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以及电路切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841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以及电路切换方法,包括灯组LED1、灯组LED2,电源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导通电路和第二导通电路,所述第一导通电路连接于所述灯组LED2,所述第二导通电路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所述第一导通电路和所述第二导通电路由电源正负极之间输入电压控制通断以使得所述灯组LED1、所述灯组LED2串联或者并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线路实现宽电压LED应用,电压低时,两路LED并联工作,电压高时,两路LED串联工作。两路LED串联工作。两路LED串联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以及电路切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电源线路领域,具体是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以及电路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个LED灯串在一起工作时,会因电压的大小而发生电流紊乱等现象。由于灯串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输入电压是不同的,因此,如何让灯串在不同的电压下保持稳定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由安装工人根据该环境的电压大小来选择对应的LED灯,灯串只能根据现有电压大小来选择,而无法自动匹配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以及电路切换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简单的线路实现宽电压LED应用,电压低时,两路LED并联工作,电压高时,两路LED串联工作。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包括灯组LED1、灯组LED2,电源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导通电路和第二导通电路,所述第一导通电路连接于所述灯组LED2,所述第二导通电路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所述第一导通电路和所述第二导通电路由电源正负极之间输入电压控制通断以使得所述灯组LED1、所述灯组LED2串联或者并联。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通电路的正极连接于电源正极V+,所述第一导通电路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2。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通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电源正极V+,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为三路,第一路连接电阻R1,电阻R1连接于电源正极V+,第二路连接光耦P1的集电极,第三路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电源正极V+,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所述二极管D1、所述光耦P1的发射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第一导通电路的负极。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通电路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所述第二导通电路的负极连接于电源负极V-。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通电路包括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为三路,第一路连接电阻R3,电阻R3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第二路连接光耦P2的集电极,第三路连接有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所述二极管D2、所述光耦P2的发射极均连接于电源负极V-;光耦P2的阳极A脚连接有二极管D3,所述二极管D3连接有电阻R5,所述电阻R5连接于电源正极V+,光耦的阴极连接于电源负极V-。
[0009]进一步地,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还连接有二极管D4,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2的正极。
[0010]进一步地,所述灯组LED2的负极还连接有恒流管H,恒流管H连接于电源负极V-。
[0011]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切换方法,包括:
[0012]并联:当电源正极V+、电源负极V-之间输入电压大于110V小于150V时,二极管D3阻断没有电流,光耦P1和光耦P2的A点和B点没有电流,光耦P1和光耦P2不工作,灯组LED1和灯组LED2并联工作,二极管D4阻断流经灯组LED2的电流流到三极管Q4回路,此时:灯组LED2支路:二极管D1选取10V稳压值,导致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组成的达林顿管开启,电流从电源正极V+输入,经过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的达林顿管,经过电阻R2限流电阻,经过灯组LED2,经过恒流管H,最终到电源负极V-;灯组LED1支路:二极管D2选取10V稳压值,导致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组成的达林顿管开启,电流从电源正极V+输入,经过灯组LED1,经过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达林顿管,经过电阻R4限流电阻;最终到电源负极V-;
[0013]串联:当电源正极V+、电源负极V-之间输入电压大于150V小于220V时,二极管D3导通,光耦P1和光耦P2的A点和B点有电流,光耦P1和光耦P2工作,同时拉低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两端电压,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不工作,灯组LED1和灯组LED2串联工作:电流从电源正极V+输入,经过灯组LED1,经过二极管D4,经过灯组LED2,经过恒流管H,最终到电源负极V-。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5]采用简单的线路实现宽电压LED应用,电压低时,两路LED并联工作,电压高时,两路LED串联工作。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
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3]实施例:
[0024]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组LED1、灯组LED2,电源正负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导通电路和第二导通电路,所述第一导通电路连接于所述灯组LED2,所述第二导通电路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所述第一导通电路和所述第二导通电路由电源正负极之间输入电压控制通断以使得所述灯组LED1、所述灯组LED2串联或者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电路的正极连接于电源正极V+,所述第一导通电路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通电路包括三极管Q1和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于电源正极V+,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为三路,第一路连接电阻R1,电阻R1连接于电源正极V+,第二路连接光耦P1的集电极,第三路连接有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于电源正极V+,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2;所述电阻R2、所述二极管D1、所述光耦P1的发射极相互连接共同作为所述第一导通电路的负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通电路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所述第二导通电路的负极连接于电源负极V-。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电压LED照明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通电路包括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分为三路,第一路连接电阻R3,电阻R3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第二路连接光耦P2的集电极,第三路连接有二极管D2;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于所述灯组LED1的负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有电阻R4;所述电阻R4、所述二极管D2、所述光耦P2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方晶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