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拉铆钉的搓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82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拉铆钉的搓丝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静牙板和动牙板,静牙板与动牙板之间形成有供坯料通过的间隙,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刀片部,动牙板朝向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刀片部相对应的第二刀片部,第一刀片部和第二刀片部之间形成用于形成拉铆钉深槽部分的切削区域;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花部,第一滚花部位于第一刀片部的下方,且与第一刀片部之间留有距离,动牙板朝向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滚花部相对应的第二滚花部;优点是实现了搓深槽、滚花与环槽的一次成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批量车深槽时漏车的质量风险。槽时漏车的质量风险。槽时漏车的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拉铆钉的搓丝板


[0001]本技术涉及拉铆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拉铆钉的搓丝板。

技术介绍

[0002]铆钉连接以其塑性和韧性较好,传力可靠,质量易于检查的优点,适用于直接承受动载结构的连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汽车、船舶、飞机、机器、电器、家具等产品上。
[0003]现有申请号为CN201910675482.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环槽铆钉的加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铆钉材料一次镦制成型为具有头部和杆径的铆钉坯件;步骤S2,对铆钉坯件的杆径进行磨加工处理,使得铆钉坯件从其头部一端沿杆径依次形成大径区段和小径区段;步骤S3,在不对铆钉坯件加热的情况下,采用搓丝机对杆径的小径区段远离头部的一段进行搓丝形成夹紧段环槽;步骤S4,采用车床对杆径的小径区段靠近头部的一段进行车削形成工作段环槽,并在小径区段位于夹紧段环槽和工作段环槽之间进行车削形成断裂槽,从而形成成品铆钉,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减少了产品的残次品。
[0004]然而,上述加工工艺仍需要分步操作,成型效率仍不够理想,特别对于大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拉铆钉的搓丝板,包括相对设置的静牙板和动牙板,所述静牙板与所述动牙板之间形成有供坯料通过的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刀片部,所述动牙板朝向所述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刀片部相对应的第二刀片部,所述第一刀片部和所述第二刀片部之间形成用于形成拉铆钉深槽部分的切削区域;所述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滚花部,所述第一滚花部位于所述第一刀片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刀片部之间留有距离,所述动牙板朝向所述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滚花部相对应的第二滚花部,所述第一滚花部和所述第二滚花部之间形成用于形成拉铆钉滚花部分的滚花区域;所述静牙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牙纹部,所述第一牙纹部位于所述第一滚花部的下方,且与所述第一滚花部之间留有距离,所述动牙板朝向所述静牙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牙纹部相对应的第二牙纹部,所述第一牙纹部和所述第二牙纹部之间形成用于形成拉铆钉环槽部分的搓槽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拉铆钉的搓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片部具有沿坯料行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成型段和第一渐出段,所述第一成型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渐出段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渐出段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刀片部呈由第一成型段至所述第一渐出段渐低的结构,所述第二刀片部具有沿坯料行进方向设置的第二渐入段和第二成型段,所述第二成型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渐入段的长度,所述第二渐入段呈倾斜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刀片部呈由第二渐入段至所述第二成型段渐高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加工拉铆钉的搓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花部包括沿坯料行进方向分布的第一滚花板,所述第一滚花板上设置有多个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王杰蒋杨英陈宣臻叶科楠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七四一二工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