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9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由多种造型的几何体框架作为基本单元,通过将若干框架基本单元按照一定的模数关系装配组合成整栋框架主体结构后,在其上进一步装配楼面、墙面、屋面、门、窗、地面、屏风、遮阳板、隔断、太阳能电池板、格栅、太阳能集热板、植物种植附着板、保温层、防水层、檐沟、落水管等等建筑构件,组装成整栋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灵活,可室可院、可房可场、可开可合、可亭可仓、可曲可直、可虚可实,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类型建筑的功能要求;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抗震救灾、防疫抢险、紧急救援、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等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态建筑的特点。能源的生态建筑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


[0001]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相应涉及旧区改造、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环境景观、抗震救灾、防疫抢险、紧急救援、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等工程
具体涉及由多种造型的几何体框架作为基本单元;装配组合而成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其特点是建筑空间组合非常灵活;可室可院、可房可场、可开可合、可亭可仓、可曲可直、可虚可实,最大限度的满足各种类型建筑的功能要求。并能够根据用户要求及时调整各框架基本单元的组合关系和空间位置,使建筑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可使整栋建筑造型灵活多变,呈现出形态各异的建筑艺术效果。

技术介绍

[0002]在公知的
,现有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布置及空间组合等一成不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使用要求的变换,建筑功能的转变,既有建筑无法适应这些变化。同时,建筑造型固定不变,只能被动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陈旧老化。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建筑平面布局、空间组合、整体造型的多变重构,与时俱进地满足新的要求,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建筑形态及艺术风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出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固定不变,无法适应用户使用要求的变换,功能的转变,不能灵活改变平面布局、空间组合、整体造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包括由柱、梁组成的框架基本单元,柱、梁可以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铝合金等等材料。
[0005]优先的,所述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的框架基本单元,由柱、梁构成结构构件,柱、梁的形状可做成直线、曲线、弧线、折线等等形状,以便构成可曲可直、形态各异的框架基本单元,柱、梁的数量则构成三棱锥、立方体、多面体、多曲面体等等几何形状的框架基本单元。每个框架基本单元作为主体结构骨架,在三维空间的各个平面上根据空间位置,可以在其上组装楼面、墙面、屋面、门、窗、地面、屏风、格栅、植物种植附着板等等板类构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基本空间单元;也可以从各层平面中选择局部位置,根据空间组合的变化要求,组装不同构件,从而形成半封闭或开敞的基本空间单元。比如:如果只在框架基本单元顶部位置装配屋面板;则组成一个类似“亭”的开敞基本空间单元。如果仅在框架基本单元底部装配地面,则组成一个类似“场”的室外开放基本空间单元。如果在局部位置仅装配墙面、地面、屏风、格栅、植物种植附着板等等构件;再配合放置树木、花卉等景观植物,则组成一个类似“庭院”的半封闭的基本空间单元。如果在框架基本单元均装配墙面、门、窗、地面、屏风、格栅、植物种植附着板、太阳能集热板等等板类构件,则组成一个类似“标准间”的封闭的基本空间单元。总之,可根据需要组装成各种用途、各种空间形式的基本
空间单元。
[0006]优先的,所述的框架基本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现浇等方式组装,形成装配式框架结构,最底部的框架基本单元固定在基础上,并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为了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组成框架基本单元的柱、梁构件的长度成模数关系,为基本模数M的整数倍,如:1M=0.3米,则构件长度为1M、2M......n*M(n为正整数)。在构件上按模数关系预设(预埋)连接板、连接孔、连接法兰等等。这样可以更高效地将形状、大小不同的形态各异的框架基本单元,装配成整栋多变的框架结构主体。根据用户要求,还可以随时拆装调换各框架基本单元,充分体现其随时变换功能、造型的特点。
[0007]优先的,所述的框架基本单元装配成整栋多变的框架结构主体后,在其上进一步装配楼面、墙面、屋面、门、窗、地面、屏风、遮阳板、太阳能电池板、格栅、太阳能集热板、雨棚、阳台板、栏杆、植物种植附着板等等板类构件,组成整栋造型多变生态建筑,不仅满足多种使用功能,还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通过采用不同颜色、材料、质感的装饰手法,使该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呈现独特的建筑艺术效果。
[0008]由于目前建筑使用功能、平面布局、空间组合、外观造型等固定不变,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建设中,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快速变化不相适应,而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艺术创造等各项工作又受到既有建筑体量、面积、造型等等方面的制约。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整栋建筑由各种造型的几何体框架基本单元组装建造,可随时根据用户要求,调整转换各个框架基本单元,呈现功能、造型多变的特色。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非常灵活;可室可院、可房可场、可开可合、可亭可仓、可曲可直、可虚可实,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类型建筑的功能要求;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同时整栋建筑呈现出无限变化的建筑艺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外观透视图;
[001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框架基本单元常用几何形体轴测图;
[001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剖面示意图;
[0012]图4为图1和图2中矩形框架基本单元的透视示意图;
[001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冬季使用工况下,安装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0014]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夏季使用工况下,安装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的透视示意图。
[0015]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的太阳能集热板剖面示意图。
[0016]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的植物种植附着板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标号:
[0018]1、立方体框架基本单元;2、弧形凸块框架基本单元;3、圆弧形框架基本单元;4、梯形框架基本单元;5、1/3体量框架基本单元;6、四棱锥框架基本单元;7、弧形凹块框架基本单元;8、基础;9、矩形框架基本单元;10、S形弧线框架基本单元;11、镂空框架基本单元;12、
框架柱;13、框架梁;14、围护墙;15、连接板或预留锚固钢筋;16、楼面或地面;17、屋面;18、门;19、窗;20、折叠式遮阳板;21、太阳能电池板;22、太阳能集热板;23、植物种植附着板;24、深色吸热板;25、密封条;26、薄壁型材散热片;27、外框;28、种植槽;29、浅色反光板;30、岩棉保温板;31、室内饰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由各种几何形体的框架基本单元装配组装成整体;进一步安装可再生能源利用装置后,构成整栋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
[0021]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包括基础8、框架柱12、框架梁13、连接板或预留锚固钢筋15、楼面或地面16、屋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8)、框架柱(12)、框架梁(13)、连接板或预留锚固钢筋(15)、楼面或地面(16)、屋面(17)、围护墙(14)、门(18)、窗(19)、折叠式遮阳板(20)、太阳能电池板(21)、太阳能集热板(22)、植物种植附着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2)、框架梁(13)的形状可曲可直、可折线、可弧线等等多种变化形式,构件尺寸根据建筑体量及功能要求,按基本模数1M=0.3米的整数倍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2)与框架梁(13)通过不同的模数关系,以及自身多种形状变化,彼此组装成无限变化的框架基本单元,如:立方体框架基本单元(1)、弧形凸块框架基本单元(2)、圆弧框架基本单元(3)、梯形框架基本单元(4)、1/3体量框架基本单元(5)、四棱锥框架基本单元(6)、弧形凹块框架基本单元(7)、矩形框架基本单元(9)、S形弧线框架基本单元(10)等等形状造型的框架基本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及造型无限变化的生态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框架基本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板或预留锚固钢筋(15),组装成框架主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