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302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0
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包括试剂管和保护试剂管的架子,其中试剂管分为上试剂管和下试剂管,上试剂管可相对于下试剂管可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试剂管上端的防护盖与上试剂管内部的保护膜防止其他的微生物入侵试管内部,破坏组织样本。保护膜则直接作用于当取用组织样本的载体放入下试剂管内的过程中,避免其他微生物随着载体一同进入下试剂管内破坏样本,保护膜的存在迫使载体必须破坏保护膜后进入下试剂管内,因为保护膜被破坏成仅通过载体大小的缺口,减小了其他微生物随着载体流入的概率。该设备通过两个上下试剂管转动来关闭能通过载体的通道,使得下试剂管拥有一个限位盖,迫使载体浸入保护液内;若载体的密度小于组织液,会浮出保护液,下试剂管的限位盖迫使载体不会浮出保护液内,增大载体与保护液的接触面积。的接触面积。的接触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微生物采样检验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目前采集生物组织样本时,都采用医用棉签或无菌易脱落的棉签去的组织样本后,将存有组织样本的一头存入有样本保护液的储存设备里,然而,在样本采集和样本保存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生物组织样本从试管中泄漏,以及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生物组织样本的情况,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发生人员接触到含致病微生物的生物组织样本而导致疾病传染的事故。中国技术专利CN217747152U提出一种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使用采样签的软质采样头获取受试者的生物组织样本,将采样签的软质采样头的一端伸入防污染试管内,使采样签穿刺弹性封膜,随后利用软质采样头易形变的特性穿过断杆孔,利用断杆孔折断采样签的杆体,使软质采样头存储于样本隔板下方,便于增大软质采样头上的生物组织样本与样本保存液的接触可靠性,从而提高样本保存时的保存效果;将管盖螺纹连接于防污染试管的管口。但是根据现实中每个不同的组织样本所需要的保护液大都不一样,当然也会存在保护液的密度大于组织样本的密度,这样会使得存有组织样本一头的棉签漂浮在保护液的表面,从而导致保护液不能完全浸没组织样本,使得保护不到位,这都将成为必不可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在微生物采样检验的
中,提出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要求如下:
[0005]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包括试剂管和保护试剂管的架子,其特征在于:试剂管分为上试剂管和下试剂管,上试剂管可相对于下试剂管可旋转连接,上试剂管上设有将下试剂管成为封闭腔体的结构。
[0006]根据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所述结构为下试剂管设有用于使得带有组织样本的棉签头伸入下试剂管的弧形孔,上试剂管设有相对应的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可以完全遮盖弧形孔。
[0007]根据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试剂管下部设有环形凸起,而下试管上部设有对应于上试剂管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凸起嵌入凹槽内,环形凸起设置在上述弧形挡板的外侧,将弧形孔结构包围在内部。
[0008]根据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试剂管和下试剂管还设有锁死结构,所述锁死结构包括卡扣一与卡扣二,卡扣一设置在上试剂管的弧形挡板行进的侧边,卡扣二设置在下试剂管顶部,通过旋转上试剂管,卡扣一能卡进卡扣二内,使得上试剂管不能相对于下试剂管旋转;通过人力变形上试剂管将卡扣一脱落出卡扣二,使得上试剂管可相对于下试剂管旋
转。
[0009]根据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下试管皆采用可变形的材料。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试剂管上端为螺纹结构,被相应带有螺纹的防护盖封闭,且上试剂管内部横向设有保护膜。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上试剂管上端的防护盖与上试剂管内部的保护膜防止其他的微生物入侵试管内部,破坏组织样本。保护膜则直接作用于当取用组织样本的载体放入下试剂管内的过程中,避免其他微生物随着载体一同进入下试剂管内破坏样本,保护膜的存在迫使载体必须破坏保护膜后进入下试剂管内,因为保护膜被破坏成仅通过载体大小的缺口,减小了其他微生物随着载体流入的概率。
[0013](2)本技术通过两个上下试剂管转动来关闭能通过载体的通道,使得下试剂管拥有一个限位盖,迫使载体浸入保护液内;若载体的密度小于组织液,会浮出保护液,下试剂管的限位盖迫使载体不会浮出保护液内,增大载体与保护液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5]图2为A

