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及换电站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043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及换电站。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包括:具有边框与中部加强组件的框架单元;顶板,具有分别贴设于中部加强组件的顶面和底面的上层板和下层板,上层板、下层板与中部加强组件之间形成有多个空腔;保温组件,填充于多个空腔内。中部加强组件能够起到加强作用,有利于提高换电站的顶部的强度,防止在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吊装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变形;保温组件能够提高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的保温性能,从而便于换电站内部的温度调控。另外,保温组件嵌设在上层板、下层板与中部加强组件形成的多个空腔内,巧妙地利用了空间,减小了顶板厚度,增加了换电站内部可用空间。用空间。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及换电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及换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包设置方式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其中,固定式电池一般是固定在车辆上,在充电时直接以车辆作为充电对象。而可换式的电池包一般通过活动安装的方式被固定在车辆的托架上。电池包可以被取下,以单独对电池包进行更换或充电操作。更换下的电池包充电完毕后,再重新安装在车辆上。
[0003]对于可换式的电池包安装方式,在对电动汽车进行换电时均是在换电站内进行。换电站包括箱体,换电站内存储有电池包,电池包、换电站的主要换电设备在电池包充电和保存时均需要箱体能够保温和防水。在现有技术中,箱体通常采用成品集装箱,换电站设备的安装施工限定在箱体内部空间中,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现有成品集装箱作为箱体保温性差,不利于箱体内部温度的控制;再者,现有成品集装箱重量大,成本高,不利于大量推广使用。
[0004]另外,现有箱体的顶部防水效果比较有限。当水量比较大时,水容易倾泻而下或产生飞溅,当换电站周围有人员或电动汽车经过时,容易溅湿人员或电动汽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换电站的箱体的顶部的强度和保温性能欠佳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及换电站。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包括:
[0008]具有边框与中部加强组件的框架单元;
[0009]顶板,具有分别贴设于所述中部加强组件的顶面和底面的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下层板与所述中部加强组件之间形成有多个空腔;
[0010]保温组件,填充于所述多个空腔内。
[0011]在本方案中,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具有中部加强组件和保温组件,其中,中部加强组件能够起到加强作用,能够提高换电站的顶部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在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吊装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变形;保温组件能够提高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的保温性能,从而便于换电站内部的温度调控。另外,保温组件嵌设在上层板、下层板与中部加强组件形成的多个空腔内,巧妙地利用了空间,无需另外为保温组件设置相应的限位或固定结构,减小了顶板厚度,增加了换电站内部可用空间。
[0012]优选地,所述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边框的顶面上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沿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进行排水。
[0013]在本方案中,通过排水结构能够对换电站的顶部的雨水进行排水,能够减少或防止雨水聚集,从而有利于减少或避免雨水倾泻而下或产生飞溅,有利于保护从下方通过的
人员或电动汽车。
[0014]优选地,所述排水结构包括由所述上层板所在平面朝向所述下层板所在平面凹陷形成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外侧壁从顶部至底部沿由外向内的方向倾斜设置以对水流进行缓冲,所述排水槽的内侧壁由所述顶板的边缘竖直向下延伸至其底壁。
[0015]在本方案中,排水槽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一方面,倾斜设置的排水槽能够对雨水起到缓冲作用,使得雨水不会直接倾泻而下,也不易飞溅,排水效果更佳,从而能够防止从换电站周边经过的人员或电动汽车被顶板上倾泻而下的雨水冲淋;另一方面,排水槽从顶板的边缘竖直向下延伸至其底壁,形成了挡水结构,有利于提高排水效果,并提供了中部加强组件的固定位置,有利于提高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的整体强度。
[0016]优选地,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由所述上层板的边缘朝向所述排水槽内倾斜设置并具有预设长度的导流部。
[0017]在本方案中,导流部能够将雨水导流至排水槽中,使得更多的雨水快速且可靠地流入排水槽进行缓冲,有利于进一步防止雨水飞溅,使得当换电站周边有人员或电动汽车经过时,也不易溅湿人员或电动汽车。另外,折边形成的导流部还能够对上层板起到加强作用。
[0018]优选地,所述中部加强组件包括多个矩形管,所述多个矩形管沿换电站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矩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排水槽的内侧壁的外表面。
