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美琴专利>正文

一种冲压弹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0142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弹片,包括下侧平板部和上侧平板部,所述下侧平板部其沿着水平方向而延伸设置为平板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安置于所述下侧平板部的顶部外侧;第一弹簧部,其通过将位于所述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以上下方向为中心被卷绕,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具备弹性;所述第一弹簧部包括: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呈长圆形;第二弹性臂,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顶部外侧。该冲压弹片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进行收缩是垂直运动,这使得第二弹性臂与第四弹性臂分别能卡入第一弹性臂与第三弹性臂内侧,这使得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在进行收缩后能自行限位,这能保证上侧平板部不会倾斜与位移。会倾斜与位移。会倾斜与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压弹片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为一种冲压弹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这些电子产品数码已经广泛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使电流流通,从而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而冲压弹片是连接器的一种。
[0003]市场上常见的冲压弹片的弹性部在进行挤压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错位和偏移,导致冲压弹片无法稳定开闭并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冲压弹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弹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冲压弹片的弹性部在进行挤压的过程中容易发生错位和偏移,导致冲压弹片无法稳定开闭并容易发生损坏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弹片,包括:下侧平板部,所述下侧平板部其沿着水平方向而延伸设置为平板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安置于所述下侧平板部的顶部外侧;第一弹簧部,其通过将位于所述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以上下方向为中心被卷绕,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具备弹性;所述第一弹簧部包括:第一弹性臂,其折弯处为U形过渡联结;第二弹性臂,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顶部外侧;上端折弯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部的末端;上侧平板部,其连接于所述上端折弯部的外侧表面;所述上侧平板部沿着水平方向而延伸设置为平板状;凸点,其设置于所述上侧平板部的顶部外侧;第二侧板部,其安置于所述下侧平板部远离第一侧板部一侧;第二弹簧部,其连接于所第二侧板部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弹簧部和所述第二弹簧部由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的厚度尺寸大的板簧材料成;所述第二弹簧部通过弯折而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在与所述第一弹簧部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被卷绕;所述第二弹簧部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上端处与所述辅助上侧平板部连结;辅助上侧平板部,其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上侧平板部分离配置。
[0006]优选的,所述下侧平板部与第一侧板部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第一侧板部与第一弹簧部之间呈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臂与第二弹性臂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且第二弹性臂外轮廓与第一弹性臂的内轮廓大小一致,并且第一弹性臂呈长圆形。
[0008]优选的,所述上端折弯部与上侧平板部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上侧平板部通过第一弹簧部构成弹性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上侧平板部的竖直中心线与凸点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且上侧平
板部与辅助上侧平板部之间呈焊接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部包括:
[0011]第三弹性臂,所述第三弹性臂呈长圆形;
[0012]第四弹性臂,其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臂的顶部外侧。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部与第一侧板部沿下侧平板部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第二弹簧部与第二侧板部之间呈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弹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冲压弹片:第二弹性臂与第四弹性臂分别能卡入第一弹性臂与第三弹性臂内侧,这使得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在进行收缩后能自行进行限位,凸点的竖直中心线与上侧平板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这使得对凸点进行按压时,上侧平板部能均匀的对底部的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进行挤压,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能对按压物进行限位,这能避免按压物按压过度造成弹片损坏。
