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69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包括固定架、转动架、坐板和靠背,坐板设置在固定架上,靠背设置在转动架上,转动架包括转动杆,转动杆上设有沿转动杆径向凸起地连接部,固定架与连接部通过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与转动杆相互垂直,伸缩杆为自锁型气压杆或自锁型液压杆,伸缩杆包括触发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座椅形态和躺椅形态。在座椅形态时,伸缩杆保持伸长状态,使靠背与坐板保持近似垂直,在需要切换至躺椅形态时,先按下触发开关,然后对靠背施加力,使靠背与坐板之间的夹角变大,直至调整至合适角度,松开触发开关即可完成切换;午休结束切换回座椅形态时,按下触发开关,靠背在伸缩杆带动下转动,直至恢复座椅形态。直至恢复座椅形态。直至恢复座椅形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


[0001]本技术属于椅子
,具体涉及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中小学生在中午吃完午餐后,通常会回到教室休息。为确保下午上课能够有充沛的精力,多数学生会在午休时趴在课桌上进行午睡。
[0003]对于中小学生来讲,经常趴着睡可能会影响脊柱发育,如果长时间趴着睡觉,会改变正常的颈椎和腰椎的生理弯曲,过早出现颈椎病或者腰椎病;而且经常趴桌睡觉,双手肘部会处于受压的状态,长期手部的受压会影响血液循环,可能会引起手部的麻木、僵硬的感觉;并且趴桌睡觉会影响睡眠状态,因为姿势、体位的不正确会影响睡眠质量,出现醒后头昏、乏力的感觉,无法达到补充精力的作用。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推出了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2430666.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供午休的课桌椅,并具体公开了座椅,座椅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坐板以及靠背,靠背包括相互贴合设置的连接板和调节板,调节板通过滑动调节组件上下位置可调地设置于连接板的正面,连接板的背面通过转动调节组件可朝后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该专利可调节角度的靠背,使学生能靠着休息,提高了午休的舒适度。
[0005]但上述专利存在以下问题,(1)靠背在调节角度呈靠躺位置时,靠背与坐板之间存在高差,而且坐板可坐面积减少,影响学生躺靠的舒适度;(2)公开的转动调节组件具体结构较为复杂,而且学生不能根据自身情况自己选择靠躺的角度;(3)为了方便调节靠背,通常需要移动课椅,该专利只能通过拖动或搬动进行移动,无法轻松移动;(4)只能让学生半躺,学生腿部下垂,容易对腿部出现压迫,影响午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比现有技术调节更方便,而且躺靠更舒适的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包括架体、坐板和靠背,所述坐板和靠背均设置在架体上,所述架体包括固定架和转动架,所述坐板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靠背设置在转动架上,所述转动架包括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沿转动杆径向凸起地连接部,所述固定架与连接部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与转动杆相互垂直,所述伸缩杆为自锁型气压杆或自锁型液压杆,所述伸缩杆包括控制伸缩杆伸缩功能的触发开关。
[0008]自锁型气压杆或自锁型液压杆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一种伸缩杆,此类伸缩杆包括开关,此类伸缩杆在开关未被触发时,无法被外力压缩也无法自主伸长;需要缩短此类伸缩杆时,触发开关并保持触发状态,再对此类伸缩杆的端部施加力,即可让此类伸缩杆受力变短;需要此类伸缩杆伸长时,触发开关并保持触发状态,此类伸缩杆即可自主伸长。
[000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伸缩杆伸缩,可带动连接部沿转动杆的轴线转动,连接部转动时带动转动杆一起转动,使得整个转动架沿转动杆的轴线转动,即可调节靠背与坐板之间的角度。
[0010]本技术包括座椅形态和躺椅形态。在座椅形态时,伸缩杆保持伸长状态,使靠背与坐板保持近似垂直的状态,方便学生听课和活动,在需要切换至躺椅形态午休时,学生先按下触发开关,使伸缩杆变成可伸缩状态,然后对靠背施加力,使靠背沿转动杆的轴线转动,使靠背与坐板之间的夹角变大,直至调整至学生躺着舒适的角度,松开触发开关即可完成切换;午休结束切换回座椅形态时,学生先坐直,再按下触发开关,靠背在伸缩杆带动下转动,直至恢复座椅形态。本技术结构简单,方便学生调节角度,而且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调节至合适角度,使学生能更好的午休。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沿转动杆径向凸起的限位块,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限位块形成限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块有两个且沿转动杆的周向排列,所述限位凸起位于两限位块之间。
