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859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属于潜水电机调压技术领域;包括散热室、承压底座、底座、第一调压膜、第二调压膜;散热室、承压底座均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底座、第一调压膜、第二调压膜均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散热室固定于潜水电机的承压座尾端;承压底座一端开口与散热室远离承压座的一端开口相对接,另一端开口内侧固定有第一调压膜,第一调压膜的开口将承压底座的开口所包围;底座固定于承压底座远离散热室的一端,底座的开口将承压底座的开口所包围;第二调压膜设置于底座内部,第二调压膜的开口将承压底座的尾端开口所包围;解决了现有的潜水电机在深度过大时容易导致调压结构失能而造成电机损坏的问题。坏的问题。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潜水电机调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潜水电机作为潜水电泵主要动能的提供装置,随这潜水电泵的农业和工业化应用,地下动水位年年降低,要求潜水电泵在应用过程中潜入深度逐年增加,潜水电机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电机内腔压力逐渐增大,之前普通的结构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调压结构失能的情况,调压结构失能后引起潜水电机烧毁等现象,造成经济损失。
[0003]现有的潜水电机,如图1、2所示,在潜水电机的尾端设置有一个现有承压座1,现有承压座1在尾端方向设置有一个开口的环形内壁5,在环形内壁5的开口处设置有一个现有承压底座2,现有承压底座2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现有承压底座2朝向现有承压座1的一侧开口套接于现有承压座1的环形内壁5开口处,并且在二者的连接处通过周圈设置的多个双头螺栓以及螺母相固定连接。现有承压底座2远离现有承压座1的一侧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压盖3,密封压盖3通过周圈的螺钉固定于现有承压底座2的开口外侧。通过密封压盖3的封闭,现有承压底座2以及现有承压座1环形内壁5内部的空间组合形成一个承压腔。在密封压盖3与现有承压底座2之间设置有一个现有调压膜4,所述现有调压膜4为一侧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现有调压膜4的开口朝向密封压盖3一侧,现有调压膜4的主体部分通过现有承压底座2远离现有承压座1一侧的开口伸入现有承压底座2内部。现有调压膜4的开口处外边缘设置有一个环形压接部6,现有调压膜4的环形压接部6压接于密封压盖3与现有承压底座2开口之间,并且通过螺钉相固定。现有调压膜4的侧壁为折叠结构,使得现有调压膜4可以沿着潜水电泵的轴向在承压腔内部进行折叠。
[0004]如上所述的潜水电机,调压范围只有现有调压膜4内部的空间,调压范围小,承压能力也有限,当电机潜入深度较深时,调压膜受力形变,再加上电机高速运转,产生的内作用力,现有调压膜4受力足够大时就会发生破裂,破裂后电机内腔密封冷却水漏出,随着转子高速运转在电机内部形成旋转真空地带,电机温升随电机旋转升高,导致电机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解决现有的潜水电机在深度过大时容易导致调压结构失能而造成电机损坏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包括散热室、承压底座、底座、第一调压膜、第二调压膜;所述散热室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固定于潜水电机的承压座尾端;所述承压底座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一端开口与散热室远离承压座的一端开口相对接,另一端开口内侧固定有第一调压膜,第一调压膜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第一调压膜的开口朝向承压底座远离散热室的一端开口处并将承压底座的开口所包围;所述底座为一端开口
的圆筒状结构,固定于承压底座远离散热室的一端,底座的开口将承压底座的开口所包围;第二调压膜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设置于底座内部,第二调压膜的开口将承压底座远离散热室的一端开口所包围。
[0008]进一步的,散热室通过双头螺栓以及螺母与承压座尾端相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承压底座远离散热室一端的开口内径小于靠近散热室一端的开口内径。
[0010]进一步的,底座在其开口处外边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固定圈,固定圈与承压底座端面相接触,并且通过周圈的多个双头螺栓以及螺母将底座的固定圈、承压底座、散热室相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的,第二调压膜的开口处外边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压接圈,第二压接圈压接于底座的固定圈与承压底座的端面之间,从而将第二调压膜固定于底座内部。
[0012]进一步的,第一调压膜的侧壁为折叠结构。
[0013]进一步的,第一调压膜在其开口处外边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压接圈,第一调压膜的第一压接圈与承压底座远离散热室一端的开口内侧面相接触,并且通过一个环形的调压盖将第一调压膜的第一压接圈固定于承压底座远离散热室一端的开口内侧面上。
[0014]更进一步的,在底座的底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开孔。
[0015]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相对于现有的一级调压结构,升级为二级调压结构,与之前的调压结构相比较可压缩空气范围增大,调压承载能力增大,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第二级调压结构开始工作,第二级调压结构承受的是空气压缩量后产生的压力,是一级承压卸力后的剩余压力,通过第二级调压结构能够很好的保护电机的密封性能,防止调压失能而引起潜水电机的损坏,能有效避免调压结构失能的现象,提高电机运行的可靠行,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是现有的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其中,1为现有承压座、2为现有承压底座、3为密封压盖、4为现有调压膜、5为环形内壁、6为环形压接部、7为承压座、8为散热室、9为承压底座、10为底座、11为第一调压膜、12为第二调压膜、13为第一压接圈、14为调压盖、15为第二压接圈、16为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被此限制。
[0024]如图3、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将原有的承压座7环形内壁5取消,代替原有的环形内壁5而设置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的散热室8,散热室8的一端开口与潜水电机的承压座7尾端相接触,并且通过双头螺栓以及螺母与承压座7尾端相固定连接。
[0025]散热室8远离承压座7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的承压底座9,承压底座9的一端开口与散热室8的远离承压座7的一端开口相接触。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一端的开口内径小于靠近散热室8一端的开口内径。
[0026]在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的一端设置有一个底座10,所述底座10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开口一侧朝向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的一端端面,底座10在其开口处外边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固定圈16,固定圈16与承压底座9端面相接触,并且通过周圈的多个双头螺栓以及螺母将底座10的固定圈16、承压底座9、散热室8相固定连接。
[0027]在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的一端开口处内侧设置有一个第一调压膜11,第一调压膜1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室(8)、承压底座(9)、底座(10)、第一调压膜(11)、第二调压膜(12);所述散热室(8)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固定于潜水电机的承压座(7)尾端;所述承压底座(9)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一端开口与散热室(8)远离承压座(7)的一端开口相对接,另一端开口内侧固定有第一调压膜(11),第一调压膜(1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第一调压膜(11)的开口朝向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的一端开口处并将承压底座(9)的开口所包围;所述底座(10)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固定于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的一端,底座(10)的开口将承压底座(9)的开口所包围;第二调压膜(12)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设置于底座(10)内部,第二调压膜(12)的开口将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的一端开口所包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室(8)通过双头螺栓以及螺母与承压座(7)尾端相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调压承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承压底座(9)远离散热室(8)一端的开口内径小于靠近散热室(8)一端的开口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潜水电机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宁克法耿尚友薛少辉王帅杰马鹏远闫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海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