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铝合金模板配套使用的狭窄变形缝支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858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是一种与铝合金模板配套使用的狭窄变形缝支模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两种在变形缝处进行施工的方法存在无法保证建筑物成型质量、铝合金墙模板不易支设的问题。一种与铝合金模板配套使用的狭窄变形缝支模装置,包括内模板、外模板;内模板的内表面固定有内龙骨,外模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外龙骨;内龙骨与外龙骨通过若干根对拉螺杆固定连接;两块内模板的顶端中部各固定有一个吊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变形缝处支设模板的目的,且两块内模板的刚度以及平整度均能够得到保证,提高了浇筑后的建筑物的成型质量;利用塔吊以及吊环能够将内模板吊运至变形缝内,解决了变形缝处空间狭窄,难以支设模板的问题。难以支设模板的问题。难以支设模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铝合金模板配套使用的狭窄变形缝支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是一种与铝合金模板配套使用的狭窄变形缝支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防止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产生变形进而导致建筑物开裂甚至被破坏,通常在浇筑建筑物成型时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留设变形缝,自基础以上将建筑物的墙体、楼层板、屋顶等构件断开,通常变形缝的宽度不大于300mm;目前,应用铝合金模板进行建筑物浇筑施工时,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在变形缝处进行施工,一是填塞施工法,使用挤塑板等填充物在变形缝处进行填塞,然后搭设变形缝两侧的铝合金模板,进行整体浇筑;二是分步浇筑法,将变形缝两侧的砼结构墙体分为两个施工阶段,先搭设一侧的铝合金模板,浇筑完成后,借助先浇筑的砼结构墙体搭设另一侧的铝合金模板,并完成建筑物的浇筑施工。
[0003]然而实践表明,现有的两种在变形缝处进行施工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挤塑板等填充物质地轻软,拼装时垂直度、平整度均不易控制,且填充物会由于两侧混凝土浇筑产生的侧压力而发生偏移、变形,在紧固铝合金模板时,砼内撑也容易顶入填充物中,导致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铝合金模板配套使用的狭窄变形缝支模装置,包括变形缝(1)以及分别位于变形缝(1)左侧、右侧的结构楼板(2),每块结构楼板(2)的上方均设置有一块铝合金顶模板(3),两块铝合金顶模板(3)呈齐平设置;每块铝合金顶模板(3)的前端、后端各固定有其底端均与结构楼板(2)固定连接的铝合金前模板、铝合金后模板;其特征在于:每块铝合金顶模板(3)与位置匹配的结构楼板(2)之间设置有位于变形缝(1)内侧且沿纵向设置的内模板(4)、位于变形缝(1)外侧且沿纵向设置的外模板(5);每块内模板(4)的顶端均与铝合金顶模板(3)的上表面齐平;两块内模板(4)的内表面各固定有沿纵向设置且沿上下分布的若干根内龙骨(6),两块外模板(5)的外表面各固定有与若干根内龙骨(6)位置匹配的若干根外龙骨(7);位于左侧的各根内龙骨(6)与位于左侧的各根外龙骨(7)之间、位于右侧的各根内龙骨(6)与位于右侧的各根外龙骨(7)之间各通过若干根呈阵列分布的对拉螺杆(8)固定连接;两块外模板(5)的顶端、前端、后端各固定有一根分别紧贴于铝合金顶模板(3)、紧贴于铝合金前模板、紧贴于铝合金后模板的阴角转角模板(9);两块铝合金顶模板(3)的上表面共同搭设有若干根沿前后均布的支撑杆(10),两块铝合金前模板的前表面、两块铝合金后模板的后表面各共同搭设有若干根沿上下均布的支撑杆I;每根支撑杆(10)的两端、每根支撑杆I的两端各通过两个螺栓(11)与位置匹配的阴角转角模板(9)固定连接;两块内模板(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桂芳樊宇王建宝景绚郝力亭王彩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