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承德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910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引导头,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离引导头的一端突出于导管本体,可以通过收紧一根控制线,使得引导头在控制线的控制下向一侧偏移,进而控制导管本体和引导头发生移动,使得避开障碍物,进而达到引导的效果,从而不必在操作时将导管本体后撤一段距离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减少操作时间,增加控制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在神经手术中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

技术介绍

[0002]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及其周围神经系统,其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人体内各系统的共同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随着当前生产自动化和交通机械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机械伤害、化学药物、局部缺血、以及肿瘤等原因都会造成周围神经损伤。由于周围神经损伤所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一直是神经等相关学科研究的重点。
[0003]随着医学、生物学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采用神经导管修复神经损伤成为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神经修复方法。目前,制备用于神经导管的材料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胶原蛋白、明胶、纤维蛋白、壳聚糖等,此类材料的优点是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但机械性能较差;另一类为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乙烯醇等,此类材料的优点是材料性能的可控性更强。
[0004]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有时为了减少创伤面需要使用神经导管抵达患病处然后进行给药、病灶处理等下一步操作。神经导管在伸入患者病患处时有时会遇到阻碍物影响神经导管的介入,现有的神经导管在引导头上并不能改变方向,只能将神经导管向后拔出,再次进行插入,这样增加医生的操作难度,给患者增加治疗痛苦,加大了手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神经导管在介入人体时不能改变方向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
[0006]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引导头,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离引导头的一端突出于导管本体。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头与导管本体一体设置,且所述引导头的顶部为球面,所述引导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至少有三个且等距设置在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所述容纳腔在引导头的一端为封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头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控制线连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置在容纳腔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引导头的外壁面上设置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螺旋设置至导管本体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管本体为聚乳酸管、聚己内酯管、聚乙烯醇管中的一种。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导管本体的一端开设有引导头,引导头的顶部为球面,球面的引导头在前进时能够将前方的阻碍物顶开,在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腔,在容纳腔内安装有控制线,在导管本体上的容纳腔便于控制线的操作,使得控制线能够始终在导管本体一侧壁上,防止控制线交叉缠绕,便于控制。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在使用时若在介入时遇到需要避让的部位,在三个支点的作用下可以收紧一根控制线,使得引导头在控制线的控制下向一侧偏移,进而控制导管本体和引导头发生移动,使得避开障碍物,进而达到引导的效果,从而不必在操作时将导管本体后撤一段距离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减少操作时间,增加控制性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分段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导管本体与容纳腔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导管本体;101、引导头;102、螺纹槽;2、固定环;3、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其中导管本体为聚乳酸管、聚己内酯管、聚乙烯醇管中的一种,使用高分子材料生产技术成熟,柔韧性强,可抗压,加工工艺先进,便于制造,增强导管本体1的可控性。
[0021]在导管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引导头101,引导头101与导管本体1一体设置,引导头101位于导管本体1的前端,使得导管本体1在介入人体内时引导头101在前端通过医生控制逐渐进入人体,到达病灶,进而进行治疗操作。并且引导头101的顶部为球面,球面的引导头101在前进时能够将前方的阻碍物顶开,在引导头10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开口便于在操作过程中进行引流,也可在找到病患处后进行给药治疗,便于后续的操作,增加操作空间,便于医生使用。
[0022]在导管本体1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容纳腔3,容纳腔3使用在导管本体1的内壁上覆膜,容纳腔和导管本体胶结,但是容纳腔3的壁厚小于导管本体1的壁厚,使得容纳腔3具有一定的弯折特性,便于后续的操作。并且容纳腔3至少有三个且等距开设
在导管本体1的内壁上,容纳腔3在引导头101的一端为封口,在容纳腔3内安装有控制线,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101的内壁连接,使得在使用时在三个支点的作用下控制线在使用时若在介入时遇到需要避让的部位,可以收紧一根控制线,使得引导头101在控制线的控制下向一侧偏移,进而控制导管本体1和引导头101发生移动,使得避开障碍物,进而达到引导的效果,从而不必在操作时将导管本体1后撤一段距离造成对患者的伤害,减少操作时间,增加控制性能。并且控制线在容纳腔3内,容纳腔3对控制线有收纳作用,控制线不会与导管本体1的药液或者人体组织液产生接触,保证操作安全性,不会发生阻塞的情况,增强使用性能。在引导头101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与控制线连接的固定环2,并且固定环2安装在容纳腔3内,控制线远离引导头101的一端突出于导管本体1,使用固定环2增加控制线的连接点,并且固定环2的固定面积与控制线的固定点的连接面积较大,使得在使用控制线控制引导头101的方向时,抵接面更广,并且便于控制线与固定环2连接,易于控制,增强操作性。
[0023]在引导头101的外壁面上还可以开设螺纹槽102,并且螺纹槽102螺旋开设至导管本体1上,螺纹槽102在使用时使得在遇到较窄的空间需要穿过时,可以转动导管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所述导管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引导头,所述导管本体的内壁上沿导管本体长度方向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一端与引导头的内壁连接,所述控制线远离引导头的一端突出于导管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头与导管本体一体设置,且所述引导头的顶部为球面,所述引导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引导功能的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彦芳李砚超王玲玲崔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