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及微型桩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864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及微型桩基,包括钢筋组件、注浆组件、临时封堵件以及注浆盖,注浆组件包括第一注浆管及第二注浆管,第一注浆管的底端呈开口设置,第二注浆管的底端密封设置,第二注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注浆单元,每个注浆单元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布设的注浆孔,临时封堵件包括密封设置于第一注浆管的底端的第一堵件以及用于临时封堵第二注浆管的注浆孔的第二堵件,注浆盖用于设置于微型桩基的顶部并密封封堵微型桩基。通过此注浆系统制成的微型桩基提高了微型桩基的注浆压力和桩周土层中的注浆量,以增强桩周土刚度和承载能力,促进微型桩基与桩周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增强了桩土抗弯承载力。桩土抗弯承载力。桩土抗弯承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及微型桩基


[0001]本技术涉及微型桩基注浆
,尤其是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及微型桩基。

技术介绍

[0002]微型桩一般是指桩径小于400mm,长细比大于30,采用钻孔、强配筋和压力注浆施工工艺的灌注桩,目前微型桩基广泛应用在公路边坡的加固工程中,它具有施工安全、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
[0003]而在微型桩基施工中的关键工艺是注浆,现有技术中施工大多采用普通灌浆法,即自孔底至孔口灌浆,注满微型桩基孔为止,通常采用无压灌浆,因为若施加注浆压力,浆液则会沿着钢筋溢出孔口,故这种注浆方式对土层的注浆量少,无法形成微型桩基与注浆土层结合的复合地基,浆液对土层的渗透半径小,加固效果不理想。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及微型桩基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注浆方式对土层的注浆量少,无法形成微型桩基与注浆土层结合的复合地基,浆液对土层的渗透半径小,加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用于对微型桩基进行注浆,包括钢筋组件、注浆组件、临时封堵件以及注浆盖,所述钢筋组件用于沿竖向放置于所述微型桩基内;其中,
[0007]所述注浆组件包括用于预埋于所述钢筋组件内的第一注浆管及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的底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二注浆管的底端密封设置,所述第二注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注浆单元,每个所述注浆单元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注浆管的周向间隔布设的注浆孔;
[0008]所述临时封堵件包括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注浆管的底端的第一堵件以及用于临时封堵所述第二注浆管的所述注浆孔的第二堵件;
[0009]所述注浆盖用于设置于所述微型桩基的顶部并密封封堵微型桩基孔。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浆管偏心设置于所述钢筋组件内,所述第二注浆管与所述钢筋组件同轴心线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注浆单元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注浆单元沿竖向间隔排布,沿竖向相邻的所述注浆单元的所述注浆孔沿周向错位排布。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注浆管的顶端设置有用于监测注浆压力的压力表。
[0013]优选地,每个所述注浆单元包括四个所述注浆孔,四个所述注浆孔沿周向均匀分布。
[0014]优选地,每个所述注浆孔的孔径为3mm~6mm。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堵件和所述第二堵件均为胶布。
[0016]优选地,所述压力表的注浆压力控制在0.6MPa~1.0MPa。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微型桩基,采用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制成,包括预先成型桩基,所述预先成型桩基内预埋有所述钢筋组件;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注浆管注浆形成的初步成型桩基;包括通过所述第二注浆管注浆形成的后成型桩基,所述后成型桩基内预埋有所述第二注浆管,以及设于所述微型桩基的顶部并用于密封微型桩基孔顶部的所述注浆盖。
[0018]优选地,所述注浆盖的材料为C20混凝土。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包括钢筋组件、注浆组件、临时封堵件以及注浆盖,钢筋组件用于沿竖向放置于微型桩基内,注浆组件用于内置于钢筋组件内,注浆组件包括用于预埋于钢筋组件内的第一注浆管及第二注浆管,第一注浆管的底端呈开口设置,第二注浆管的底端密封设置,第二注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注浆单元,每个注浆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二注浆管的周向间隔布设的注浆孔,临时封堵件包括密封设置于第一注浆管的底端的第一堵件以及用于临时封堵第二注浆管的注浆孔的第二堵件,注浆盖用于设置于微型桩基的顶部并密封封堵微型桩基。通过此注浆系统制成的微型桩基提高了微型桩基的注浆压力和桩周土层中的注浆量,以增强桩周土刚度和承载能力,因浆液渗入桩周土与桩周土结合,促进微型桩基与桩周土形成复合地基,从而增强了桩土抗弯承载力。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微型桩基注浆前的立面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的微型桩基注浆前的平面示意图。
[0024]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0025]附图标号说明:
[0026]10、钢筋组件;20、注浆组件;210、第一注浆管;220、第二注浆管;221、注浆孔;30、临时封堵件;40、注浆盖;50、微型桩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0]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1]请参阅附图1

2,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的一种微型桩基50自封闭注浆系统,用于对微型桩基50进行注浆,包括钢筋组件10、注浆组件20、临时封堵件30以及注浆盖40,所述钢筋组件10用于沿竖向放置于所述微型桩基50内。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注浆施工大多采用普通灌浆法,即自孔底至孔口灌浆,注满微型桩基50孔为止,通常采用无压灌浆,因为若施加注浆压力,浆液则会沿着钢筋溢出孔口,故这种注浆方式对土层的注浆量少,无法形成微型桩基50与注浆土层结合的复合地基,浆液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用于对微型桩基进行注浆,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组件、注浆组件、临时封堵件以及注浆盖,所述钢筋组件用于沿竖向放置于所述微型桩基内;其中,所述注浆组件包括用于预埋于所述钢筋组件内的第一注浆管及第二注浆管,所述第一注浆管的底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第二注浆管的底端密封设置,所述第二注浆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竖向间隔排布的注浆单元,每个所述注浆单元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二注浆管的周向间隔布设的注浆孔;所述临时封堵件包括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注浆管的底端的第一堵件以及用于临时封堵所述第二注浆管的所述注浆孔的第二堵件;所述注浆盖用于设置于所述微型桩基的顶部并密封封堵微型桩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浆管偏心设置于所述钢筋组件内,所述第二注浆管与所述钢筋组件同轴心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单元的数量为八个,八个所述注浆单元沿竖向间隔排布,沿竖向相邻的所述注浆单元的所述注浆孔沿周向错位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桩基自封闭注浆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道平李慧丽胡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