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共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7314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放线菌,具体地说是一种海绵共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方法,其以海绵样品为分离源,通过样品前预处理和模拟海绵体内元素组成配制微量元素作为培养基配方之一,以复合维生素作为生长因子促进放线菌生长,配制海绵放线菌液体(或固体)培养基,通过富集培养、平板筛选、菌株的分离纯化等步骤可以最终得到海绵共生放线菌。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环境的海绵共生放线菌的分离培养,为医药中间体、农药化学等工业领域提供活性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放线菌,具体地说是海洋环境中海绵共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的新方法。
技术介绍
放线菌属于好氧革兰氏细菌,通常具有类似真菌的孢子丝,它们在自然环境中广 泛分布。放线菌是一大类有益次级代谢产物的生产者。目前所使用的抗生素中,70%是由 放线菌产生。而已知的微生物来源的抗肿瘤化合物,都源自于放线菌。另外放线菌的次级 代谢产物还表现在抗病毒、抗感染、抗寄生、酶抑制剂等。就海洋中放线菌而言,在海水、海泥和海洋生物中也广泛存在。国际上报道的来源 于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中,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放线菌,这说明了在海洋微生物资源和相 关产物开发过程中,放线菌仍是主力军。而且从海洋放线菌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具有不同于 陆地放线菌的特殊结构,其活性也是令人欣喜。海绵是一种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属于底栖滤食性动物,生活在海洋中的岩石上,在 海绵滤食过程中,许多微生物尤其是不能被消化的微生物得以在海绵体内保留,这样在海 绵体内和体表就富集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分布在海绵宿主细胞的胞外和胞内,如 海绵外层的胞外共生微生物和海绵中胶层的胞内共生微生物。胞内(包括细胞质内和细胞 核内)的微生物可以长久的存在于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共生放线菌的分离筛选方法,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取采集的海绵样品,用无菌手术刀切块后称重,样品块于装有无菌海水的烧杯中洗涤3~5次,洗去样品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和其它杂质;  2)将样品室温干燥后研成粉末,放入60~80℃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取出样品凉至室温;  3)取凉至室温的样品,每800~1000mg样品加入8~10ml含质量浓度0.1%脱脂奶粉的1OmM的MOPS(3-吗啉丙磺酸),27~28℃振荡培养≥1小时,1000~1200×g离心10~15分钟,取0.1~0.2mL的上清均匀涂布于海绵放线菌固体培养基平板上,27~28℃培养箱中倒置培养,观察菌株生长情况;  4)另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信艳娟黄剑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