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美琴专利>正文

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56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包括间隔设置的外挡板(1)、中挡板(6)和内挡板(7);在中挡板(6)、内挡板(7)之间设置随动环(8)。中挡板(6)、内挡板(7)扣于由外挡板(1)、外立壁(14)构成的端盖中。此外,在内挡板(7)的端面开设圆弧状平衡槽(3),相对一侧间隔开设有回油孔(11);平衡槽(3)和回油孔(11)连通至外挡板(1)和中挡板(6)隔成的平衡腔(2)。此外,回油孔(11)还通过径向孔(16)连通至由中挡板(6)、内挡板(7)、随动环(8)围成的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炼金等机械密封处,具有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密封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装于转动轴上用于油液密 封的油挡。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下油挡存在内部压力不均,容易发生漏油,对飞溅的油液阻挡效果 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适合转轴安装或安装于轴承端盖处 的油挡,从而达到有效挡油、防止油液泄漏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包括依次间隔设 置的环形外挡板、中挡板和内挡板;外挡板、中挡板、内挡板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套接转轴的 轴孔。而且,中挡板、内挡板在外圆周处由环形立壁(13)连为一体;在中挡板、内挡板以及 立壁构成的空间内设置随动环;在随动环朝向中挡板一侧的端面上开设环形槽,在槽内设 置环状磁力块,随动环通过磁力块贴靠于中挡板上。外挡板外圆周处设置有外立壁,从而外 挡板、外立壁构成端盖形式;而中挡板、内挡板以及立壁恰恰一体扣于端盖内,且立壁的外 壁与外立壁的内壁相接触。此外,由内挡板的端面沿轴向在立壁处开设圆弧状平衡槽,在内 挡板的端面与平衡槽相对一侧的弧线位置间隔开设有回油孔;平衡槽和回油孔连通至由外 挡板、中挡板隔成的平衡腔;在上述立壁上沿径向还开设有径向孔;径向孔将中挡板、内挡 板、随动环以及立壁构成的间隙空间连通至回油孔。本专利技术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其改进还在于,在立壁上沿径向开设有外销孔,相 应于外销孔在随动环的外柱面沿径向孔开设有内销孔,在外销孔、内销孔中设置有止动销, 从而实现随动环的锁定。并且优选方式下,在端面投影上止动销设置于相对平衡槽垂直的 径向两侧,从而避免止动销干涉到平衡槽和回油孔。此外,优选方式下,内挡板与外立壁的端面平齐,在内挡板端面的外圆周上还设置 有遮油板。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的定位,在外立壁的外柱面上还设置有 环形凸缘。最优方式下,外挡板、中挡板和内挡板的轴孔内侧设置有环状的密封齿,外挡板、 中挡板和内挡板利用密封齿封闭套接于转轴上;而随动环的内环则直接贴靠在转轴的柱面 上。本专利技术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炼金等机械密封处,通 过采用腔室填充磁力环、内侧增加阻油板,加大了平衡空间,实现密封空间的多重密封。并 且油挡在缸体内部与油挡内部开通平衡压力孔,使平衡空间向内侧形成等压,使内侧油挡 密封处内外两侧零压差,从而达到最佳密封状态。具体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 下有益效果1、自动恒压、泄压,并实现完全密封,从而避免了内外压差造成的泄漏。2、内挡板一侧密封效果更加显著,密封齿与转子柱面结合紧,充分达到密封效果。3、内挡板能有效遮挡住缸体内甩溅的油夜。4、回油孔实现内部油液的回油,从而达到防止内部油液泄漏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在装配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的端面投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考图1,结和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油挡包括三个依次间隔设置的环形外挡板1、中挡板6和内挡板 7 ;并且外挡板1、中挡板6、内挡板7通过中部的轴孔套接于转轴或转子上。优选方式下,外 挡板1、中挡板6和内挡板7的轴孔内侧设置有环状的密封齿9,用于实现与转子的密封套接。此外,如图1所示,中挡板6、内挡板7在外圆周处由环形立壁13连为一体;并且在 中挡板6、内挡板7以及立壁13构成的空间内设置随动环8。在随动环8朝向中挡板6 — 侧的端面上开设环形槽,在槽内设置环状磁力块5,从而随动环8通过磁力块5贴靠于中挡 板6上。图1中,外挡板1外圆周处还设置有外立壁14,从而外挡板1、外立壁14构成端盖 形式。中挡板6、内挡板7以及立壁13 —体扣于端盖中,并且立壁13的外壁与外立壁14的 内壁密闭接触。此外,为了达到平衡压力的效果,由内挡板7的端面沿轴向在立壁13处开设圆弧 状平衡槽3,在内挡板7的端面与平衡槽3相对一侧的弧线位置间隔开设沿轴向的回油孔 11。