[0015]1、本技术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进行收缩是垂直运动,这使得第二弹性臂与第四弹性臂分别能卡入第一弹性臂与第三弹性臂内侧,这使得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在进行收缩后能自行进行限位,这能保证上侧平板部不会发生倾斜与位移,这能提升弹片的接触稳定性。
[0016]2、本技术凸点的竖直中心线与上侧平板部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这使得对凸点进行按压时,上侧平板部能均匀的对底部的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进行挤压,这使得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和进行同时收缩变形,这能避免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发生错位。
[0017]3、本技术按压物带动第一弹簧部和第二弹簧部在进行弹性形变后,按压物会与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的顶部边缘进行接触,这使得第一侧板部、第二侧板部能对按压物进行限位,这能避免按压物按压过度造成弹片损坏,这有利于提升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冲压弹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冲压弹片的第二侧板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冲压弹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冲压弹片的辅助上侧平板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下侧平板部;2、第一侧板部;3、第一弹簧部;301、第一弹性臂;302、第二弹性臂;4、上端折弯部;5、上侧平板部;6、凸点;7、第二侧板部;8、第二弹簧部;801、第三弹性臂;802、第四弹性臂;9、辅助上侧平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冲压弹片,包括:下侧平板部1,下侧平板部1采用合金材质进行制作,还包括:第一侧板部2,第一侧板部2安置于下侧平板部1的顶部外侧,下侧平板部1与第一侧板部2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第一侧板部2与第一弹簧部3之间呈固定连接,下侧平板部1与第一侧板部2之间采用一体化结构,这能提升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下侧平板部1的底部外侧可以开设小孔,通过向小孔内滴入锡膏,能使弹片与电子设备进行紧密的连
接;第一弹簧部3,其连接于第一侧板部2的外侧表面,第一弹簧部3包括:第一弹性臂301,第一弹性臂301呈长圆形,第二弹性臂302,其连接于第一弹性臂301的顶部外侧,第一弹性臂301与第二弹性臂302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且第二弹性臂302外轮廓与第一弹性臂301的内轮廓大小一致,上端折弯部4,其设置于第一弹簧部3的末端,上侧平板部5,其连接于上端折弯部4的外侧表面,上端折弯部4与上侧平板部5之间呈一体化结构,且上侧平板部5通过第一弹簧部3构成弹性结构,第一弹簧部3通过上端折弯部4能与上侧平板部5进行连接,并且上端折弯部4与第一弹簧部3、上侧平板部5之间均为一体化结构,这能提升设备整体的固定稳定性,通过对上侧平板部5进行按压,能使第一弹簧部3进行收缩,第一弹簧部3内的第二弹性臂302外轮廓与第一弹性臂301的内轮廓大小一致,这使得第一弹性臂301与第二弹性臂302能进行重叠,从而使上侧平板部5进行下移。
[0024]如图2和图4所示,凸点6,其设置于上侧平板部5的顶部外侧,第二侧板部7,其安置于下侧平板部1远离第一侧板部2一侧,第二弹簧部8,其连接于所第二侧板部7的外侧表面,辅助上侧平板部9,其设置于第二弹簧部8的顶部外侧,第二弹簧部8包括:第三弹性臂801,第三弹性臂801呈长圆形;第四弹性臂802,其连接于第三弹性臂801的顶部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弹片,包括:下侧平板部,所述下侧平板部其沿着水平方向而延伸设置为平板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侧板部,所述第一侧板部安置于所述下侧平板部的顶部外侧;第一弹簧部,其通过将位于所述下侧平板部向上方延伸设置,且以上下方向为中心被卷绕,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具备弹性;所述第一弹簧部包括:第一弹性臂,其折弯处为U形过渡联结;第二弹性臂,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顶部外侧;上端折弯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部的末端;上侧平板部,其连接于所述上端折弯部的外侧表面;所述上侧平板部沿着水平方向而延伸设置为平板状;凸点,其设置于所述上侧平板部的顶部外侧;第二侧板部,其安置于所述下侧平板部远离第一侧板部一侧;第二弹簧部,其连接于所第二侧板部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弹簧部和所述第二弹簧部由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比水平方向的厚度尺寸大的板簧材料成;所述第二弹簧部通过弯折而向上方延伸设置,且在与所述第一弹簧部的卷绕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被卷绕;所述第二弹簧部在向上方延伸设置的上端处与所述辅助上侧平板部连结;辅助上侧平板部,其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美琴邓红波
申请(专利权)人:刘美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