A剖视图;
[0016]图3为B

B剖视图;
[0017]图4为C处局部放大视图;
[0018]图5为图4结构的侧视图;
[0019]图6为D处局部放大视图;
[0020]图7为图6结构的侧视图;
[0021]图8为E处局部放大视图;
[0022]图9中a)为上试剂管轴向视图b)为下试剂管轴向视图。
[0023]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0024]1‑
防护盖、2

挡尘罩、3

试剂管、4

保护架、5

保护膜、31

上试剂管、32

下试剂管、33

环形滑槽、34

卡扣一、35

卡扣二、311

弧形挡板、321

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包括试剂管1和保护架4,保护架4包围试剂管,保护架4底部设有底座,使得试剂管可以竖立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底座为采用密度大的材料制备而成底座,可避免试剂管倾斜导致溢出保护液,破坏内部的标本。
[0028]具体地说,试剂管包括上试剂管31和下试剂管32,其中上下两个试剂管皆采用易变形的材料制备而成。上试剂管31为一个腔体无顶有底式管道,无顶的管道上设有螺纹配合防护盖1,防护盖1与上试剂管31螺纹连接,使得当防护盖1与上试剂管31配合时,防止外界的微生物进入试剂管内破坏组织样本。下试剂管32为有顶的具有空腔的试剂管,与上试
剂管31结合形成一个整体。上试剂管31相对于下试剂管32可旋转连接,且上试剂管31的底面上设有一个可通过带有组织样本载体的通孔。
[0029]具体的说,上述的通孔结构为一个偏离于上试剂管31底面圆心的弧形孔321。下试剂管32顶面也设有个偏离于上试剂管31底面的弧形孔321,且与上试剂管31的位置对应。但上试剂管31与下试剂管32相对发生转动后,则两个弧形孔321错开;上试剂管31底部还设有与下试剂管32的弧形孔形状大小一样弧形挡板31,当上试剂管31与下试管弧形孔321位置对应的时候,形成供带有组织样本载体进入下试剂管32的通孔,而当上试剂管31和下试剂管32发生相对转动后,两个弧形孔321错开后,下试剂管32的弧形孔321将被上试剂管31的弧形挡板31遮盖,以至于下试剂管32成为一个封闭的试剂管。
[0030]具体的说,上试剂管的弧形孔向下延伸形成弧形通道,其目的是弧形通道的底面与弧形板的底面齐平且弧形通道的通道臂与弧形挡板为一体,保证无论是遮挡或连通下试剂管的情况。弧形通道或弧形挡板都与上试剂管顶面直接紧密接触。
[0031]进一步的,上试剂管底面由于延伸有弧形通道和设有弧形挡板及环形凸起,那么上试剂管底部不平,环形凸起、弧形通道和弧形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包括试剂管和保护试剂管的试剂管架以及防护盖(1),试剂管设置在试剂管架上,防护盖(1)连接试剂管,其特征在于:试剂管分为上试剂管(31)和下试剂管(32),上试剂管(31)与下试剂管(32)可旋转连接,上试剂管底面设有偏离圆心的通道,下试剂管顶部设有对应的通孔,使得上试剂管与下试剂管连通,当旋转上试剂管和下试剂管,使得上试剂管的通道与下试剂管通孔错位,下试剂管通孔被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结构为弧形孔(321),下试剂管(32)设有用于使得带有组织样本的棉签头伸入下试剂管(32)的弧形孔(321),上试剂管(31)设有相对应的弧形挡板(311)与弧形孔,所述弧形挡板(311)可以完全遮盖弧形孔(321),当上试剂管与下试剂管弧形孔错位时,弧形挡板(311)将完全遮盖下试剂管(32)的弧形孔(3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织样本双面保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试剂管下部还设有环形凸起,而下试管上部设有对应于上试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点科创成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