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宽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0467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板宽度控制方法,在粗轧数学模型设定宽展系数的基础上,根据来料板坯宽度与成品带钢宽度之间的宽度差即侧压量,确定并在数学模型中添加-0.1~-0.65的宽展补偿系数;轧制过程中,根据实际轧制状态及带钢宽度检测结果,对宽展补偿系数进行2~3次调整,每次调整幅度为0.1。从而基本消除了钢板宽度振荡现象,降低了因宽度超差而产生的带钢封锁率,提高了带钢的宽度精度合格率,使带钢因宽度超差产生的封锁率降低0.011%,宽度精度合格率提高4.2%,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连轧生产中粗轧带钢宽度的控制 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不少轧钢生产厂家都对热连轧生产线尤其是粗轧机立辊进行了技术改 造,并由此极大改善和提高了粗轧机立辊的宽度控制和侧压能力,为提高连铸产能及轧制 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由原来只能轧制等宽板坯改变为大幅度提高大侧压量板坯 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由于在改造过程中并没有增设板坯压力定宽机,使第一架粗轧机大立辊在 交叉轧制大侧压板坯和等宽板坯时,出现钢板宽度波动即宽度振荡现象,极易产生成品带 钢宽度超差问题,造成带钢宽度封锁率提高,宽度合格率降低。从而不得不继续采用等宽板 坯进行轧制,使设备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极大浪费了资源。剖析粗轧钢板宽度振荡的主要成因,是由于现有的粗轧数学模型难以适应设备和 生产工艺的要求所致。尤其是宽展模型控制参数不合适是造成大侧压板坯和等宽板坯交叉 轧制时产生宽度振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粗轧数学模型进行相应调整和修 正,以使其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陷,旨在提供一种在没有压力定宽机的情况下,消 除不同板坯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板宽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粗轧数学模型设定宽展系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来料板坯宽度与成品带钢宽度之间的宽度差即侧压量,确定并在数学模型中添加宽展补偿系数;粗轧数学模型宽展计算公式为:W↓[OUT]=W′+(Lcw↓[Lay]+LCW).{Aw↓[Lay](j).S↓[ES]+Aw↓[Lay](l).ΔH+Aw↓[Lay](k).W′.ΔH}式中,Aw↓[Lay](j)、Aw↓[Lay](l)、Aw↓[Lay](k):分别取j、l、k位的粗轧调整模式参数;LCW:宽展补偿系数;W↓[OUT]:粗轧平辊出口宽度,mm;W′:粗轧立辊入口宽度,mm;Lcw↓[Lay]:宽展系数;ΔH: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田车志良兰少岩杨洪涛赵勐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