平衡槽3和回油孔11均连通至由外挡板1、中挡板6隔成的平衡腔2。而立壁13沿径 向还开设有径向孔16 ;径向孔16用于将中挡板6、内挡板7、随动环8以及立壁13构成的 间隙空间与回油孔11相连通。为了防止随动环8在转子轴向发生窜动,在立壁13和随动环8上沿径向开设有 内、外销孔,在内、外销孔中设置有止动销12。优选方式下,在端面投影上止动销12设置于 与平衡槽3相垂直的径向两侧(如图2所示)。在转子径向,随动环8可适度窜动,调整位 置,并且随动环8的内环以松配合的方式贴靠在转轴的柱面上。为了达到有效防止油液的飞溅,外立壁14可较内挡板7的端面长处一段。或者在 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下,内挡板7与外立壁14的端面平齐,在内挡板7端面的外圆周上设置 有遮油板4 (如图1所示)。而为了本专利技术油挡的整体定位,在外立壁14的外柱面上设置有 环形凸缘15,其作用类似法兰用于结构定位和固定。此外,如图1所示,通常实施方式下,本 专利技术的油封能够保证平衡槽3的槽口与平衡腔2等压的效果,如图1实施方式所示,腔内与 槽口处均维持IOMPa压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 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环形外挡板(1)、中挡板(6)和内挡板(7);所述外挡板(1)、中挡板(6)、内挡板(7)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套接转轴的轴孔;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在外圆周处由环形立壁(13)连为一体;在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以及立壁(13)构成的空间内设置随动环(8);在所述随动环(8)朝向所述中挡板(6)一侧的端面上开设环形槽,在槽内设置环状磁力块(5),所述随动环(8)通过所述磁力块(5)贴靠于所述中挡板(6)上;所述外挡板(1)外圆周处设置有外立壁(14),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以及立壁(13)一体扣于由所述外挡板(1)、外立壁(14)构成的端盖中;所述立壁(13)的外壁与所述外立壁(14)的内壁相接触;由所述内挡板(7)的端面沿轴向在所述立壁(13)处开设圆弧状平衡槽(3),在所述内挡板(7)的端面与所述平衡槽(3)相对一侧的弧线位置间隔开设有回油孔(11);所述平衡槽(3)和所述回油孔(11)连通至由所述外挡板(1)、中挡板(6)隔成的平衡腔(2);而且,所述立壁(13)沿径向开设有径向孔(16);所述径向孔(16)将由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随动环(8)以及立壁(13)围成的间隙空间与所述回油孔(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壁(13)上沿径 向开设有外销孔,所述随动环(8)的外柱面沿径向相对所述外销孔开设有内销孔,在外销 孔、内销孔中设置有止动销(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其特征在于,在端面投影上所述止动 销(12)设置于与所述平衡槽(3)相垂直的径向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立壁(14)的外 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凸缘(15)。5.根据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压无接触自定位油挡,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环形外挡板(1)、中挡板(6)和内挡板(7);所述外挡板(1)、中挡板(6)、内挡板(7)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套接转轴的轴孔;  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在外圆周处由环形立壁(13)连为一体;在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以及立壁(13)构成的空间内设置随动环(8);在所述随动环(8)朝向所述中挡板(6)一侧的端面上开设环形槽,在槽内设置环状磁力块(5),所述随动环(8)通过所述磁力块(5)贴靠于所述中挡板(6)上;  所述外挡板(1)外圆周处设置有外立壁(14),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以及立壁(13)一体扣于由所述外挡板(1)、外立壁(14)构成的端盖中;所述立壁(13)的外壁与所述外立壁(14)的内壁相接触;  由所述内挡板(7)的端面沿轴向在所述立壁(13)处开设圆弧状平衡槽(3),在所述内挡板(7)的端面与所述平衡槽(3)相对一侧的弧线位置间隔开设有回油孔(11);所述平衡槽(3)和所述回油孔(11)连通至由所述外挡板(1)、中挡板(6)隔成的平衡腔(2);而且,所述立壁(13)沿径向开设有径向孔(16);所述径向孔(16)将由所述中挡板(6)、内挡板(7)、随动环(8)以及立壁(13)围成的间隙空间与所述回油孔(1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琴
申请(专利权)人:刘美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