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式净水槽及净水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783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滤式净水槽,包括集水槽、过滤体、多个调向三通和反向冲水管路,集水槽呈环形,设于反应沉淀池上边沿内侧,集水槽连通有外排口,过滤体环形设于集水槽的下方,多个调向三通均匀的间隔设于集水槽底板上;所述的调向三通包括主通管和反冲管,所述主通管的下端为过滤水进口端,过滤水进口端连通过滤体,主通管的上端为过滤水出口端,过滤水出口端设于集水槽内部,主通管的管身与反冲管的一端连通,在主通管与反冲管对接口的上边沿位置设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翻转导向板,翻转导向板绕转轴进行转动。板绕转轴进行转动。板绕转轴进行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式净水槽及净水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泥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过滤式净水槽及净水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煤泥浓缩池作为冶金、浮选行业的一个核心构筑物,是实现水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设备,其主要由浓缩池和耙式刮泥机构成,用于煤泥浓缩。其运行原理是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水,用水泵把它抽放到浓缩池,通过投加混凝剂实现尾水净化。产生的净水通过浓缩池上部的集水槽回流至清水池,产生的煤泥通过耙式刮泥机汇集到浓缩池底部中心集泥区,然后通过污泥泵输送至加压过滤机。
[0003]目前,煤泥浓缩池的净水槽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仅是用于将上层的清水输送到下一池体内,主要是由于浓缩池并未设置过滤装置,导致来不及沉淀的细小悬浮物通过集水槽的堰板直接进入清水池,当水循环利用时,严重影响浮选指标,尤其精煤、中煤的质量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式净水槽及净水工艺,通过对未及时沉淀的细小悬浮物进行拦截过滤,保证水的处理效果,当水循环利用时,确保精煤、中煤的质量和产量。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滤式净水槽,包括集水槽、过滤体、多个调向三通和反向冲水管路,集水槽呈环形,设于反应沉淀池上边沿内侧,集水槽连通有外排口,过滤体环形设于集水槽的下方,多个调向三通均匀的间隔设于集水槽底板上;所述的调向三通包括主通管和反冲管,所述主通管的下端为过滤水进口端,过滤水进口端连通过滤体,主通管的上端为过滤水出口端,过滤水出口端设于集水槽内部,主通管的管身与反冲管的一端连通,在主通管与反冲管对接口的上边沿位置设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翻转导向板,翻转导向板绕转轴进行转动;当反冲洗未启动时,翻转导向板处于自然垂落状态,翻转导向板通过下限位口定位,主通管连通,形成过滤管路;当反冲洗启动时,翻转导向板向主通管内翻转时,翻转导向板通过上限位口定位,翻转导向板在45
°‑
90
°
之间进行定位,反冲管和主通管的下部管身连通,形成反冲洗管路;所述的反向冲水管路包括主供管和多根分支管,多根分支管一端连接主供管,另一端连通反冲管。
[0006]所述的过滤体采用多个独立的过滤箱,通过支撑托间隔的安装在集水槽底板下方,每个过滤箱内连通一个主通管的过滤水进口端。
[0007]所述的过滤箱采用型材制作成立方体或者圆柱体形状的骨架,骨架外围设过滤网,过滤网采用纤维编织的多孔滤网,或者采用栅条制作的栅条网。
[0008]所述的支撑托包括一对L形支撑架,支撑架的竖向板固定在集水槽、反应沉淀池内壁上,支撑架的横向板作为托板,支撑过滤箱。
[0009]所述的调向三通还包括翻转导向板拉簧,拉簧一端固定于反冲管内壁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翻转导向板上。
[0010]当所述翻转导向板定位于45
°‑
89
°
时,翻转导向板呈椭圆状,上限位口采用斜切口状套筒嵌设在主通管的过滤水进口端,斜切角度与翻转导向板定位角度一致,翻转导向板与套筒下边沿抵触。
[0011]当所述翻转导向板定位于90
°
时,翻转导向板呈圆状,上限位口采用正切口状套筒嵌设在主通管的过滤水进口端,翻转导向板与套筒下边沿抵触。
[0012]所述的调向三通的反冲管前端设有电磁阀。
[0013]一种基于过滤式净水槽的净水工艺,经过斜板冲灰组件沉淀后的清水,再经过过滤式清水槽的过滤处理,清水首先由集水槽下方的过滤体再次净化过滤,通过调向三通将过滤后的净水输送到集水槽中,再由集水槽汇集后集中排放;当过滤一定周期后,周期性的开启反向冲水管路30,对过滤体进行反冲洗,从而提高过滤体的过滤效率。
