧的转动式挤压块转动时是朝外撑开的状态,从而也就便于将模座上的两侧座板向外撑开,通过液压辅助取料设置使装置安全可靠,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加工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6](2)本技术利用耳轴座和固定板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耳轴座可以由液压缸直接带动进行下移运动,然后通过固定板便于对连接距离进行延长,以便多个连动杆的连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安装机构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安装机构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转动式挤压机构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耳道支撑框架;2、安装机构;21、安装架;22、连接耳板;23、连接板;24、连接孔;3、下压机构;31、液压缸;32、连接组件;321、耳轴座;322、固定板;4、转动式挤压机构;41、固定座;42、转动轴;43、转动支撑件;431、转动块;432、连动杆;44、转动式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4所示的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包括:
[0024]外耳道支撑框架1,其两边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2,安装机构2包括安装架21和连接耳板22,连接耳板22的中部转动穿插连接有圆杆,圆杆与安装架21固定穿插连接,安装架2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连接耳板22与开槽的内腔相互配合,连接耳板22的底端与液压缸31固定连接,安装机构2还包括连接板23和连接孔24,连接板23固定连接于安装架21的底端,连接板23与外耳道支撑框架1固定连接,多个连接孔24开设于安装架21的中部,通过连接板23便于对固定座41的位置进行承载和安装,通过连接耳板22的连接,使得液压缸31的顶部可以与安装架21的顶部转动连接,从而使得下压机构3与转动式挤压机构4做连杆运动时,液压缸31可以转动,不影响转动式挤压块44的正常转动,通过外界的螺栓穿过连接孔24与外耳道支撑框架1螺纹穿插,从而便于对外耳道支撑框架1与安装架21之间相对位置的固定;
[0025]下压机构3,其连接于安装机构2顶部的两侧,下压机构3包括液压缸31和连接组件32,液压缸31的顶端与安装机构2连接,液压缸31的输出端与连接组件32传动连接,连接组件32与转动式挤压机构4连接,连接组件32包括耳轴座321和固定板322,耳轴座321与液压缸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两个固定板322分别固定安装于耳轴座321底部的两边侧,通过耳轴座321可以由液压缸31直接带动进行下移运动,然后通过固定板322便于对连接距离进行
延长,以便多个连动杆432的连接;
[0026]转动式挤压机构4,其安装于安装机构2顶部的两侧,且用于对电瓶外芯的挤压撑开,下压机构3用于对转动式挤压机构4的下压带动,转动式挤压机构4包括固定座41、转动轴42、转动支撑件43和转动式挤压块44,固定座41的底端与连接板2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至少一个转动轴42与固定座41转动穿插连接,转动支撑件43穿插连接于转动轴42的一端,转动支撑件43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22连接,转动式挤压块44固定穿插连接于转动轴42的另一端,转动支撑件43包括转动块431和连动杆432,连动杆432的一端与转动块431固定连接,连动杆43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22转动连接,转动块431与转动轴42的一端固定穿插连接,通过转动块431便于与转动轴42的穿插连接,通过连动杆432便于与连接组件32的连接,通过固定板322与连动杆432组成的连杆结构,便于对转动轴42的带动进行转动,通过固定座41便于对转动轴42的定轴转动进行支撑,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耳道支撑框架(1),其两边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2);下压机构(3),其连接于安装机构(2)顶部的两侧;转动式挤压机构(4),其安装于安装机构(2)顶部的两侧,且用于对电瓶外芯的挤压撑开,所述下压机构(3)用于对转动式挤压机构(4)的下压带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机构(3)包括液压缸(31)和连接组件(32),所述液压缸(31)的顶端与安装机构(2)连接,所述液压缸(31)的输出端与连接组件(32)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32)与转动式挤压机构(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32)包括耳轴座(321)和固定板(322),所述耳轴座(321)与液压缸(3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板(322)分别固定安装于耳轴座(321)底部的两边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模具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2)包括安装架(21)和连接耳板(22),所述连接耳板(22)的中部转动穿插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与安装架(21)固定穿插连接,所述安装架(2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所述连接耳板(22)与开槽的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存
申请(专利权)人:海联金汇新材料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