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947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河堤航道变形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勘察堤防航道护岸岸墙的倾斜变形状态;根据勘察结果,如果护岸岸墙偏离水平位移不超过50cm时,结合航道护岸岸墙结构(挡土墙或排桩)类型设计具体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反力纠偏复位施工方案;根据纠偏设计方案,在护岸岸墙(挡土墙上方1/3或桩体冠梁1/2处)处靠近顶端方进行打孔并施工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及时解决河堤航道护岸的变形失效问题,通过锚索施加拉力使倾斜的航道岸墙复位,然后挖空岸墙内侧取出松软土层后重新进行土壤回填,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同时具有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应用前景大的特点。应用前景大的特点。应用前景大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河堤航道变形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河堤航道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类内河水闸、泵站、水坝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原河道上下游水势、水流速等均发生改变。在各种诱因情况下,原航道护岸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河堤航道护岸岸墙会向外倾斜变形或下方滑移,对航道的安全运转存在严重隐患。如果河堤航道护岸岸墙未及时得到纠偏复位,倾斜过大严重时会导致河堤航道护岸桩基的折断,严重影响着航道的安全运转,同时也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河堤护岸出现倾斜变形时,应提前及时进行纠偏复位。
[0003]目前针对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问题,主要是在原位进行加固或重建,当采取原位加固方法时,一种是采用灌注桩加固方法,即在岸侧位置直接采用冲孔灌注桩加固,在其冲孔作业时对航道护岸岸墙的扰动较大,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种微型桩加固法比较新颖,施工便捷,但纠偏能力较差;此外通过重建法进行加固需要按照新的规范重新设计施工,施工需要进行大面的开挖且开挖深度较大,同时施工周期长、造价昂贵。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护岸岸墙变形处理时,灌注桩加固方法在其冲孔作业时对航道护岸岸墙的扰动较大,施工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种微型桩加固法比较新颖,施工便捷,但纠偏能力较差;此外通过重建法进行加固需要按照新的规范重新设计施工,施工需要进行大面的开挖且开挖深度较大,同时施工周期长、造价昂贵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所述纠偏复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勘察堤防航道护岸岸墙的倾斜变形状态;
[0008]S2:根据勘察结果,如果护岸岸墙偏离水平位移不超过50cm时,结合航道护岸岸墙结构(挡土墙或排桩)类型设计具体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反力纠偏复位施工方案;
[0009]S3:根据纠偏设计方案,在护岸岸墙(挡土墙上方1/3或桩体冠梁1/2处)处靠近顶端方进行打孔并施工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锚索与水平面夹角为25
°
~35
°
,在挡土墙外侧锚索锚固端安装由工字钢/槽钢制成的反力架;
[0010]S4:在锚索锚固端安装同步千斤顶进行预应力监控,在挡土墙或冠梁顶端布置表层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
[0011]S5:采用螺旋钻掏土或高压旋喷的方式取出/软化护岸岸墙内侧的原状土;
[0012]S6:同步千斤顶协同施加锚索预应力进行护岸岸墙纠偏,表层位移监测点观测纠
偏位移恢复后,锁定锚具;
[0013]S7:纠偏完成后在航道护岸岸墙内侧被掏挖空的位置进行回填土。
[0014]优选的,该纠偏复位方法适用于挡土墙(浆砌块石墙体,扶壁式挡土墙和重力式挡土墙)、排桩(钻孔灌注桩、板桩、预制桩、钢板桩)等护岸岸墙,但不局限于这些。
[0015]优选的,所述施工时承压型反力锚索与水平夹角为25
°
~35
°
,锚索提供的反力特征值为25kN~30kN,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纠偏复位时不局限于使用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也可采用其他类型锚索或锚杆。
[0016]优选的,挡土墙外侧锚索锚固端安装由工字钢/槽钢制成的反力架,增加锚索锚固端的受力面积,需要说明的是,在挡土墙外侧锚索锚固端安装的反力架,不局限于工字钢或者槽钢。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该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能及时解决河堤航道护岸的变形失效问题,通过锚索施加拉力使倾斜的航道岸墙复位,然后挖空岸墙内侧取出松软土层后重新进行土壤回填,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同时具有安全可靠、适用性强、应用前景大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0]图2是钢板桩河堤护岸岸墙倾斜变形及岸墙内侧掏挖原状土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1]图3是钢板桩河堤护岸岸墙纠偏复位及扩大头锚索加固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2]图4是浆砌块石墙体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倾斜变形及岸墙内侧掏挖原状土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3]图5是浆砌块石墙体河堤航道护岸岸墙纠偏复位及扩大头锚索加固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4]图6是扶壁式挡土墙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倾斜变形及岸墙内侧掏挖原状土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5]图7是扶壁式挡土墙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内底板旋喷稀释原状土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6]图8是扶壁式挡土墙河堤航道护岸岸墙纠偏复位及扩大头锚索加固的主视图;
[0027]图9是重力式挡土墙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倾斜变形及岸墙内侧掏挖原状土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8]图10是重力式挡土墙河堤航道护岸岸墙纠偏复位及扩大头锚索加固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29]图11是重力式挡土墙河堤航道护岸岸墙钢管桩加固的示意图;
[0030]图12是重力式挡土墙河堤航道护岸岸墙纠偏复位加固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31]图13是板桩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倾斜变形及岸墙内侧掏挖原状土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0032]图14是板桩河堤航道护岸岸墙纠偏复位及扩大头锚索加固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一: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钢板桩河堤航道护岸岸墙的纠偏复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0036]S1:勘察钢板桩堤防航道护岸岸墙的倾斜变形状态;
[0037]S2:勘察结果设计扩大头锚索纠偏复位施工实施方案;
[0038]S3:掏挖河堤钢板桩航道岸墙内侧的积土;
[0039]S4:安装锚索对钢板桩航道护岸岸墙的变形进行纠偏复位,具体通过锚索施加拉力使倾斜的航道岸墙复位;
[0040]S5:钢板桩航道护岸复位后,在航道护岸岸墙内侧被掏挖空的位置进行回填土。
[0041]实施例二:
[0042]如图3、图4所示的一种浆砌块石墙体航道护岸岸墙的纠偏复位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
[0043]S1:勘察钢板桩堤防航道护岸岸墙的倾斜变形状态;
[0044]S2:根据勘察结果设计扩大头锚索纠偏复位施工实施方案;
[0045]S3:掏挖河堤钢板桩航道岸墙内侧的积土;
[0046]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堤航道护岸岸墙变形纠偏复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复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勘察堤防航道护岸岸墙的倾斜变形状态;S2:根据S1的勘察结果,如果护岸岸墙偏离水平位移不超过50cm时,结合航道护岸岸墙结构(挡土墙或排桩)类型设计具体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反力纠偏复位施工方案;S3:根据纠偏设计方案,在护岸岸墙(挡土墙上方1/3或桩体冠梁1/2处)处靠近顶端方进行打孔并施工承压型囊式扩体锚索,在挡土墙外侧锚索锚固端安装由工字钢/槽钢制成的反力架;S4:在锚索锚固端安装同步千斤顶进行预应力监控,在挡土墙或冠梁顶端布置表层位移监测点进行监测;S5:采用螺旋钻掏土或高压旋喷的方式取出/软化护岸岸墙内侧的原状土;S6:同步千斤顶协同施加锚索预应力进行护岸岸墙纠偏,表层位移监测点观测纠偏位移恢复后,锁定锚具;S7:纠偏完成后在航道护岸岸墙内侧被掏挖空的位置进行回填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立群王蒙蒙李晚李永虎燕浩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远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