[0012]采用上述方案,两限位块朝向限位凸起的面之间的夹角即为转动杆可旋转的最大角度,通过限位块与限位凸起之间的配合,可控制靠背与坐板之间的最大夹角和最小夹角,防止靠背与坐板之间的夹角过大或过小,方便学生切换本技术的形态,防止伸缩杆过分伸长或缩短,延长伸缩杆的使用寿命。优选靠背与坐板之间的最大夹角为150
°
~160
°
,最小夹角为92
°
~98
°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坐板下方,且位于坐板边缘处,所述触发开关与靠背分别位于坐板相邻的两侧。
[0014]采用上述方案,触发开关的位置方便学生对触发开关施加力。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靠近靠背的一侧设有轮子,所述底座远离靠背的一侧设有防滑部。
[0016]采用上述方案,需要移动本技术时,将防滑部所在的一侧翘起,即可推动本技术进行移动,轻松省力。防滑部防止本技术在不需要移动时出现位移。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转动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转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杆与转动杆相互垂直,所述靠背包括供支撑杆插入的插孔,所述支撑杆与插孔内壁之间设有上下调节机构。
[0018]采用上述方案,靠背套设在支撑杆上,通过上下调节机构,可调节靠背与坐板之间的距离,使不同体型的学生都能舒适靠躺。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凸块和摆动块,所述支撑杆的外壁上设有调节槽,所述凸块至少为两个且依次排列设置在调节槽与支撑杆轴线平行的内壁上,所述插孔朝向调节槽的面上设有中空的调节盒,所述调节盒内设有与调节盒转动连接的摆动件,所述调节盒上设有窗口,所述摆动块设置在摆动件上,所述摆动块远离摆动件的一端穿出窗口,所述摆动块沿摆动件摆动方向的截面呈上圆下尖的逗号形状,所述摆动件与调节盒的内壁之间设有使摆动块向凸块所在的调节槽内壁移动的弹簧,所述凸块远离与调节槽连接处的一端朝上翘起。
[0020]朝上是指处于座椅状态时,远离地面的方向;朝下是指处于座椅状态时,朝向地面的方向。采用上述方案,可调节椅背与坐板之间的距离,可适应不同体型的学生。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调节盒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窗口设置在盖体上。
[0022]采用上述方案,优选盖体与本体通过螺栓固定,盖体的存在方便摆动件转配至调节盒内。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脚托结构,所述脚托结构包括滑动腔、滑动杆、连接杆和脚托板,所述滑动腔有两个且均设置在坐板下方,两所述滑动腔相互平行,所述滑动杆有两根且分别设置在两滑动腔内,所述滑动杆的一端突出滑动腔,两滑动杆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脚托板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脚托板与连接杆过盈配合。
[0024]采用上述方案,脚托板完全收纳时,整个脚托结构全部位于坐板下方,需要午睡时通过连接杆将部分滑动杆拖出滑动腔,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脚托沿连接杆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包括架体、坐板和靠背,所述坐板和靠背均设置在架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固定架和转动架,所述坐板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靠背设置在转动架上,所述转动架包括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沿转动杆径向凸起地连接部,所述固定架与连接部通过伸缩杆连接,所述伸缩杆与转动杆相互垂直,所述伸缩杆为自锁型气压杆或自锁型液压杆,所述伸缩杆包括控制伸缩杆伸缩功能的触发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沿转动杆径向凸起的限位块,所述固定架上设有与限位块形成限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块有两个且沿转动杆的周向排列,所述限位凸起位于两限位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坐板下方,且位于坐板边缘处,所述触发开关与靠背分别位于坐板相邻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靠近靠背的一侧设有轮子,所述底座远离靠背的一侧设有防滑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兼具午休功能的课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转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且支撑杆与转动杆相互垂直,所述靠背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湖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童晟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