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操作简单、无振动及噪音及挤土效应的混凝土技术;灌注桩因其承载力高、适用性强,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或者软弱地基建筑的施工中,灌注桩单桩也存在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公开号为CN201810962546.3、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碳质灰岩地质环境下灌注桩后注浆方法”、公开号为CN201910969613.9、专利技术名称为“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等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技术:在混凝土灌注桩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桩身内安设的注浆导管,对桩侧、桩端注入水泥浆,通过置换、挤密、固结作用,使孔内沉渣、泥皮以及一定范围内土体与水泥浆结合形成脉状网络结石体,对桩基起到加固、加筋作用,从而提高了灌注桩单桩的承载力。但是,依然存在不足,具体如下所述:现有技术通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灌注桩成孔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灌注桩桩孔的钻挖施工,使灌注桩桩孔的成孔直径及深度达到设计要求;B、灌注桩钢筋笼安装及注浆导管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并将注浆导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后,使用吊装器械将钢筋笼放入灌注桩桩孔内;C、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使灌注桩桩体成型;D、清水劈裂:待灌注桩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往注浆导管注入高压清水,利用高压清水劈裂灌注桩桩底土层,形成脉状的注浆通道;E、注浆:利用注浆导管将加压处理后的水泥浆注入灌注桩桩底土层中,使水泥浆沿脉状的注浆通道扩散,直至注浆总量达到设计值,或者,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进行清水劈裂操作的次数为两次,第一次时间为3~5小时,第二次时间为24小时;所述步骤D中清水劈裂操作完成后,等待5~7天后再进行注浆施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筋笼上固定的注浆导管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两根,且注浆导管对称固定于钢筋笼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导管包括管体段和注浆器段,所述注浆器段设置在所述管体段的底部,所述注浆器段插入桩孔底土层的长度≥300mm;所述管体段的顶部高出地面的长度为200mm~300mm,且在所述管体段的顶部设置有封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器段包括注浆器本体,所述注浆器本体的管壁上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器本体的表面包覆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用于封堵所述注浆孔,所述注浆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逆止阀;所述注浆器本体底部的形状设置为椎体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灌注桩桩底后注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包括一类注浆孔和二类注浆孔,所述一类注浆孔和所述二类注浆孔均位于的设置位置均位于灌注桩桩底标高之下,所述一类注浆孔对应灌注桩桩底一侧设置,所述二类注浆孔背离灌注桩桩底一侧设置,所述一类注浆孔形成的浆液流道向灌注桩桩底方向倾斜。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卓林,章建华,刘银发,黄文韬,蒲江,布金鑫,刘跃勇,张芳铭,李虹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