[0014]本专利技术将过滤式净水槽安装在煤泥浓缩池池壁的上端,当流经斜板沉淀的水通过本本装置时,对水中来不及沉淀的细小悬浮物进行拦截过滤,进一步保证水的处理效果,当水循环利用时,确保了精煤、中煤的质量和产量;其次,调向三通的安装应用,改变了反冲和正常通水的矛盾,翻转导向板在拉簧的作用下,自由改变水的流通方向,不需要其他动力和辅助阀门,即省力又节能;再者,电磁阀的安装应用,通过设置特定的程序,保证了反冲和通水的有序进行,进而确保了正常生产的连续性、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调向三通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调向三通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集水槽1、过滤体、多个调向三通2和反向冲水管路,集水槽1呈环形,在原有反应沉淀池结构上进行改进加装,不改变反应沉淀池原有结构,节省建筑耗材。集水槽1设于反应沉淀池上边沿内侧,集水槽1连通有外排口,集水槽1可采用开口式或者闭口式均可。过滤体环形设于集水槽1的下方,所述的过滤体采用多个独立的过滤箱3,过滤箱3采用长方体结构或者采用圆柱体结构均可,目的是尽可能大的增大过滤面积。通过支撑托4间隔的安装在集水槽1底板下方,每个过滤箱3内连通一个主通管21的过滤水进口端A。过滤箱3采用独立设置,相互之间不再受到牵连影响,过滤箱3作用是对反应沉淀后的水体进行再次的过滤,进一步提高净水标准。所述的过滤箱3采用型材制作成立方体或者圆柱体形状的骨架,过滤箱3的型材可选择金属或者塑钢或者塑料型材均可,骨架外围设过滤网5,过滤网5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型材纤维编织的多孔滤网,或者采用金属或者塑料型材栅条制作的栅条网。所述的支撑托4包括一对L形支撑架,支撑架的竖向板固定在集水
槽1、反应沉淀池内壁上,支撑架的横向板作为托板,支撑过滤箱3。支撑架一根固定在池体上,另一根起到支撑过滤箱3的作用,仅仅需要将过滤箱3放置在横向板上,即可支撑,无需再有其他过多的繁杂安装程序,操作简单,安装便捷。
[0017]多个调向三通2均匀的间隔设于集水槽1底板上,每个调向三通2对应一个过滤箱3,形成一个独立的过滤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调向三通2,改变了原有传统反应沉淀池的净水排放方式,开启一个新的过滤排放方式,提高了净化水的净化效果。
[0018]所述的反向冲水管路包括主供管6和多根分支管7,所述的调向三通2的反冲管22前端设有电磁阀,控制反向冲水管路的通断,多根分支管7一端连接主供管6,另一端连通反冲管22,为反冲清洗过滤箱3提供净水源,净水源优先采用自身净化水,可以减少外置净水管路,从而节省建设成本。
[0019]所述的调向三通2包括主通管21和反冲管22,所述主通管21的下端为过滤水进口端A,过滤水进口端A连通过滤体,主通管21的上端为过滤水出口端B,过滤水出口端B设于集水槽1内部,主通管21的管身与反冲管22的一端连通,在主通管21与反冲管22对接口的上边沿位置设有转轴23,转轴23上套设有翻转导向板24,翻转导向板24绕转轴23进行转动。
[0020]当反冲洗未启动时,翻转导向板24处于自然垂落状态,即0
°
状态,翻转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式净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过滤体、多个调向三通和反向冲水管路,集水槽呈环形,设于反应沉淀池上边沿内侧,集水槽连通有外排口,过滤体环形设于集水槽的下方,多个调向三通均匀的间隔设于集水槽底板上;所述的调向三通包括主通管和反冲管,所述主通管的下端为过滤水进口端,过滤水进口端连通过滤体,主通管的上端为过滤水出口端,过滤水出口端设于集水槽内部,主通管的管身与反冲管的一端连通,在主通管与反冲管对接口的上边沿位置设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翻转导向板,翻转导向板绕转轴进行转动;当反冲洗未启动时,翻转导向板处于自然垂落状态,翻转导向板通过下限位口定位,主通管连通,形成过滤管路;当反冲洗启动时,翻转导向板向主通管内翻转时,翻转导向板通过上限位口定位,翻转导向板在45
°‑
90
°
之间进行定位,反冲管和主通管的下部管身连通,形成反冲洗管路;所述的反向冲水管路包括主供管和多根分支管,多根分支管一端连接主供管,另一端连通反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式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体采用多个独立的过滤箱,通过支撑托间隔的安装在集水槽底板下方,每个过滤箱内连通一个主通管的过滤水进口端,所述的过滤箱采用型材制作成立方体或者圆柱体形状的骨架,骨架外围设过滤网,过滤网采用纤维编织的多孔滤网,或者采用栅条制作的栅条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式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学杨纪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典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