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723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包括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蒸汽发生系统、供热系统、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供热系统控制实现集中控制及远程控制,在高温线及低温线供热使用针对性的控制方式,供热配送实现自动控制及供热的智能控制,设备余热实现回收利用,供热控制系统与生产线的一体化融合,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调节控制智能化,供热系统的供热量、用户量、供热系统功耗的实时显示、记录及控制,供热系统运行具备峰谷电价的低谷电的使用功能。热系统运行具备峰谷电价的低谷电的使用功能。热系统运行具备峰谷电价的低谷电的使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供热
,尤其是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供热系统是乳化炸药生产中的关键一环,其中使用系统性设备供热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是让乳化炸药的生产逐渐走向智能化的必要一环。乳化炸药生产中对温度敏感,需要紧密度极高的供热系统,其制作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对温度精准掌控,将原料按配方调制好之后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至完全乳化,供热都要能够匹配工艺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原料的完全溶化,除了溶化之外,之后的每个工艺都需要将温度维持在90

100
°
C左右,所以精准控制温度加热温度是乳化炸药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0003]当前技术中乳化炸药生产使用智能供热系统生产乳化炸药非常环保,但是缺点明显,比如分散手动控制方式智能化程度不高,供热配送部分采用手动控制方式,供水系统采用变频加压泵恒压控制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精准控制乳化炸药生产中的热量供应,智能调控系统操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包括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蒸汽发生系统、供热系统、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通过低用电费用区间储电,高用电费用区间放电为系统提供电能;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包括空气电储能模块、加热泵模块;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蒸汽发生模块和蒸汽加压模块;所述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含水软化模块、水循环模块、水加压模块、水质检测模块;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循环供热模块、温度压力感应模块;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与蒸汽发生系统连接;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连接与供热系统连接;所述供热系统与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与各子系统数据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的工作逻辑为:中央处理系统确定低用电费用区间、高用电费用区间,将所对应的数据发送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开始进行储电,中央处理系统在储电阶段实时检测区域电网供电量,当储电数量超过区域电网的输出限度时提醒管理者是否继续储电;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监控环境参数,当环境参数异常时空气电储能模块、加热泵模块停止工作;当中央处理系统检测到蒸汽发生系统将要运行时,启动空气电储能模块,通过加热泵模块为蒸汽发生系统预热。
[0006]进一步的,所述蒸汽发生系统的工作逻辑为:中央处理系统发出工作指令,通过加热泵模块为蒸汽发生系统预热到指定数值,蒸汽发生模块启动,蒸汽发生模块蒸汽模块产
生蒸汽,蒸汽加压模块启动,提高蒸汽压力。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供热系统的工作逻辑为:供热系统按照中央处理系统的指令工作后,循环供热模块开始供热,温度压力感应模块实时监测各环节的温度数值和压力数值,当需热设备的供热温度的低于其需求温度时,供热系统将数据反映到中央处理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控制蒸汽发生系统提高输入蒸汽温度,使得相应环节的温度达到所需数值;当压力接近危险安全数值,且供热系统达到需热设备附近温度过高时,中央处理系统控制蒸汽发生系统提高降低蒸汽温度,通过降温保证压力安全;当降温无法降低压力值时,释放安全阀保证压力安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的工作逻辑为:中央处理系统控制水软化模块制取足够数量的水,供应各环节设备使用,当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根据中央处理系统启动后水加压模块启动,保证循环的水流流动,水质检测模块实时监测流动水质,当水质不达标时启动报警操作。
[0009]进一步的,所述低用电费用区间的确定方式为:中央处理系统与外网进行连接,对最近一个月以来的用户用电数据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区域,与电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数据比对,当检测到用电量低于前三月高峰期60

65%的用电低谷时段为低用电费用时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高用电费用区间的确定方式为:中央处理系统与外网进行连接,以区域电网限定的高峰用电区间为高用电费用区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供热系统控制实现集中控制及远程控制,在高温线及低温线供热使用针对性的控制方式,供热配送实现自动控制及供热的智能控制,设备余热实现回收利用,供热控制系统与生产线的一体化融合,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调节控制智能化,供热系统的供热量、用户量、供热系统功耗的实时显示、记录及控制,供热系统运行具备峰谷电价的低谷电的使用。
[0012]本专利技术立足当下,让乳化炸药生产走向智能化,系统根据反馈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设备安全,整个系统非常环保,不会产生废气、废水、扬尘等污染物质,比起传统的生产方式,用蒸汽发生器生产乳化炸药工艺过程简单,加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通过该工艺制作的乳化炸药,具有爆炸效果理想,储存成本低的特点。而且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具有多重安全保障系统,压力控制适当有利于生产工艺的顺利完成,提升化工企业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主要部分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15]实施例1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包括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蒸汽发生系统、供热系统、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通过低用电费用区间
储电,高用电费用区间放电为系统提供电能;所述空气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包括空气电储能模块、加热泵模块;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蒸汽发生模块和蒸汽加压模块;所述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含水软化模块、水循环模块、水加压模块、水质检测模块;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循环供热模块、温度压力感应模块。
[0016]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与蒸汽发生系统连接;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连接与供热系统连接;所述供热系统与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与各子系统数据连接。
[0017]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的工作逻辑为:中央处理系统确定低用电费用区间、高用电费用区间,将所对应的数据发送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开始进行储电,中央处理系统在储电阶段实时检测区域电网供电量,当储电数量超过区域电网的输出限度时提醒管理者是否继续储电;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监控环境参数,当环境参数异常时空气电储能模块、加热泵模块停止工作;当中央处理系统检测到蒸汽发生系统将要运行时,启动空气电储能模块,通过加热泵模块为蒸汽发生系统预热。
[0018]所述低用电费用区间的确定方式为:中央处理系统与外网进行连接,对最近一个月以来的用户用电数据在不同时间段的分布区域,与电费数据的相关性进行数据比对,当检测到用电量低于前三月高峰期60

65%的用电低谷时段为低用电费用时间;所述高用电费用区间的确定方式为:中央处理系统与外网进行连接,以区域电网限定的高峰用电区间为高用电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蒸汽发生系统、供热系统、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中央处理系统;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通过低用电费用区间储电,高用电费用区间放电为系统提供电能;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包括空气电储能模块、加热泵模块;所述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蒸汽发生模块和蒸汽加压模块;所述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包含水软化模块、水循环模块、水加压模块、水质检测模块;所述供热系统包括循环供热模块、温度压力感应模块;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与蒸汽发生系统连接;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连接与供热系统连接;所述供热系统与疏水循环余热利用系统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与各子系统数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的工作逻辑为:中央处理系统确定低用电费用区间、高用电费用区间,将所对应的数据发送到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空气能预加热储能系统开始进行储电,中央处理系统在储电阶段实时检测区域电网供电量,当储电数量超过区域电网的输出限度时提醒管理者是否继续储电;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监控环境参数,当环境参数异常时空气电储能模块、加热泵模块停止工作;当中央处理系统检测到蒸汽发生系统将要运行时,启动空气电储能模块,通过加热泵模块为蒸汽发生系统预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供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系统的工作逻辑为:中央处理系统发出工作指令,通过加热泵模块为蒸汽发生系统预热到指定数值,蒸汽发生模块启动,蒸汽发生模块蒸汽模块产生蒸汽,蒸汽加压模块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明刘杰李奇安李德帅罗洪利
申请(专利权)人:安顺久联民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