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69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其优点在于增设了竖向导杆、滑套、矫正导套、制动器和到位传感器,吊具与矫正导套之间设转动限位配合结构;在底模板起吊到吊具上部插到矫正导套内时,制动器限制滑套滑动,矫正导套固定不动,在转动限位配合结构的转动作用下,吊具转动带动底模板旋转,在转动限位配合结构的限位作用下,底模板在进入相邻箱梁之间的纵向间隙前其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避免与箱梁侧壁发生碰撞或卡住等情况,而解除滑套滑动限制后,卷扬机牵引吊具带动矫正导套、连接杆和滑套同步竖直上移直至底模板两侧分别与同侧箱梁边沿相贴,过程中保持底模板的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无需人工拨动。无需人工拨动。无需人工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箱梁间湿接缝的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

技术介绍

[0002]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当桥墩及上部的盖梁施工完成后,再将一排预制箱梁搁置在两端的盖梁上,然后就需要在每两根相邻箱梁之间的纵向间隙现浇混凝土以形成连接用的湿接缝。
[0003]浇注湿接缝的工序中需要先安装底模板201,现采用吊装式的改良方案,具体的说,工人以位居如图9所示的底模板201中央的一根竖螺杆为吊筋202,并在工地临时搭设焊接一个横跨湿接缝两岸的简易吊架,该简易吊架底座上设置了纵向移动的滚轮,且该简易吊架的横梁上设有一个卷扬机;一组工人站在箱梁上方下放卷扬机吊绳,而另一组工人在桥下的船上将吊绳底端的吊具与底模板201上的吊筋202螺接固定,由卷扬机将底模板201起吊至箱梁底部,并卡在湿接缝下方;而上方工人则如图10所示利用双吊梁204、山行扣205和螺帽206等将底模板201的各个竖螺杆203悬吊固定,即双吊梁204横跨搁置在湿接缝两岸,用山行扣205套住底模板201上的竖螺杆203并旋紧螺帽206,使山行扣205挂在双吊梁204上从而支承住底模板201,从而实现底模板201的牢固支承。
[0004]这里,由于底模板采用单吊筋结构,底模板在起吊过程中会因气流和重心移动等因素绕吊筋旋转即发生周向转向,故底模板起吊至箱梁底部时,难以确保底模板的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而为减小吊装次数,通常将底模板的长度设置为宽度的两倍左右,这就超出箱梁之间纵向间隙的最大宽度,也使得起吊中转向的底模板偏转时角落容易与箱梁的斜壁碰撞、卡住,也难与相邻的已经装配好的底模板对齐。为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方法为,工人趴在箱梁上面手持长杆伸入并穿过湿接缝到箱梁下面去拨转底模板,其动作笨拙、施力力度难以把控,需来回拨动多次才能校准好底模板,操作比较费时,且过程中存在长杆失手掉落砸到船上工人的安全隐患,亟待改进。当然,若采用前后两个吊架两点吊运,能避免底模板旋转,但前后两个吊架在箱梁间推移搬运笨重,且搬运过程前后两个吊架有可能掉落至湿接缝中,故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前后两个工人同时且谨慎的操作,这增大了人工成本且操作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单点吊运模式下能够在吊装过程中自行矫正底模板周向方向的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包括横跨在两条箱梁上的移动支架,移动支架的横梁上安装有用于起吊底模板的卷扬机,卷扬机的吊绳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与底模板上的吊筋相连接的吊具;还包括控制器、固定在横梁下的两根竖向导杆、分别与同侧竖向导杆滑动配合的两个滑套、固定在
滑套之间的连接杆、固定在连接杆上的矫正导套、两个分别用于限制同侧滑套滑动的制动器和设置在矫正导套上的到位传感器,所述到位传感器和制动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吊具与矫正导套之间设有转动限位配合结构,用于转动底模板,使底模板在进入箱梁间的间隙前底模板的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到位传感器检测到底模板位置矫正到位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到位传感器的信号时向制动器发送解除对滑套限制的指令;在滑套解除滑动限制后,卷扬机牵引吊具带动矫正导套、连接杆和滑套同步上移直至底模板两侧分别与同侧箱梁边沿相贴。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增设了在移动支架的横梁下的两根竖向导杆、与竖向导杆滑动配合的两个滑套、固定在滑套之间的连接杆上的矫正导套、两个分别用于限制同侧滑套滑动的制动器和设置在矫正导套上的到位传感器,并在吊具与矫正导套之间设置转动限位配合结构,用于转动底模板,使底模板在进入箱梁间的间隙前底模板的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在底模板起吊到接近箱梁底部时,吊具上部插到矫正导套内,由于制动器限制了滑套滑动,使得矫正导套固定不动,在吊具与矫正导套之间的转动限位配合结构的转动作用下,吊具发生转动带动底模板旋转,并在转动限位配合结构的限位作用下,使得底模板在进入相邻箱梁之间的纵向间隙前其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避免底模板角落与箱梁侧壁发生碰撞或卡住等情况的发生,而到位传感器在检测到底模板矫正到位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触发控制器向制动器发送解除对滑套滑动限制的指令,滑套的滑动限制解除后,卷扬机牵引吊具带动矫正导套、连接杆和滑套同步竖直上移直至底模板两侧分别与同侧箱梁边沿相贴,过程中保持底模板的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在吊装过程中能够自行快速完成底模板的方向矫正,而无需进行人工拨动。而且,增设的竖向导杆、矫正导套等结构均相对简单轻便,相比用前后两个吊架两点吊运的模式,本申请附加结构重量、成本的增幅均可接受。
[0008]该方案的实施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吊具与矫正导套的转动限位配合结构实现底模板的周向定位,并触发制动器解锁滑套的滑动限制,从而进行第二阶段即同步上提底模板、吊具、矫正导套、连接杆等,使底模板进一步上升贴住箱梁底面从而避免浇注时漏浆。理想状态下,当然是希望底模板边旋转边上升在完成周向定位时正好贴住箱梁底面,但实际施工时各个部件的尺寸配合很难精准如斯,所以,本申请刻意将矫正导套位置做低,从而形成时间差,使矫正导套先与底模板吊具接触旋转,待底模板周向完全校准到位后,再进行第二阶段上提贴箱梁的操作。这样,就确保底模板最终的周向位置正确且唯一,且底模板高度向贴住箱梁底面。
[0009]作为优选,所述矫正导套包括直筒,直筒内壁上设有两片螺旋上升的导向滑片,两片导向滑片形状相同且相位相差180度,导向滑片的顶端设有下凸的止旋挡块,所述到位传感器设置在止旋挡块上;所述吊具包括与吊筋螺纹连接的螺纹套筒及设置在螺纹套筒两侧的用于与导向滑片的底面滑动抵靠的滚轮;所述导向滑片和止旋挡块与滚轮构成所述的转动限位配合结构;吊绳穿过直筒与螺纹套筒顶端相连接,当滚轮与止旋挡块相抵时同步触发到位传感器且底模板周向位置同步矫正到位。起吊吊具及底模板时,螺纹套筒和滚轮会上升进入直筒内,滚轮与同侧的导向滑片的底面抵靠,这样,吊具在直筒内一边上升一边会顺着导向滑片周向旋转,直至滚轮到达导向滑片的末端即止旋挡块上,并触发到位传感器;换句话说,无论滚轮从周向任意角度上贴导向滑片,最终都会以唯一的角度被周向卡死,即
底模板长度向最终锁定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这样,结构简单,制备方便,成本可控,且导向效果稳定可靠。
[0010]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呈倒几字形,所述矫正导套固定在连接杆底部的横杆上。上述的设计思路为,为确保底模板尽快尽早的完成周向校准,所以希望将矫正导套位置做低,使底模板吊具的滚轮能更早与矫正导套接触;常规思路是将竖向导杆做的更长使竖向导杆底端伸入到湿接缝中,但这会造成竖向导杆过长,卡在接缝中导致整个吊架失稳,与双吊梁干涉干扰移动吊架前进,一条湿接缝的底模板支撑完成后移动吊架在箱梁上移动需要抬起才能进行,所以,创造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包括横跨在两条箱梁(101)上的移动支架(1),移动支架(1)的横梁(1