[0019]在本方案中,多个矩形管沿换电站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换电站的长度方向均进行了加强,进一步提高了换电站的顶部的整体强度。矩形管为中空结构,重量较低,采用矩形管实现加强,能够在不过多影响整体重量的前提下实现较好的加强效果。另外,矩形管的两端连接于排水槽的内侧壁的外表面,也能够对排水槽进行加强,有利于提高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0020]优选地,所述边框的底面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对安装于换电站的周侧的侧板的顶部进行固定或限位。
[0021]在本方案中,容纳槽能够对侧板的顶部进行固定或限位,也有利于提高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与侧板的安装效率,也有利于提高两者连接的可靠性。
[0022]优选地,所述框架单元还具有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的端角位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预埋有螺纹孔以与换电站的立柱相固定连接。
[0023]在本方案中,在框架单元的对应的端角位置设置安装座,使得相邻的两个边框能够较为方便且可靠地连接,在换电站设备安装时,能够先完成换电站内部设备安装,然后再安装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完成箱体的拼装,由此,箱体不会限制换电站内部设备安装,有利于提高装配的灵活度和施工效率;而且连接后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的整体强度也较高。另外,安装座的底部设置螺纹孔也便于与其底部的立柱进行连接。
[0024]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为中空结构,其顶面设有吊装孔并且其任意外侧面具有用于将吊装机构固定于所述吊装孔内的操作孔。
[0025]在本方案中,在安装座上设置有吊装孔,便于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通过吊装孔实现吊装,且吊装位置均在框架单元的端角位置,也有利于保证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6]优选地,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周边区域的水流汇集部,所述水流汇集部延伸至与两侧的所述排水槽的底壁相连,所述上层板在与所述水流汇集部相对应
的区域设置有导流部,所述安装座在朝向所述水流汇集部的侧面上设有排水孔。
[0027]在本方案中,雨水自排水槽汇集到水流汇集部经排水孔流入安装座内部并经过操作孔排出,实现对雨水流向的引导,水流汇集至安装座内部又形成水流的缓冲,同样能够方式水流倾泻而出;设置排水孔还有利于排水槽中的积水的排空。另外,上层板与水流汇集部相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导流部,使得雨水能够更快速且可靠地被引导至水流汇集部,从而能够更加快速且可靠地进行排水。
[0028]优选地,所述安装座的底壁上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用于连接外部排水装置以进行排水。
[0029]在本方案中,进入安装座的雨水还能够通过安装座底壁上的贯穿孔排出,引导排水路径并实现排水路径的隐蔽处理。
[0030]优选地,所述边框通过钣金件加工成型,并且所述导流部和所述排水槽通过对钣金件折弯后一体形成于所述边框的顶面上,或,所述容纳槽通过对钣金件折弯后一体形成于所述边框的底面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具有边框与中部加强组件的框架单元;顶板,具有分别贴设于所述中部加强组件的顶面和底面的上层板和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下层板与所述中部加强组件之间形成有多个空腔;保温组件,填充于所述多个空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边框的顶面上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沿所述边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进行排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包括由所述上层板所在平面朝向所述下层板所在平面凹陷形成的排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外侧壁从顶部至底部沿由外向内的方向倾斜设置以对水流进行缓冲,所述排水槽的内侧壁由所述顶板的边缘竖直向下延伸至其底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由所述上层板的边缘朝向所述排水槽内倾斜设置并具有预设长度的导流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加强组件包括多个矩形管,所述多个矩形管沿换电站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所述矩形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排水槽的内侧壁的外表面。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的底面形成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对安装于换电站的周侧的侧板的顶部进行固定或限位。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单元还具有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边框的端角位置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部预埋有螺纹孔以与换电站的立柱相固定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电站顶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中空结构,其顶面设有吊装孔并且其任意外侧面具有用于将吊装机构固定于所述吊装孔内的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陈新雨瞿天安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