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5899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8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确定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范围S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荷分配方法,特别是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属于空压系统控制


技术介绍

[0002]集中供气的空压站或大型空分设备由于供气量大,需要多台空气压缩机组网运行。这些设备具有独立的自动控制系统,能够检测管网压力,通过数学和逻辑运算控制负荷,使设定压力和管网压力维持在可接受的偏差带内。多台空气压缩机组网运行在管网负荷发生变化时,压缩机个体对这种变化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如果管网的这种变化已经超出了某台压缩机的调节死区,压缩机就进入正向或反向调节(增大或减小负荷);而对于管网变化没有超出调节死区的压缩机则不做出调节行为。如果单机容量相比于系统容量小的多的情况下,这种调节可以导致压缩机个体负载大幅度变化,甚至于进入效率低下的放空调节。依靠熟练技术人员分析给出调节策略虽然一定程度改善了低效运行的状况,但离最优化运行仍然相去甚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达到最佳的空压站负荷分配的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实现最佳的空压站负荷分配策略。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确定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范围SL

SH,其中,SL是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H是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上限值;S2、获取空压站管网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并且通过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除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上限值SH,求得商Q1和余数Y1;S3、将余数Y1与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进行比较;S4、若余数Y1≥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则进入运行模式1,确定运行的压缩机的数量M=Q1+1,其中,Q1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最后一台压缩机以余数Y1进气量运行;S5、若余数Y1<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则计算出余数Y1与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之间的差值v=SL

Y1;S6、计算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区间q=SH

SL,将差值v除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区间q,得到商Q2和余数Y2;S7、此时进入运行模式2,确定运行的压缩机的数量M=Q1+1,其中,Q1

Q2

1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一台压缩机以SH

Y2进气量运行,Q2台压缩机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运行。
[000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范围SL

SH的确定通过采集单台压缩机的运行信息并对压缩机负载进行分析获得。
[0006]进一步地,定期获取空压站管网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并计算空压站管网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与上一时刻的流量总消耗SFO的差值SFX=SF

SFO,若上一时刻空压站处于运行模式1,则计算Y1+SFX的值并判断其是否位于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范围SL

SH内,若位于,则最后一台压缩机以Y1+SFX的进气量运行。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若商Q2≥商Q1时,此时进入运行模式3,运行模式3包含方案a和方案b,最终比较方案a与方案b的实际运行负荷并选取实际运行较小的方案作为运行模式3最终的运行方案。
[0008]进一步地,所述方案a为Q1+1台压缩机均运行在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此时Q1+1台压缩机的总的实际运行负荷为SL*(Q1+1)。
[0009]进一步地,所述方案b为Q1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最后一台压缩机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运行,此时Q1+1台压缩机的总的实际运行负荷为Q1*SH+SL。
[00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通过将系统内压缩机尽可能运行在满负荷状态下,并保证所有压缩机均运行在高效运行状态下,从而得到了最佳的空压站负荷分配策略,有效降低整个空压站管网的功率消耗;2、本专利技术在整体供气量不便的情况下,利用压缩机调节性能将防空的压缩空气利用起来,降低系统功率消耗,减少或消除由于压缩空气排空带来的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的压缩机效率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到预定技术目的而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晰、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如图1所示,确定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范围SL

SH,其中,SL是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H是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上限值。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范围SL

SH的确定通过采集单台压缩机的运行信息并对压缩机负载进行分析获得。
[0014]S2、获取空压站管网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并且通过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除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上限值SH,求得商Q1和余数Y1。
[0015]举例来说,有一个系统,由4台在运压缩机组成,通过优化运行第一步“减少或避免放空情况的存在”原则,分配到每一台压缩机的负荷为75%,这时单台压缩机均处于70%

100%(即SL

SH)较高效率(相对于SL70%以下调节区域而言)区域,但相对于SH100%负荷的情况,效率还是相对低一些。分析发现4台在运压缩机运行负荷(这里指产气量)为4*75%=3,假
如以3台压缩机满负荷(100%负荷)运行另一台退出运行,产气量为3*100%=3,也可以达到前述4台压缩机的产气量。由于后一种运行方式中压缩机满载运行,效率最高,所以在产气量不变的情况下总体功率消耗更低。
[0016]因此我们采用通过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除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上限值SH进行求商和求余的方式,保证压缩机尽可能的满载运行,提升总体的效率。
[0017]S3、将余数Y1与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进行比较。
[0018]S4、若余数Y1≥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则进入运行模式1,确定运行的压缩机的数量M=Q1+1,其中,Q1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最后一台压缩机以余数Y1进气量运行。
[0019]S5、若余数Y1<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则计算出余数Y1与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站负荷自动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确定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范围SL

SH,其中,SL是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H是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上限值;S2、获取空压站管网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并且通过当前的流量总消耗SF除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上限值SH,求得商Q1和余数Y1;S3、将余数Y1与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进行比较;S4、若余数Y1≥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则进入运行模式1,确定运行的压缩机的数量M=Q1+1,其中,Q1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最后一台压缩机以余数Y1进气量运行;S5、若余数Y1<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则计算出余数Y1与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之间的差值v=SL

Y1;S6、计算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区间q=SH

SL,将差值v除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区间q,得到商Q2和余数Y2;S7、此时进入运行模式2,确定运行的压缩机的数量M=Q1+1,其中,Q1

Q2

1台压缩机满负荷运行,一台压缩机以SH

Y2进气量运行,Q2台压缩机以单台压缩机高效运行的流量调节的下限值SL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站负荷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张兵顾亚龙金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金通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