1)上安装有用于起吊底模板(201)的卷扬机(2),卷扬机(2)的吊绳(2

1)的自由端连接有用于与底模板(201)上的吊筋(202)相连接的吊具(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固定在横梁(1

1)下的两根竖向导杆(1

2)、分别与同侧竖向导杆(1

2)滑动配合的两个滑套(11)、固定在滑套(11)之间的连接杆(12)、固定在连接杆(12)上的矫正导套(13)、两个分别用于限制同侧滑套(11)滑动的制动器(14)和设置在矫正导套(13)上的到位传感器(4),所述到位传感器(4)和制动器(14)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吊具(3)与矫正导套(13)之间设有转动限位配合结构,用于转动底模板(201),使底模板(201)在进入箱梁(101)间的纵向间隙前底模板(201)的长度方向与湿接缝的延伸方向一致并保持至底模板(201)与箱梁(101)边沿相贴;到位传感器(4)检测到底模板(201)位置矫正到位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到位传感器(4)的信号时向制动器(14)发送解除对滑套(11)限制的指令;在滑套(11)解除滑动限制后,卷扬机(2)牵引吊具(3)带动矫正导套(13)、连接杆(12)和滑套(11)同步竖直上移直至底模板(201)两侧分别与同侧箱梁(101)边沿相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吊装桥梁湿接缝底模板的移动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导套(13)包括直筒(13

1),直筒(13

1)内壁上设有两片螺旋上升的导向滑片(13

2),两片导向滑片(13

2)形状相同且相位相差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斌马钰周绍枫王琪杰马永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