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诊断和差别化释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75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诊断和差别化释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1)合成改性醋酸纤维素并配制纺丝液1;(2)配制纺丝液2;(3)配制纺丝液3;(4)将纺丝液1喷涂在纸上;(5)同轴静电纺丝。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伤口敷料具有pH响应性,并且将荧光染料固定在纳米纤维上,通过荧光强度根据pH变化而变化的来监测伤口的感染情况,通过肉眼可见颜色根据pH变化而变化的来监测伤口的感染情况;把抗菌药载入具有pH响应的同轴结构中,伤口感染,pH升高,抗菌药释放,进而起到了纳米纤维敷料按需释药的性质,实现慢性伤口视化诊断和可控治疗。化诊断和可控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诊断和差别化释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诊断和差别化释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制备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调、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的纳米纤维膜的技术。其中包封效率高,持久药物释放,以及可调节的特性使得静电纺丝制备的纳米纤维膜成为理想的药物输送敷料。先前的很多纳米纤维敷料都载有抗菌药,但是抗菌药的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菌具有耐药性,因此实现按需给药非常必要。按需给药是指该材料在指定的伤口位置上按需释放一定含量的抗菌药,这样能够显著减少药物暴露时间并防止过早释放,降低产生细菌耐药性的风险。一般来说,当受到外部刺激(温度,光,pH值,酶或离子的外观,由磁场或电场触发刺激)时,这种智能材料会发生常见的物理

化学变化,来达到药物释放的目的。这种刺激分为内源刺激和外源刺激,外源刺激有时间局限性,不能根据伤口环境变化,自发释放药物,会错过最佳释药时间,因此实现内源刺激(pH)按需给药非常必要的。
[0003]此外,对于慢性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诊断和差别化释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醋酸纤维素添加至装有二氯甲烷和N,N

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溶剂的反应容器中,再依次加入4

二甲氨基吡啶、5(6)

羧基萘基荧光素、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在冰浴条件下搅拌反应,对反应产物在二氯甲烷和N,N

二甲基乙酰胺的混合溶剂中透析过滤,得到改性醋酸纤维素高分子溶液,命名为纺丝液1;(2)将抗菌药、聚己内酯溶解于四氢呋喃和N,N

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剂中,得到纺丝液2;(3)将丙烯酸树脂溶解于无水乙醇中,得到纺丝液3;(4)将纺丝液1均匀喷涂在烘焙纸上,晾干,备用;(5)以纺丝液2为同轴芯层、以纺丝液3为同轴壳层进行同轴静电纺丝,用步骤(4)所得的烘焙纸接收,纺丝4h后把纳米纤维膜从烘焙纸上剥离下来,得到具有两层复合结构的纳米纤维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醋酸纤维素、5(6)

羧基萘基荧光素、4

二甲氨基吡啶和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质量比为(90

100):(1

5):(1

3):(0.5

1)。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二氯甲烷和N,N

二甲基乙酰胺的体积比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丹吴昌迷高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