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式流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及海水淡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蝶式流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及海水淡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已应用的多种海水淡化技术中,使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法以其设备简单、易于维护和设备模块化的优点迅速占领市场。反渗透法海水淡化系统需要在5.0
‑
8.0MPa的高压下进行,而从反渗透膜组件中排出的浓海水压力约5.0
‑
6.5MPa,如果将其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就白白地浪费掉了这部分能量。因此,高效回收利用高压浓海水中多余的压力能是降低反渗透海水淡化成本的关键技术之一。
[0003]现有的高压浓海水的压力能回收装置主要有两种工作方式,分别为离心式和正位移式。其中正位移式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其使用高压浓海水直接增压进料海水,能量回收效率可高达90%以上。但传统的正位移式压力能回收装置存在不同流体相互掺混的问题,使增压到反渗透膜组件的高压海水浓度增高,导致反渗透系统工作效率降低,且不能对压力能进行连续回收,导致压力能回收效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式流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状结构、第一双叶桨和第二双叶桨;所述第一双叶桨和所述第二双叶桨共轴铰接;所述第一双叶桨和所述第二双叶桨设于所述筒状结构内,并与所述筒状结构共轴;所述第一双叶桨和所述第二双叶桨将所述筒状结构沿轴向间隔成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三空腔和第四空腔;所述筒状结构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和所述第四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口、第二通口、第三通口和第四通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式流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结构为转筒;所述第一双叶桨、所述第二双叶桨和所述转筒同步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式流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腔、第二连通腔、第三连通腔和第四连通腔;所述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二连通腔、所述第三连通腔和所述第四连通腔均开设有连通口和连接口;当任意一个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通口连通,其余三个所述连通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通口、所述第三通口和所述第四通口连通;所述连接口用于连通流体输入管或流体输出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式流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口、所述第二通口、所述第三通口和所述第四通口与所述连通口转动连通;所述第一通口、所述第二通口、所述第三通口和所述第四通口的周向尺寸均小于所述连通口的周向尺寸;所述第一通口、所述第二通口、所述第三通口和所述第四通口开设在所述转筒的周面,并沿周向均匀排布;4个所述连通口沿周向均匀排布,并围合成与所述转筒相适配的容置空间;所述转筒设于所述容置空间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蝶式流体压力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腔、所述第二连通腔、所述第三连通腔和所述第四连通腔均由凹槽结构围合成;所述凹槽结构的外表面连接有一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内空间连通;所述凹槽结构的开口构成所述连通口,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宁,欧志华,胡轶伦,郭淑婷,冯耀勋,胡远康,吴翠婷,漆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