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夏民专利>正文

冷缸压缩循环的全封闭转子式制冷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60367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行全封闭转子式制冷压缩机存在两个恶性循环。热缸效应:高温的电机转子和压缩放热积累于汽缸,吸气受热膨胀、压缩排气温度升高、电机功率增大……;冷害:冷缸和吸气管路在高温高压中,压缩排气凝结稀释润滑油后被吸入气室蒸发吸热……。故只能获得50%冷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缸压缩(良性)循环的实现:1、冷缸压缩:热缸冷却排除压缩放热而降低压缩净功和冷凝负荷。2、冷缸吸气:吸气室低温特性由连续低温吸气和热缸的低温冷却实现而增大冷量。3、油路改进:增强吸气抽吸力。4、排气过热和电机放热用于加热具有吸收性的润滑油:吸收剂在冷却的气室表面分压较低有强吸收性而进一步增大冷量和降低压缩净功。效能:电机功率降低>30%而冷量增大1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缸压缩循环的全封闭转子式制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A、汽缸的隔热和冷却:  低压吸气侧汽缸壁面定义为冷缸(12),冷缸(12)与缸体(5)之间有冷缸隔热层或隔热缝(13)隔热;高压排气侧汽缸壁面定义为热缸,冷却块(8)是配置冷却流道的热缸,冷却块(8)与缸体(5)之间有冷却块隔热层或隔热缝(9)隔热;冷却块(8)的冷却流道:包括分别各自连接冷却导管(26a、26b)的入口孔和出口孔,冷却流道分布于入口孔和出口孔之间的圆弧中心线上,冷却导管(26a、26b)从壳体(23)外分别引入和引出冷却流体,冷却导管(26a、26b)外壁有隔热层与壳体(23)腔内物体隔热、与壳体(23)隔热和密封连接,冷却流体为机组的分流制冷剂或其他冷却流体;  B、工作气室的隔热:  汽缸上、下盖(19、29)的气室壁面分别有气室隔热圈(27、32)隔热,气室隔热圈(27、32)的外圆由汽缸壁面向外延伸以覆盖冷却块(8)为限、内圆以覆盖气室内圆为限;在滚动转子(31)的外圆与主轴(20)中心线的最近距离为R时,气室隔热圈(27、32)的内圆半径≤R;气室运动部件滚动转子外圆表面(43)、滑片(55)表面有耐磨的隔热材料,气室隔热圈(27、32)采用耐磨隔热材料;  C、吸气管(35)的隔热:  吸气导管(33)外壁与壳体(23)连接,吸气管(35)外壁有吸气隔热管(34)与缸体(5)上的吸气孔(1)、吸气导管(33)内孔密封和隔热连接,吸气隔热管(3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阿明童夏民
申请(专利权)人:童夏民吉阿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